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腾宇,许超,李耀明,苟成飞,洪铸,丁明全,2,孙晨栋,2*
(1.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 临安311300;2.浙江省农作物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临安311300;3.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临安311300)
杂种优势一般是指杂种一代在生物量、株高、生长速率和育性等方面高于其双亲的现象[1]。杂种优势利用已在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上取得巨大成功,为解决人类温饱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2-3]。 棉花育种工作者也试图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陆地棉杂交组合较多,在棉花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只局限于陆地棉种内杂种优势的研究[4-5],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仍然匮乏。
陆地棉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最重要的栽培种[6]。 海岛棉由于纤维长、品质优,在生产上也有一定面积的种植。 陆地棉和海岛棉均为异源四倍体棉种,二者杂交后代是研究多倍体杂种优势的优良材料。 棉花陆海杂交种(Gossypium hirsutum L.×G.barbadense L.) 具有很大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潜力, 但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存在遗传不亲和、营养生长旺盛、棉铃小、衣分低等问题[7],目前仍没有棉花陆海杂交种在生产中得以应用。 为了解陆海杂交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优势机理,国内外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张天真等[8]发现海陆杂交种在株高、开花期、果节数等农艺性状以及纤维强度等品质性状方面都有明显的杂种优势。Yu 等[9]用种间BC1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时, 发现Chr2、Chr16 和Chr18 这3 条染色体上99.9%的标记偏分离,且都为杂合型。任立华等[10]对7 个陆海置换系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研究发现第一果枝节位、铃重和衣分等性状都与Chr16 连锁。 贾赵东等[11]对7 个陆海置换系和渐渗系的农艺性状分析发现产量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存在显著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 Tian等[12]通过海陆渐渗系研究,发现陆海杂交种存在大量能使杂种增产的超显性优势位点。 上述研究只在陆海回交群体和置换系中进行了产量和品质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的相关研究,而陆海杂交种杂种优势及相关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13-14]。
近年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成功选育出产量显著高于籼稻的亚种间杂交稻,为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亚种间甚至种间杂种优势,选育高产优质杂交种提供了成功的案例[15]。 合理利用遗传距离较大的陆海亲本,克服种间杂交困难,创制出优势显著的陆海杂交种,无论是对探索种间棉花杂交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是对于杂种优势产生机理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使用12 份陆地棉材料和5 份海岛棉材料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对陆海种间杂种优势进行鉴定与分析,明确陆海杂交种产量和品质的杂种优势,为深入研究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规律奠定基础。
本研究选取12 份陆地棉材料(A01~12,母本,G.h)和5 份海岛棉材料(B01~05,父本,G.b)(表1), 所有材料均来自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浙江省农作物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自交多代。2017 年4 月中旬种植于浙江农林大学小西门实验农场 (浙江临安,30°23′N,119°73′E),盛花期人工去雄授粉配制杂交组合。 2017 年10 月—2018 年4 月将53份F1材料及其亲本种植于海南三亚南山试验农场(18°09′N,108°56′E)。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小区重复,双粒直播。 双行区,宽窄行,行长5 m,行距0.5 m,株距0.3 m,每行16 株。 2018 年5—11 月,根据优质棉纤维分级[16],选择三亚种植的、纤维品质达到4A 级以上的11 个组合重复播种于浙江临安,试验设计与上述相同。 按当地大田生产栽培技术进行管理。
表1 杂交组合所用亲本材料名称Table 1 The materials used in hybridization combinations
1.2.1 产量相关性状测定。 待大田棉花正常收获时,每小区取中间5 株,去除僵桃、坏桃,测定有效铃数(Boll number per plant,BN)。采收测定棉株的中部铃50 个, 晒干后统计籽棉质量(Seed cotton weight,SCW)和皮棉质量(Lint weight,LW),并计算衣分(Lint percentage,LP)。 轧花后的种子选取百粒称量,4 次重复,计算籽指(Seed index,SI)。
1.2.2 成熟纤维品质性状测定。 每个材料从皮棉中随机称取纤维样品20 g,送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进行纤维长度(Fiber length,FL)、断裂比强度(Breaking tenacity,BT)、长度整齐度指数(Uniformity index,UI)、断裂伸长率(Breaking elongation,BE)和马克隆值(Micronaire,MIC)的测定。
用MS Excel 和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其中中亲优势(Mid-parent heterosis,MPH) 及超亲优势(Over-parent heterosis,OPH)计算方法参照许如根等[17]。 F1为杂交后代表现,MP(Mid-parent)为2 个亲本表型测定均值,HP(High parent)为高值亲本表型均值, 中亲优势 (MPH)=(F1-MP)/MP×100%,超亲优势(OPH)=(F1-HP)/HP×100%。
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有7 个组合没有收到足够多的杂交种,所以只有53 个组合进行试验。 对三亚种植的53 个陆海杂交种进行纤维品质分析,结果(表2)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纤维长度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中亲优势;除了杂交组合T003、T009、T039 外, 断裂比强度也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中亲优势;60%以上杂交组合的马克隆值具有显著的负向中亲优势;50%以上杂交种的长度整齐度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中亲优势,40%杂交组合的断裂伸长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中亲优势。
表2 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分析(三亚)Table 2 Analysis of fiber quality related traits in G. hirsutum×G. barbadense hybrid (Sanya)
参照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17],可将53 个陆海杂交种进行纤维品质分级, 其中杂交组合T006、T025、T027、T033、T034、T045、T047、T049、T052 为4A 级优质长绒棉;T035 和T044 为5A级优质长绒棉,这为下一步研究陆海种间杂种优势提供了优异的杂交后代材料。
为进一步明确杂种优势的稳定性,将上述11个组合在浙江临安再次进行种植。 结果显示,11个杂交种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都较三亚略下降(表3),但仍保持在4A 级以上,且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中亲优势。
表3 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分析(临安)Table 3 Analysis of fiber quality traits in G. hirsutum×G. barbadense hybrid (Lin’an)
结合两地纤维品质数据发现,11 个杂交组合中有5 个组合的父本均为海岛棉品种塔10-280。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塔10-280 作为亲本配制的杂交种纤维长度与断裂比强度分别高于33 mm 和33 cN·tex-1,说明塔10-280 可以作为骨干亲本应用于纤维品质改良育种。
对三亚种植的53 个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产量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4)表明,60%杂交组合的有效铃数都具有中亲优势,30%具有显著或极显著中亲优势;70%以上组合的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具有中亲优势,其中所有杂交种的籽棉质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中亲优势,皮棉质量也几乎全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6%组合的衣分具有显著或极显著中亲优势。
表4 陆海杂交棉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三亚)Table 4 Analysis of field traits in G. hirsutum×G. barbadense hybrid (Sanya)
表4 (续)Table 4 (Continued)
对浙江临安的11 个杂交种进行产量性状测定,结果(表5)表明,组合间有效铃数差异较大,8个组合具有正向的显著或极显著中亲优势;80%以上组合的籽棉重和皮棉重为负向中亲优势;约50%杂交种的衣分具有正向中亲优势, 但只有3个组合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中亲优势; 仅T035的籽指表现显著的中亲优势,另外有7 个组合具有正向杂种优势,但并不显著。
表5 陆海杂交棉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临安)Table 5 Analysis of field traits in G. hirsutum × G. barbadense hybrid (Lin’an)
比较11 个杂交种两地产量性状数据发现,除有效铃数外,其余4 个产量相关性状在临安的中亲优势均显著低于三亚; 三亚种植时籽棉质量、皮棉质量和衣分都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中亲优势,但在临安种植时,只有衣分具有正向中亲优势,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具有负向中亲优势, 这可能是临安地区的降雨量多于三亚地区,但日照比三亚少造成的。
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方差分析(表6)表明,三亚种植时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为1.69%~11.07%,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性状为长度整齐度指数,变幅81.8%~87.8%,平均为84.9%,然后为纤维长度,变幅32.2 ~39.3 mm,平均为35.4 mm,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断裂伸长率, 变幅5.0%~8.0%,平均6.3%。 临安种植时,各纤维品质性状的CV 为1.09%~10.17%,除马克隆值外,其余纤维品质性状的CV 都低于5%,变异幅度较小;马克隆值的CV 为10.17%,变异幅度较大;纤维长度变异系数3.22%, 纤维长度范围为33.5~37.1 mm,平均为35.0 mm。
陆海杂交棉在三亚种植时产量相关性状的CV 为7.66%~24.68%, 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性状为籽指, 不同组合间衣分变异系数较大,为18.94%, 产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铃数;在临安种植时, 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08%~36.98%,与三亚一样,籽指变异系数最小,铃数变异系数最大(表6)。
表6 2 个试验点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Table 6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the fiber quality and field traits at the two trial sites
陆海杂交种与陆地棉、海岛棉亲本之间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图1)表明,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具有显著的超亲优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长度整齐度指数不具有显著的超亲优势,但具有极显著的中亲优势;断裂伸长率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 从整体上看,F1代纤维品质性状都表现出显著的中亲或超亲优势。
图1 F1 与亲本纤维品质、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Fig. 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alysis of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traits between F1 hybrids and parents
而在产量相关性状中,虽然铃数、籽棉质量和籽指具有极显著的中亲优势,衣分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但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较陆地棉母本都具有负向的极显著杂种优势,铃数、衣分与陆地棉母本无显著差异。
利用SPSS22.0 软件分析杂交种纤维品质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度整齐度指数与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与断裂比强度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7),纤维长度与断裂比强度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这为后续筛选优势杂交组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表7 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Table 7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iber quality traits of G. hirsutum × G. barbadense hybrid cotton
对陆海杂交种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8)发现,籽棉质量与籽指呈显著正相关,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籽指与衣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8 陆海杂交棉产量指标相关性分析Table 8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yield traits of G. hirsutum × G. barbadense hybrid cotton
纤维品质影响纺纱质量,是纺织工业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因此,纤维品质遗传改良一直是棉花育种者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近些年对陆地棉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研究较多[18-19],但关于陆海杂交种纤维品质相关的报道非常少。 本研究选取12 份陆地棉材料和5 份海岛棉材料配制F1进行纤维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测定,发现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普遍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部分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20-21]一致。 同时发现不同组合间纤维品质性状差异较小,尤其是纤维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指数变异系数较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异系数基本保持一致,可以稳定遗传,这为选育优质棉奠定了理论基础。
部分陆海杂交种在产量性状中具有中亲优势,这一结论也与前人研究结果[22-23]一致,但产量性状的表现显著低于陆地棉亲本。 虽然纤维品质性状普遍存在中亲优势, 但营养生长过于旺盛、铃室少、产量低等问题,限制了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应用。 因而在挑选陆海杂交亲本时,要注意扩大亲本选择范围,选择纤维品质优、遗传距离较近、配合力高、丰产性好的陆海亲本,以进一步解决种间杂交出现的问题,便于在生产上应用。
水稻[2,24]和拟南芥[25]杂种优势机理研究取得的进展,为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杂种优势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异源四倍体的棉花相较于二倍体的水稻和拟南芥,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理更加复杂。 本研究获得2 个5A 级优质长绒棉组合T035、T044, 在三亚和临安种植时的纤维品质杂种优势均表现稳定,为利用杂种优势、研究多倍体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
通过对53 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表型的鉴定与分析发现,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普遍存在显著的中亲优势,尤其是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获得骨干亲本塔10-280,获得4A 级长绒棉杂 交 组 合9 个(T006、T025、T027、T033、T034、T045、T047、T049、T052),5A 级优质长绒棉组合2 个(T035、T044);而各组合间产量性状差异较大, 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远低于陆地棉亲本,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
致谢:
浙江农林大学戎均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永山和褚丽、陕西安康学院田洪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繁育种中心张霞等人对本研究中杂交组合配制及表型鉴定做出重要贡献,特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