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山 余建平
莆田仁德医院超声科,福建 莆田 35110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短暂性缺血、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1]。颈部血管为脑部提供血氧支持,粥样硬化最易侵犯的血管是颈部血管,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灶多发生于颈部血管[2]。颈部血管超声因其无创性、价格低、操作便捷等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莆田仁德医院收治6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男性32 例,女性35例,年龄(53.71±6.59)岁。同期选取67 例体检者为对照组,男性33 例,女性34 例,年龄(52.26±6.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的所有患者满足《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996,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2]。排除患有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认知障碍的患者。
两组受试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采取仰卧位,使用iEELite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查。检查时需要让受试者充分暴露颈部,对颈部血管全面扫描,观察颈部血管狭窄、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等情况。先使用7~9 MHz 探头,让受试者保持仰卧位,放松颈部,稍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在患者胸锁突肌前开始对横断面扫描,从颈总动脉分叉起对颈部血管全程进行观察,连续观察外动脉、内动脉和动脉分叉。对血管结构进行观察,检查管腔内回声,检查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再使用4 MHz 低频凸阵探头对纵切面扫描,缓慢移动探头,探查到颈部最高点。分别对颈部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情况检查。
(1)统计患者与体检者颈部血管狭窄(内径狭窄 度≥50%管腔)、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1.2 mm)、内中膜厚度增加(内中膜厚度>1mm)[1]。(2)记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V)、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velocity,Vmean)、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2]。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增加及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观察组患者的CBFV 和Vmean 低于对照组受试者,RI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 2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 2 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CBFV (ml/min)Vmean (cm/s) RI对照组 67 684.37±89.26 24.78±1.61 0.52±0.06观察组 67 520.49±61.38 20.37±1.29 0.69±0.08 t 值 20.572 16.938 11.360 P 值 <0.05 <0.05 <0.0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多由于颈部血管、椎基底动脉存在缺血表现,颈部血管狭窄诱因较多,引发患者暂时性神经障碍、腹部不适等症状,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威胁其身心健康。在颈部血管内膜表面产生斑块,表层胶原纤维产生增生,造成管腔狭窄,斑块表层纤维化破溃或坏死,也将造成管腔阻塞,影响脑部的正常供血,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3]。随患者病情进展,颈部血管内膜可见斑块隆起,颈部血管内径显著减小,进一步加重导致斑块隆起也出现逐渐增加,狭窄问题更加严重[4]。造成患者产生眩晕、复视等表现,若未及时治疗,斑块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卒中的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及早发现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传统诊断多采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但具有一定创伤性,同时对操作医师专业性要求高,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临床广泛应用颈部血管超声辅助诊断,颈部血管超声作为最常见检查手段,能够清晰观察到颈部血管狭窄和斑块等情况,协助医师临床诊断,评估患者风险[5-7]。
(1)早期筛查,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诊断筛查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准确评估病变情况,结合脑血流动力学,提高早期检出率,便于治疗工作的开展。经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参考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内膜增厚程度,可判断患者病情。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内中膜厚度应< 1 mm。当内膜增厚>1 mm,粥样硬化斑块厚度>2 mm时,可判断患者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增加及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广泛应用。超声扫描能够清楚观察到患者颈部动脉是否存在斑块、狭窄,并掌握内膜厚度,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准确的诊断[11-12]。在健康体检中,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不会损伤人体机体,更容易被体检者接受。
(2)辅助临床治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血管结构,识别血管走形,能够对采标容积精准定位。尤其是颈部血管显像能力突出,不会受到血流速度、方向以及声速等因素影响,更有助于检查分支位置的血管狭窄。颈部血管位于人体体表浅层,使用高频探头能够清晰呈现血管形态上的变化,观察血管内膜厚度,并准确判断粥样硬化斑块分型、狭窄及分布等特点,预测斑块破裂脱落的风险性[13-14]。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在于血管狭窄,也可能由于斑块破裂形成栓子,动脉血管梗塞。颈部血管超声能够利用血液动力学参数,对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展开评估,呈现斑块形态。并通过准确测量内膜厚度,协助医师判断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观察斑块回声和形态评估斑块性质。凭借其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BFV 和Vmean 低于对照组受试者,RI 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CBFV 和Vmean 水平明显低于体检人群,且RI 较高。通过颈部超声检查,能够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根据脑血流情况对动脉血流展开分析,可以准备判断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15]。经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得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准确反映出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评估,协助医师给予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对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使用颈部血管超声扫描,分析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可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对发病风险展开评估,便于及早治疗干预。经过颈部血管超声扫描可清晰观察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的情况,参照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判断患者病情进展阶段,协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