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潼
摘要:本文通过在元江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羊街乡坝木村,与国家非物质棕扇舞传承人龙正福老人家共同过哈尼族十月年,了解棕扇舞在哈尼族日常生活的情况与当今发展现状。
关键词: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
一、基本概况
1.地理环境:村落距元江县城有一小时的车程,位于山上,空气潮湿,温度较低。
2.历史,村落的形成:通过了解,龙正福老人一家是从大理迁徙过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五代人世代居住于此。整个村落以前离山脚更近,因气候偏热不适应,便往山上移居。
二、傳承人及家庭概况
龙正福,男,哈尼族,1943年9月2日生,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乡坝木村人,父母世代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哈尼族村民。龙大爹从小跟随父母学跳棕扇舞(哈尼族舞蹈),特别是父亲会跳的棕扇舞类型很多也很丰富,值得一提的是父亲是个木匠,木活做的特别好,在当地很受人尊敬。龙大爹在这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学会了棕扇舞,跳的很好。不仅如此也会木活,自己家的柜子,餐桌,凳子,椅子都是自己亲手做的,跳棕扇舞敲的鼓是自己做的,唱歌时弹的三弦也是自己做的,跳舞时用到的道具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龙大爹一生和妻子养育了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一个有唱有跳的环境下长大,如今龙大爹的儿女们都已成家生子,最小的儿子已经有了第二胎,并且是龙凤胎,现在两岁,大部分时间和龙大爹在一起。如今的龙大爹因为棕扇舞跳的好,受到了关注和重视,从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到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棕扇舞传承人。现在龙大爹在周边的各个村子都带有学习棕扇舞的徒弟,并且经常去全国各地甚至出国演出。每年过年,都已经成家的女儿们会赶回老人和小儿子所住的老房子集中过哈尼族的新年。
三、棕扇舞对哈尼族的意义
哈尼族棕扇舞也具有突出的半山腰农耕文化风格,古朴沉稳,阿腊搓、阿腊席、车莫厄等哈尼族棕扇舞的体态特征和韵律特征源于“扭动臀部起舞”,这种特征与哈尼族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哈尼族祭祀活动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哈尼族最基本的流传最广的舞蹈阿腊搓,就具有祭祀的全部含义。上部动作手持棕扇在事头上方舞动,即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中部动作有双手握生殖器似的动作正是祈求多多生殖人丁繁茂,下部半蹲或蹲动作是祈求六畜兴旺等,而以车莫厄为代表的哈尼族棕扇舞则具有欢庆丰收的重要意义。
四、棕扇舞舞步
哈尼族棕扇舞主要动作姿态步法和基本动作包括:忍步、左右忍步、原地忍步等,跳起哈尼族棕扇舞蹈时,人们时而像白鹇展翅,象征身弃小秽,展翅迎新;时而像白鹇喝水,象征新的一年生活将会像泉水一样甘美;时而像蝴蝶菜花、蜜蜂采蜜,象征哈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而像吓唬斑鸠,象征赶走农田灾害,争取新的一年获得丰收。舞蹈独特优美,反映了哈尼族人民祛秽迎表的心愿,又反映了他们善良、奋进的美德,跳起棕扇舞祈祷哈尼族子孙世代幸福安康。
三、棕扇舞发生的场域和过程
(一)棕扇舞发生的时间
最初主要还是用于祭祀活动,关于哈尼族棕扇舞的起源在哈尼族各个支系中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但一致肯定的是都是从祭祀中发展而来。在祭祀活动中的哈尼族棕扇舞,舞姿不求统一,各自起舞。
(二)场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棕扇舞的祭祀成分已有所淡化,发展到即可用于祭祀更是哈尼族自娱活动的主要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庆典娱乐时亦可载歌载舞欢跳哈尼族棕扇舞。在喜庆和欢乐的节日里哈尼族要举行棕扇舞盛典,在哈尼十月年(扎勒特)和六月年(苦扎扎)。
(三)棕扇舞发生的过程和参与情况
在哈尼十月年(扎勒特)和六月年(苦扎扎)里的棕扇舞盛典,成年男子们端着自己家的佳肴、米酒、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个广场上,把酒菜沿着广场直摆成长长的宴席,举行规模宏大的棕扇舞活动盛宴,活动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他受持着棕扇,和扇向众为乡亲做三次揖,然后将扇一展开,示意棕扇舞盛典现在开始,这时锣、鼓声震天动地,在欢乐的声乐中,现有主持仪式的老者绕着宴席跳一圈,动作多为甩手斗身,意为跳掉身上的灰尘和疾病,迎来新的一年的吉祥和幸福。接着,参加宴席的其他人,手持棕扇,依次担任或者多人,围着宴席跳一圈。跳到高潮时,众人群起而舞。在哈尼人的心目中,白鹇鸟、蝴蝶、蜜蜂、是吉祥物,斑鸠是孽鸟。
哈尼人相信万物有神,信仰各种自然崇拜,同时也对白鹇鸟,蜜蜂、燕子等当作是神的使者,是哈尼族的吉祥物,因此哈尼族棕扇舞从模仿吉祥物的动作开始一直到模仿狩猎生活中禽兽飞跃奔跑和表达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在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哈尼棕扇舞又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内在情感和节奏动律。
所以,他们善用吉祥物的动作来对美好的追求,用驱赶孽物的动作来象征对他们的痛恨,以此来祈求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四、棕扇舞现状
除了龙正福为代表的一批传承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棕扇舞传承人) 和他们的招收的徒弟,基本现在的年轻人不会跳棕扇舞。由于棕扇舞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网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哈尼族十月年的这几天,从各地赶来观看演出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观众多半是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和附近村子的居民,还有一些是通过微信宣传得知从外地旅游来观看的,只因今年的十月年下雨,才导致来的人比较少,村子位置交通还不是特别便利,在出行上还是有一定阻碍。
棕扇舞是哈尼族最传统的舞蹈,起源于哈尼族先民迁徙和梯田农耕稻作发展过程中,是哈尼族先民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创作和延伸的文化沉淀,与哈尼族终年不断且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祭祀、礼仪等相结合,形成了与哈尼族社会生活紧紧相连的舞蹈艺术。现在的棕扇舞已发展成为哈尼族祭祀、庆典、吉庆日等重要的活动和娱乐方式。也是哈尼族展现自我,展现民族内在性格和追求自我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成为哈尼族与外界相连结的重要纽带,1983年11月哈尼族棕扇舞代表云南省参加了全国乌兰牧骑式汇演队文艺调汇,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节目”奖。并于1990年、1993年两次受到文化部委托,代表云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团先后赴世界各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