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雅邑镇牙骨自然村哈尼族丧葬习俗考察纪要

2020-07-21 08:13黄琛
各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哈尼族

黄琛

摘要:本文记述了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雅邑镇牙骨自然村哈尼族豪尼人丧葬习俗。经过长期考察中得知,哈尼族豪尼人中自然死亡的老人丧葬习俗一般有五个过程:离世;办丧;出殡;安葬;打扫。

关键词:墨江;哈尼族;豪尼人;丧葬习俗

笔者祖辈世居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牙骨自然村。多年来,常随父亲回乡探亲,曾多次参加当地哈尼族豪尼人葬礼。牙骨村的哈尼族,在哈尼族内部的自称、他称为豪尼。哈尼族古时行火葬,近代都用木棺土葬。据清乾隆《开化通志·风俗·人种》卷九载:“窝尼丧无棺、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饮忽泣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祭用牛羊,挥扇环歌,拊掌塌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直至清代中叶以后,火葬习俗才逐步演变为木棺土葬。笔者经考察当地哈尼族聚居村寨得知:牙骨村哈尼族有以下丧葬习俗。

一、离世

哈尼族老人病危时,子女要轮流昼夜守候;离世前,一定要有子女“接气”:由子女用小布袋在即将离世的老人鼻前接住最后一口气息,用细线扎紧,挂于遗像旁。否则,是对长辈不孝。老人刚咽气时,要在住宅门前鸣火枪击鼓,向同村人报信,老人已离世,丧事即将开始。老人一咽气,子女用热水擦洗逝者身体,换上事先准备好的五件衣裳、三条裤子和一双鞋袜。如果有生前未穿过的,就必须用香火烧三个洞孔,表明是逝者的,别的鬼魂不能侵占。换好衣裤鞋袜就把逝者头朝正堂屋大门方向仰面放于一块白布上,用地板藤拴住双脚和腰(有避邪之意),身上盖被,脸盖与逝者脸形大小相同的方形白布(有几个儿子就盖几块),准备装棺。装棺人到齐后,在棺材底部鋪上锡纸和纸钱,撒上红土,垫上棉絮垫单,儿孙皆跪于棺前。由四个装棺人手提白布四角,将逝者慢慢放入棺内。头顶竖板瓦,脚底竖两块砖,意寓逝者稳稳当当,一路走好。接着把棺盖调斜放于棺上,此时还不能盖严。逝者遗像置于棺前。棺前桌上摆一盏长明灯,供一碗立着熟鸡蛋的米饭和一只煮熟的倒头鸡(鸡头向后背弯曲)。桌前地面放一只烧香烧纸钱的火盆,棺旁边还要放一捆桃枝、蒿枝、刺条,目的是不让其他鬼魂打扰。逝者为男性,要请本家年长男子盖棺;逝者为女性,要到外家报丧,请外家年长男子盖棺。还要由亲属执逝者生辰八字请摩沛(巫师)选定出殡日子及时辰,并由摩沛主持丧葬仪式。盖棺人和摩沛到来后,盖棺人把逝者脸上白布依次戴在儿子们头顶上:小儿子戴最上面一块,以此类推,大儿子戴最下面一块。盖棺人让亲属瞻仰遗容后,把棺盖盖严。逝者长子双手捧一把白布包裹的小斧头递给盖棺人,盖棺人每敲一颗银钉之前,都要小声念道:“××,您别害怕,您的本家(或外家)来给您钉寿钉了,您放心地走吧!”接着,由摩沛把棺盖钉牢,拿一个鸡蛋在灵柩前祝祷:“您想在哪里安身就告诉这个鸡蛋!”子孙亲属跪拜在灵柩前,摩沛替逝者进行自我表述,唱诵哀歌:“为人的在世喂,哎什么好喂,说声死了就死了,亲戚的个朋友都不知道哎。亲戚的朋友喂,哎知道了喂,我亡人到了奈何桥。阴间不跟阳间桥一样,七寸的宽来万丈高;大风吹得摇摇摆,小风吹得摆摆摇。两头都是铜钉钉,中间抹的是花油胶;有福亡人喂桥上过,无福亡人打下桥。早上的过桥桥还在,晚上的过桥桥抽了;亡者回头把手招,断了的阳间路一条喂!”哀歌唱出了想象中的逝者到阴间后的感受,并希望儿孙及亲属们好好生活。接着,摩沛带逝者长子上山,让其跪在计划埋葬逝者的地方,然后拿着在灵柩前祝祷过的鸡蛋从额头前自然放下,说:“父(母)亲,您想在这里,就告诉这个蛋,让它烂在这里。”——这就叫“磕头滚蛋”。鸡蛋壳破的地方就是适合安葬之地。

二、办丧

本家和外家都要请鼓吹师傅吹号(唢呐)。在办丧事的整个过程中,白天和晚上都要轮流吹,吃饭前和每个重要丧葬仪式前还要吹大号。摩沛让逝者长子跪在选好的竹树前,待杀鸡献竹后,就砍竹升吊钱。摩沛让儿孙在升吊钱的竹竿前下跪,开始主持仪式,大声唱诵:

司奠仪者,稽鸣恭读······悬帛文:

维······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县××乡××村××社,公元×年×月×日为悬帛于吾父

(母)×××之日,不孝男×××,不孝媳×××,不孝孙×××阖家孝眷人等······谨备以吊钱一副、茶酒不腆之仪,悬帛于吾父(母)×××在青竹之尖而悲啼道:父(母)亲,您省吃俭用,把我们儿孙养大成人;您栽我培我,劳累了父(母)亲的筋骨,花费了父(母)亲的不少心血,我才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儿的只有竖吊钱于青竹之尖,以示儿孙报答培恩之薄情。立望父(母)亲享用:悬升······(此时吊钱冉冉上升)不孝男×××,不孝媳×××,不孝孙×××悬帛。公元×年×月×日。

接下来就是“打抹撮”。哈尼人的打抹撮葬礼是由先祖流传下来的丧葬习俗,是哈尼人对自然死亡的老人举行的一种丧葬仪式活动。打抹撮有一夜送葬、二夜送葬和三夜送葬三个内容。一夜送葬(早塔度塔)。逝者离世首夜,孝子们吃一顿团结饭,食物是糯米饭和腊肉。孝子在灵柩前象征性地给逝者喂酒(往前倒一些酒)、喂饭(往前扒一些饭),意为让逝者酒足饭饱地好好回到遥远的祖宗故地。哈尼人的土地和山林都有自家老祖宗的地名和山名,这是告知逝者老祖宗从哪一条路走来,您也跟着走哪一条路回去。二夜送葬(守灵)。第二天晚上,妇女和姑娘们白天黑夜都要轮流守在灵柩的右边,孝子们白天黑夜都要轮流守在灵柩的左边,直到出殡为止,不能让任何动物在灵柩上面经过。守灵人中只要是会唱调子的就边哭边唱,内容是回忆父母恩情,一生的辛劳,以及未及报答养育之恩的遗憾。三夜送葬(倪好绕——念经)。第三天晚上,摩沛(哈尼族文化传承者)头戴官帽,左手拿弯弓,右手拿竹筒,坐在椅子上,倒上一杯茶水和一杯小锅酒,开始念经:“从开天辟地的时候起,就来了一场大水,那时人类就已经几乎灭亡了,就只剩下良心最好的一男一女。这一男一女心地非常善良,老天爷专门派他的使者从天上下来说给这一男一女:快要发大水了,你们赶快准备一张大谷船。他俩照着做了,开始发大水的时候,他俩就坐进谷船里面,谷船随着大水飘起来了。老天爷发怒了,就发更大的水,热水3天,冷水3天,经过6天的漂泊,终于出现了陆地。这一男一女就在陆地上盖起了房屋,生活在一起,人类就从这里发展起来了。经过了多年的生产和生活,他们生儿育女,这一对人类的创始人终于老了。死后,后代子孙把他们的遗体一步一个脚印地送回到昆洋加滇大海中水葬”。现今哈尼人行土葬,但背诵经文时一定要给逝者的灵魂指明道路,使亡灵尽快回到祖先那里。

以上流程是丧葬仪式的核心内容,整个场面气氛始终庄严肃穆。

三、出殡

出殡当天,上午十点左右,摩沛左手端一碗清水,右手执刀,念《起材经》:“从今天起,您已经回到老祖宗那里去了,望您一路走好!”最后大喊:“煞!”用刀背把端清水的碗敲碎,儿孙及亲属披麻戴孝,按出棺路线的先后顺序跪拜在灵柩前。准备就绪,由八人抬棺,鼓吹师傅吹小号,背大号,走在灵柩前开路,与抬棺人一起送葬。灵柩从跪拜的儿孙及亲属头顶上一一抬过,这是“钻棺”(或“脱孝”)。摩沛一边手摇铜铃,一边念《开路经》:“您的儿孙和亲属把您好好送到老祖宗在的地方了,望您好好到冥界安身修行吧!”表明儿孙及亲属已经送了一程又一程,请逝者到冥界安身。念完《开路经》,摩沛就在墓穴中逝者头顶部位置挖一小洞,点一盏长明灯,让逝者到冥间永远过上好日子。再把装有五籽(即稻谷籽、苞谷籽、荞籽、麦籽、菜籽)的小罐(也叫风水罐)埋入墓穴中央,供逝者在冥间耕种;同时也让逝者保佑子孙后代在阳间五谷丰登。逝者亲属把纸钱、吊钱、花圈等放入墓穴焚烧后,就可以把灵柩放入墓穴。这时,摩沛安排逝者儿孙们跪在墓穴前,大喊一声:“鼓吹师傅扎大号!”又大喊:“放四封鞭炮!”(表示逝者到阴间四四方方,平平稳稳,入土为安,儿孙在阳间四季丰收,四季发财),然后就高声唱诵《送葬歌》:“短昂起基,三国人生,不见千岁人。撒手,尘寰,永别了!问谁能返魂?依哀,再仁,常想念!忘想,见恨,无门。天地造物太不仁,无限,依化,唯程。”

四、安葬

摩沛唱诵完《送葬歌》,大喊:“鼓吹师傅扎大号!”,吹完大号又大喊:“放九封鞭炮!”(表示九九归一,逝者已顺利回到祖宗坟地)。随后由长子带头,子孙及亲属紧随其后,每人用双手捧起细土从头到脚撒在灵柩上,顺绕墓穴三圈,每绕一圈,都要用衣角兜土。第一次兜一撮土抖到逝者的头部时说:“一兜金”;第二次兜一撮土抖到逝者的腰部时说:“二兜银”;第三次兜一撮土抖到逝者的脚部时说:“三兜儿孙满堂”。接着又倒绕墓穴三圈,与顺绕墓穴三圈时相同。接着,抬灵柩的人们就集中起来整理坟墓,并在坟顶栽一丛坟母草,撒上青松毛,插上红、黄、绿、白、紫五面彩色纸旗。之后,摩沛在坟旁边念一份买坟地用的“地契”:“这个地点我们已经给这个坟墓的主人买下了,别的鬼魂不能来侵占!”念完之后就焚烧,表示这块墓地已归属逝者。同时还要“压土”,要在坟墓后面选好一棵“土地树”(最好是毛木树,留得最长久),表示墓地已经定根,并请本境山神帮忙看管,不允許其他鬼魂来这里动土作乱。至此,坟墓建毕。

五、打扫

出丧归来,所有参与出葬的人都要打水洗手,洗掉晦气。晚饭后,主人把人们送走。摩沛在逝者咽气的地方贴一张“打扫”牌位,念《打扫经》:“过世者已到冥间好好修行,生存者要好好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能互相扶持,不要互相干扰!”逝者儿子与亲属到村外三岔路口将逝者临终前用过的衣被草席焚烧后,丧葬仪式结束。丧葬习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哈尼人看来,生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死也是人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死亡不是人的彻底消逝。哈尼族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他们认为,个体生命的终结,仅是一个人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哈尼族丧葬礼仪中的一切细节和流程都表明:哈尼人认为随着人的逝去,肉体与灵魂一分为二,肉体腐朽,而灵魂长存,肉体一停止呼吸,灵魂就开始向祖先的世界复归。

【参考文献】

[1](民国)胡钟林,周雨苍,尹席儒.墨江县县志资料[Z].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白玉宝,王学慧.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5]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思茅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猜你喜欢
哈尼族
学校您好
Translation Report of the Chapter 4 Festivals and Customs of Hani Nationality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浅谈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
“六经注我”视野下哈尼族舞蹈语言诉说——从舞剧《诺玛阿美》说开
哈尼族人的亲属概念结构分析
关于哈尼族奕车人的婚姻伦理研究
哈尼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及其心理效应
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初探
勤劳的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