摘 要:有研究表明,心理疾病将会成为人类的最大危害之一,国内有不少机构对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且结果显示有20%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心理问题。近几年来,更是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的事件频频出现,这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更使心理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为目标。基于此,文章以互联网时代如何帮学生平稳度过叛逆期为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平稳度过;叛逆期;学生
叛逆期是介于幼儿与成人阶段的特殊时期,这时期,因为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上开始向大人转变而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这段时期他们很可能会在行为上产生偏差或情绪上不稳定。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立身之本,是人发展的必备素质,加强和预防学生的叛逆心理,有助于落实我国的数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都能够健康向上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对学生的各种挑战。著名心理学家明确指出,必须要坚持自我统一,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实现角色与行为的统一。所以,对学生叛逆心理进行分析,并且提供相应的实践措施是大势所趋。
一、 学生叛逆心理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常见的叛逆心理状况
据调查发现,学生的叛逆心理主要表现是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首先,在情感上面有许多学生出现厌学、情感对立、情绪外露以及不分是非善恶,经常出现暴躁心理和行为。还有部分学生会自我封闭,出现感情反常的行为。简而言之,这部分孩子的情感上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因素和东西。其次,具有叛逆心理的学生在态度上会表现出对事情判断不标准,行为较为忙碌,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更不会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二)学生常见叛逆心理的原因分析
1. 主观原因
人的行为活动通常会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所以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的因素会有很多,首先是由于学生主观上的原因,第一是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想要独立,不依赖父母。性格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对学生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但相反如果学生拥有不良的性格将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影响其成长和进步。比如说有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孤僻过分内向,就会导致其在人际关系当中处于消极地位,一方面会对自己和别人的交往,产生不良的评价,所以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由此造成学生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他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刻的现象。在生活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就会产生较强的自卑心理,那么這种人会对别人的评价消极化,从而不愿意去与人和睦相处,而且容易产生受人冷漠的失衡心理。
2. 客观原因
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生理原因和社会不良影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受到独身主义的影响,而产生一些认知偏差或不良的行为以及其他心理负担。例如,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是追求时尚、个性化的一种理念,中学生在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会形成一种思想观念,会想逃离父母,不想在父母的管辖之中。除此之外,中学生很想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但是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逃出家长和教师的手掌,独立自主的去完成一些事务。
3. 家庭原因
目前随着我国居民水平的提高,电子设备逐渐替代了面对面的交流,家庭的结构以及家庭氛围都发生了改变,以此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影响。首先,在许多的家庭之中,家长并没有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教育方法不正确,而且把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强加在学生身上,就会让学生的认知出现纠结和模糊,如此会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这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压在学生身上,同样会加深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其次,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目前家庭结构容易发生突变,家庭成员离异或是因其他原因分开,正在呈上升的趋势,父母之间的不和睦相处,父母之间的分离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最后,在许多的中学生家里,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家长对于学生的高期望以及过分化的限制,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受到限制,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状态。当学生面临挫折时,如果学生采取极端化的手段去面对,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受到极大的威胁。
4. 学校原因
在大部分中学并未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视的位置上,导致许多学生在学校里边表现出行为的不良的现实,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性,所以导致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够较好地发现,更谈不上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学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未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此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时会出现无处可说无处可求助的现象,由此就会让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而出现封闭、抑郁的情况。
二、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春期学生叛逆行为纠正的策略研究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要革新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中学的重要工作上,并且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学校工作者、管理者应该要专门的设立心理健康部门,并且将心理健康调查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治疗和纠正工作列入计划之内。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安排一个月进行一次心理状况调查,结合多种形式全方位的调查中学生的叛逆行为以及其他心理状况,并且做好记录。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有效地关注,对于出现心理状况的学生,设立专门档案袋,让他们的心理过程得到切实的记录,并且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其次,要做好心理的咨询和纠正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心理咨询老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一些培训,让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做好学生的行为纠正做准备。
(二)坚持以专业化,规范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就要选择规范化的测量目标。如果学生的心理、情感、意志出现问题,必然能够反映到学生的学习行动上、生活上,所以如果要想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改变,就可以把学生的教育转换到行为训练上来,并且从行为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做好教育理论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学习活动的障碍为切入点,确定好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心理老师要做到行为的训练符合心理健康的需求。最后,教师也应该做好心理纠正的进度安排,要切实的以客观化的指标作为学生进步的表现,而不是无法进行操作和测量的指标作为学生心理变化的依据。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由于初中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之上,而且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生接触的信息面更加的广泛,如果仅仅是靠行为的训练来纠正初中生的叛逆行为,无疑会太过片面化,所以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不同的学科之中,有意识地在各学科的课堂当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在班上成立合作成长小组,教师参与到合作小组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困境以及教学出现问题,在学生面前流露出失败、不开心的情绪,从而再呈现出自己良好的优秀的品质来面对挫折,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最后,做好各科课堂教学的融入工作,还可以在学生的练习题中以及学生的试题当中有效的融入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品质,从而受到影响。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时,就可以将文章的类型改成心理学方面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样也让学生学会以他人的行为改变自己。
(四)发挥家长的力量,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除了学校教师以更专业化的知识开设专业化的教育活动,挖掘活动当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促进学生由叛逆走向健康之外,应该充分的发挥家长的力量,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是与家长在相处,所以家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长就是学生生活当中重要的他人。首先,应该革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不可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所有。其次,在与学生相处过程当中,要有效地避免攀比心理来教育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打击,从而产生许多叛逆的行为。家长要意识到学生在青春时期出现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只要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令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家长的陪同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后,家长需要革新自己的一些知识,可以去学习一些关于学生心理出现叛逆状态的一些知识,并且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叛逆心理,要正确的去对待,并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出现叛逆心理是现代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在开展叛逆心理矫正策略时,一定要保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无条件的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化,心理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其次,还要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知识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让教师能够更规范、更专业的去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微.用心倾听 静待花开:疏导学生叛逆行为 提高班級管理成效[J].大众心理学,2017(9):24+29.
[2]洪云.怎样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叛逆心理和行为[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07:2.
[3]蒋玲,高守良.中学生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9):23-26.
[4]蒋玲.中学生叛逆行为的成因及防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7):28.
[5]周天林.浅谈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及矫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32-33.
作者简介:
刘成艳,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红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