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周雨农
[摘 要] 互联网技术为新时代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慕课”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慕课”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应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基础上,以“慕课”为辅助媒介,向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形式,以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慕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辅助媒介
[项目信息] 辽宁大学第七批本科教学改革立项,“‘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c311900001)
[作者简介] 朱 江(1984—),女,江苏丹阳人,法学博士,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周雨农(1984—),男,辽宁丹东人,本科,辽宁大学艺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079-02 [收稿日期] 2020-02-01
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慕课”即是在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慕课”是大范围的网络开放教程,有着开放性强、传播广泛、打破传统学习时空限制等特点。清华大学、复旦大學等高校率先将“慕课”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中,这是对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大创新,也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尝试。
一、“慕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改革和发展机遇
首先,“慕课”的产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视角。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以教师面对面讲授为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课堂感染力和吸引力有限,易给学生造成枯燥之感。“慕课”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问题。作为依托网络技术的在线课堂,“慕课”可谓一种新颖的学习载体。借助于影像、音频等传播元素,它在前期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氛围。
其次,优质“慕课”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思想政治课教师资源欠缺的问题。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对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配比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本科院校严格按照1:350的比例来配备思想政治课专业课教师。然而,按照这个比例要求,截止到2019年6月,中国思想政治课教师依然缺口2.18万人[1],也就是说,现有思想政治课教师数量依然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慕课”的出现缓解了这一情况,思想政治课教师配比严重不足的本科院校可以将优质的“慕课”应用于本校的思想政治课建设,这样不仅能有效拓展教学途径,还能有效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推行“慕课”的现实困境
尽管“慕课”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国内顶级高校也做了“慕课”和思想政治课相互融合的尝试,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行“慕课”依然有一定的难度,以“慕课”代替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这是由思想政治课和“慕课”的属性决定的。思想政治课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导向性,其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原则,以意识形态为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引领,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育。“慕课”则更倾向于知识的传播,且具有完全开放和网络在线播放的特征。由此,思想政治课和“慕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导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推行“慕课”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是在思想政治“慕课”的教学体验方面。“慕课”是大范围的在线教程,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地区学生的文化差异及学习时差等要素,势必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这样,以“慕课”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便缺少了传统思想政治课堂针对不同专业、年级甚至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所设计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同时,大范围推广的在线教学也无法与学生产生充分、有效的互动交流,即使有一定的线上互动,也因“慕课”的提前录制而难以像线下教学那样能对互动效果进行直接、即时的监测和掌握。
第二是“慕课”教学效果的评估方面。在线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现实问题,即播放完毕是否等同于学习完毕,观看完毕是否等同于习得完毕。由于网络播放无法实时监控学生的听课情况,使无法排除系统显示正在听课,而学生却在“挂机刷课”的情况,也无法确定听课者是否为学生本人,无法排除是否存在“代为刷课”的现象。此外,即使是学生本人听讲了思想政治“慕课”课程,但因缺乏传统课堂教学即时的反馈和交流,也无法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三是“慕课”录制的低门槛以及优质“慕课”平台的稀缺导致“慕课”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思想政治“慕课”的推广和应用。“慕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事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思想政治课对教学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无论是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还是专业知识、理论素养都应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以“慕课”为载体、大范围传播的思想政治课授课教师更应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实际从事思想政治“慕课”建设的人员在教学理念、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思想政治“慕课”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较难统一,这对思想政治“慕课”大范围推广形成一定的阻力。
三、“慕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未来走向
从目前的“慕课”应用困境来看,“慕课”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所以,今后“慕课”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还应以混合式教学为主,即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高校学生可以选择思想政治“慕课”作为该课程的辅修学分,由此既能保证思想政治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又能体现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授课风格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学校在选用“慕课”时,要确保“慕课”的价值性和学理性。“慕课”与针对学校内部及小范围的“网课”不同,它的优势是大范围的在线开放,它在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思想政治课的属性决定了其政治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其“慕课”产品必须完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具备较高的价值性和学理性,对学生具有绝对正确的教育性和引导性。此外,还需要注意“慕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比例。“慕课”具有选课的自主性,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而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必修的,尤其是教学大纲要求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学生必须完成的。所以应努力使思想政治课与“慕课”的比重达到平衡,教学大纲上的思想政治课必须由传统授课方式完成,即教师面对面的讲授,而大纲之外、拓展类的思想政治课则可以“慕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同时充分发挥“慕课”教学在教学时空方面的灵活性及在教学方式方面的新颖性,通过对“慕课”和思想政治课比重的调整和选课模式的改善,使学生由“要我学”真正转变为“我要学”,切实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慕课”应用应根据学校层次、教师水平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等情况而有所调整。现存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慕课”多出自于清華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顶级名校。一方面这些学校具备可靠的教育资源,其出品的“慕课”能达到较高的教育水准;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出品的“慕课”教程更能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所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推行“慕课”成功案例并不适用于每个学校,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特点设计“慕课”应用的具体措施。如果学校具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领域认同,则可以考虑制定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慕课”;如果学校暂时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资源,且没有相应的市场作为保障,应尽量避免盲目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慕课”研发中,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总之,未来思想政治课堂应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基础上,以“慕课”为辅助媒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元的教学形式;要完善思想政治课“慕课”平台的互动和效果监测模块设计,制定思想政治课程“慕课”学习的长效机制,以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政课教师缺口2.18万人 如何开展思政课教育专家学者这样支招儿[DB/OL].http://news.china.com.cn/txt/2019-06/10/content_74872278.htm
[2]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
[3]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N].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4]崔鹏.慕课平台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OC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ZHU Jiang,ZHOU Yu-nong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00,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new era,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OC has brought abou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MOOC cannot complete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it is encouraged to take MOOC as an auxiliary medium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diversified teaching forms,so as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Key words:MOOC;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auxiliary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