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
摘要:中职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工作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该目标,需对传统的中职课堂进行相应变革。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解读了情境教学的内涵、特点、模式、教学方法,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本专业的实际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出前瞻性和实用性,并在最后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情境教学;中职;铁道运输管理;教学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7.02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7—0108—04
中职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课程科目繁多,且多以理论为主。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于理论缺乏一定的理解力。教授本专业的老师如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急需采用一种或多种新颖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的学习之门。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虽然专业课程多,但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中职生来说,如果能亲身体验和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前接触未来的工作情境,必定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规律,强化学习效果。因此,将专业课程的学习构建于本专业的职业情境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内涵与特点
所谓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某一知识点或某项教学任务,教师设置具体的职业情境并面向全体学生发布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完成任务,通过学生的代入体验、职业经历、感悟总结来有效完成教学。
将情境教学应用于中职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可以彰显其自身特点:
1.预先感知未来工作情境。以学生的视角审视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度和参与度,充分体现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教学具有前瞻性。
2.信息化构建专业情境。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操作平台真实模拟工作场景,进行实时任务发布,并可在后台进行实时指导和答疑解惑,学生亦可借助大数据参考优秀案例。教学具有实用性。
3.共建共享,精准教学。教师和学生均参与其中,所有在平台中的学生均可以参与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并且可以借鉴优秀案例,取长补短,精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理论及研究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皮亚杰提出,又称为结构主义,后经过科恩伯格、斯滕伯格、维果斯基等学者发展扩充,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从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三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首先,就知识观来看,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现有的知识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表征概括,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对于建构主义者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知识的“再理解”、“再创造”,而且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与其生活背景、学习经历等多重因素有关。其次,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应该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知识,而非传统的“灌输”。再次,学习观讲求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一方面会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势必会对头脑中已有知识和经验造成冲击,发生信息编码重组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既是对旧知识和经验改组的过程,又是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模式
(三)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学生是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且能激发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就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来说,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性教学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建构主义认为要使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内涵、性质、规律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或与真实环境类似的情境中去“感”和“悟”,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真实地呈现工作中的场景和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最大限度地还原问题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技能的过程。确定真实问题类似于“抛锚”过程,当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学内容和进度就随之确定,因此整个情境式教学又可称为抛锚式教学。例如,《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在学习时,教师可从学生自身外出旅游的经历出发,创设旅游情境,同时加上多种现代化设施的课堂植入(如VR、AR),让学生有更多“身临其境”之感,可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在上课前先调整着装,换上符合自己崗位的工装,到客房实训室进行授课。上课地点的转换、服装的更换这些设定本身就为课程创设了浓厚的专业情境。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要根据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综合素养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种情境都应该根据专业而创,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
2.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潜在的智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潜在的智力发展水平开始,不断探求新的“最近发展区”。要实现最近级别的“最近发展区”向高级别的“最近发展区”过渡则需要“支架”。支架式教学的“支架”类似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可以将学生的智力从低级水平引向高级水平。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乘客的服务中,要求能与乘客进行有效沟通。例如,《模拟导游》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发现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是熟练地讲出山东省的省情省况,潜在的“最近发展区”是省内5A级景区的讲解导游。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现有“最近发展区”与潜在“最近发展区”之间搭建“支架”以有效实现过渡,从而完成学生知识面由窄到宽、语言表达能力由一般到流利、知识水平由低到高、专业技能由生疏到熟练的提升。
3.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可理解为小组探究学习,每3至6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的群体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的目标完成度为标准,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教师的教学根据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对每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理解,理解的差异性恰好可以成为班级中学生互相学习的宝贵资源。因此在小组合作时,“标准答案”不唯一,可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丰富和更全面,教师需要做好对知识的整合和处理,巧妙引导学生。例如,在《茶艺》课程学习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每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张茶艺桌、一套茶艺用具,实现一人展示、三人品评的合作学习。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之间可进行讨论、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互吸取经验,并最终在头脑中建构出自己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生生之间可以实现互帮互助,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内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选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研究结论
1.转换角色,注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在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传统的专业课堂上,教师采取生硬的“满堂灌”的授课形式,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结合人本主义思想,教师可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情境再造”,重新建构专业课堂的教学情境,并与学生一起融入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全班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掌握学习重点,理解学习难点,从而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能够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教学中,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教师实现了教学目标。
2.构建全真情境,打造真实岗位体验。对于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的工作岗位头脑中都是模糊的。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厘清岗位,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则是整合实训课与实习课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可通过实地感知来创设,这样可有效缩减课堂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更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规格实现一致,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深度发展。
3.重视同台竞技,彰显个性需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加上时代背景的影响,学生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特征,有不同于成年人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中职学校的學生与普高学生存在差别,文科性质的学生与理工科学生也存在不同,教师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每年各个专业都会举行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大赛,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多鼓励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大赛,将自己所学展示到专业技能竞技的舞台上。在平时的授课中应多为学生建构“大赛情境”,营造紧张感,激发学生的潜力、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可考虑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4.打造信息化课堂,减少代沟差异。当今社会网络通达,自媒体盛行,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广泛,为减少师生之间的代沟差异、寻找师生共同语言,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等均可融入信息技术的力量,营造学习专业课的情境,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变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师生共同语言。例如,利用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APP为载体,制作一些轻松的短视频作为课堂导入,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轻松捕捉学生眼球,而且此种方式可广泛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更加多样化。
三、实践与运用
将建构主义理论与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课的授课相融合,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微课制作,角色体验。在全班分组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小组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该主题并构思脚本,自行进行角色分工,深入实际选择模拟工作场地进行拍摄并加以后期制作。对于场地不设限、且时长5分钟内的脚本,以微课形式进行课中展示;对于场地受限或展示时间较长的小组,则以微课的形式推送到相应课程的学习平台,进行课前或课后学习,课中总结凝练。由于学生能力所限,在设计脚本时会频繁与教师沟通修改,教师需要按照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所选主题进行精细化指导,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中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课堂迁移,实地感知。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换上职业装,深入“岗位课堂”,感受实际工作环境,打造职业情境,教师可在实地体验过程中实现有效教学。例如,《礼仪》课程的学习。教师带学生在高铁特定工作岗位观察一线高铁乘务员的职业礼仪操作规范,并让学生体验乘务员一天的工作流程,之后回归校园课堂。当教师进行教学时,学生有了在实地感知工作情境的体验基础,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对原先礼仪不到位之处加以改造重塑,主动吸收正确的礼仪知识,对新知识新信息进行建构,有效对接行业企业标准,用行业规范打造高端乘务员,为以后的实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3.大赛精练,以赛促教。抓住技能大赛的契机,重视技能大赛,通过对大赛赛点的精准研究,不仅可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而且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展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青岛市每年举行的列车乘务技能大赛,比赛题目能够模拟真实的列车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及热点问题,巧妙地考察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技能大赛既能暴露出教师日常教学的盲点,也能让学生通过竞技意识到自我能力的不足,师生共同挖掘需要提升的空间,在日常教学中营造同台竞技的学习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凝聚了小组之间的合力。
4.“互联网+”,融入课堂。随着信息化日益深入课堂,现代课堂已将信息化的使用作为一种常态,这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在课堂中合理地使用,有利于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知识的获取。例如,利用VR技术,可有效拉近真实环境与学生的距离,真实立体的3D环境将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无缝对接,形象逼真,全真模拟。AR技术则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现实接收相关资料,给学生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此外,将“互联网+各类软件和操作平台(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科趣味性,学生情境感更强。
四、反思与提升
将情境教学模式融入到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课的课堂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员参与
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予以指导时,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验课堂中来,实现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体会。
2.鼓励创新
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应以肯定为主,积极鼓励学生突破现实的束缚,大胆尝试,勇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考核评价
对于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比如会考课程)改变一贯的试卷考评方式,而采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即学科双基知识测评占60%,学生实践考核占30%,过程性评价占10%,三者共同构成学生此科的最终成绩。实践考核中,视频的拍摄、脚本的设计会最大限度地延伸学生的体验度,增加情境代入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新型的学生观、教学观在内涵上不谋而合,都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需要践行新型的教师观,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让课堂在学生的情境演绎中“活”过来。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深入挖掘,让其充分发挥在教学和实践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瑜.体验式教学在餐饮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教育,2017,(12):41.
[2]蒯敏.中职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1):123-127.
[3]吴晓,沈亚强,陈明昆.中职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教学法教材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8-9.
[4]杨建胜.巧设情境,激活课堂——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6):17.
[5]高萍.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法[J].职业教育,2019,(08):35-36.
[6]谢雅雅.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6).
[7]张金平.情境-达标教学模式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8,(2).
Abstrac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major aims to train the skilled talents with "solid foundation, excellent technology, quick work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tradi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classroom should be reformed according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mode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applies the conclusions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major, and reflects the prospective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e teaching, and finally makes a teaching reflection.
Key words: situational teach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anagemen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eaching mode
[責任编辑: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