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大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文化认同是主体对特定文化发自内心的接受和赞同。高度的文化认同,内含着主体对某种文化理想的坚守、价值标准的肯定、道德秩序的遵守,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认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大学生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骨干和栋梁。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教育,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合作交流,更是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合互鉴。在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给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具有重要意义。
认同问题高发于“自我”确认之前,“自我”与“他者”共存并同时表现出存在合理性的环境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持续交流碰撞,“文化认同”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自信”进入“四个自信”理论体系,“文化认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面对多样社会思潮的涌起,极易产生文化认同问题。研究者围绕大学生文化认同,展开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发现。如,大学生是否存在文化认同危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3][4]就目前研究情况看,学者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和问卷调查,然而,文化认同具有社会敏感性,个体的语言和行动受社会称许性标准影响,难以客观真实呈现其认同情况。例如,学者唐诗曾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内隐联想测验法同时测量高校研究生的政治信任,证明社会期许效应、双重态度真实存在。[5]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是在个体心理中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省能力无法完全察知自身潜意识心理内容。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考察需要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之间自动化联系程度的测量,揭示人们的内隐心理。其基本原理是:相对于两个联系紧密的刺激,人们对两个联系不紧密的刺激反应更慢。内隐联想测验自1998年诞生以来,成为“大批以无意识和内隐认知为目标的测量工具中,影响最大、最具有革命性、最为有效的”[6]。内隐联想测验较少受社会期待等因素的影响,不依赖被试自省能力,既可以测量被试不想报告的心理,又可以测量被试无法报告的心理。在认同领域,已有学者运用IAT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大学生的群体认同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7]本研究将采用内隐联想测验,配合访谈,进行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研究,力图揭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探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路径。
本研究共招募来自山东省同一所综合类高校109名本科生被试,平均年龄20.6岁。所有被试均自愿参与实验,被试手指、视力或矫正视力等生理指标正常,电脑操作熟练。
“认同”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二,一是承认同一,二是认可,赞同。这意味着“认同”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归属,二是情感态度。据此,本研究设置了两个实验,实验一测试情感态度,即大学生是否认可、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验二测试自我归属,即大学生是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被试先完成实验一,再完成实验二。 根据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范式[8],每个实验包括两种分类任务:一种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词汇”与“情感肯定词汇”/“自我词”分为一类,即相容分类任务;另一种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词汇” 和“情感否定词汇”/“非我词”分为一类,即不相容分类任务。被试处理相容分类任务的时间越短,说明文化认同程度越高。
作为测量材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词汇应具有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意义,体现出典型性,代表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灵魂。据此,测量材料应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两方面内容。习近平曾对中华文明进行论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9]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搜集整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词汇10个: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融会贯通、祸福相依、谦恭有礼、亲仁善邻、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社会主义、人类解放。其中“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体现中华民族的身份属性;“融会贯通”“祸福相依”体现重视背景和联系的思维属性;“谦恭有礼”“亲仁善邻”体现处世之道;“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体现生存理念;“社会主义”“人类解放”体现社会制度属性。参考余林等人的研究,为实验一选取情感肯定词10个:满意、喜欢、肯定、赞同、有必要、可行、中意、认可、欣赏、同意;情感否定词10个:不满意、否定、反对、没必要、不可行、绝望、恶心、不认同、过时、反感。为实验二选取自我词条7个:我、我们、自我、俺、自己、本人、自个儿;非我词条7个:他们、他、她、他人、别人、其他人、人家。[10]
测量材料确定后,采用E-prime软件编制实验程序,见表1、表3。考虑到被试大部分为右利手,实验程序进行了左右手平衡调试,见表2、表4。
表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态度实验程序(1)
表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态度实验程序(2)
表3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归属实验程序(1)
表4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归属实验程序(2)
练习与测试的内容相同,避免被试因电脑操作等问题影响实验效果。测试前和每一步前有相应指导语,要求被试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快做出反应。在练习阶段,屏幕左上角和右上角显示按键类型,帮助被试熟悉程序,正式测试阶段没有按键提示。词条随机出现,被试数据只统计正式测试阶段情况。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在实验一中,55名被试按照表1实验程序参加测试,54名被试按照表2实验程序参加测试。
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在实验二中,53名被试按照表3实验程序参加测试,57名被试按照表4实验程序参加测试。
在数据处理中,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予以剔除。经统计,1名被试被剔除,有效被试108人。删除反应时大于3000ms,或小于300ms的反应,分别计算步骤2(相容任务)和步骤4(不相容任务)两个测验阶段的反应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5。
表5 大学生文化认同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
对实验一使用配对t检验发现,t(107)=-6.065,p<0.001。在本实验中,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词汇”与“情感肯定词”配对出现时,被试反应更快;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词汇”与“情感否定词”配对出现时,被试反应较慢。这表明在被试的认知结构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词汇与积极词的联系相对于与消极词的联系更加紧密,被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态度是积极的。
对实验二使用配对t检验发现,t(107)=0.782,p=0.436。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该实验结果说明在被试的认知结构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并没有与自我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试还没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理念内化为自我意识。
通过IAT实验,我们发现:第一,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了初步文化认同,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二,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浅层次的,表现在没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融合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中。也就是说,大学生文化认同呈现出“高情感认同,低意志自觉”的特点。
通过大学生文化认同内隐联想测验,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初步认同。但也应该注意到,“高情感认同,低意志自觉”的特点反映出大学生文化认同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短板。本研究进一步对3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访谈,其中,男生11人,女生19人。访谈围绕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内化、践行三方面展开。
“认同”的形成包括认知、内化、践行三个阶段,是一个入脑、入心,而后体现为行为,获得社会认可,并进一步强化认知的循环过程。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认知是内化和践行的前提;内化是认知的深化,是践行的准备;践行是认知和内化的目的,同时促进认知和内化。研究发现,在大学生文化认同形成过程中,这三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性认知不足。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和深入了解,认知形式上被动了解多,主动学习少,认知内容上浅尝辄止,不成体系,认知效果具有“表面性”和“碎片性”。例如,部分大学生提到喜欢“中国诗词”“汉服”,但大都是出于娱乐目的,对于服饰、诗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后的民族精神不求甚解。多名大学生表示会优先选择有利于就业、考研的学习内容。在缺乏理性认知的情况下,大学生表现出的文化情感认同多建立在朴素的自发情感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其次,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性认知,导致文化认同先天不足,容易受到外在影响,造成观念和行动的摇摆。比如大学生能够维护宿舍、班级等集体利益,但一旦涉及个人问题,又表现出对个性、自由、权利等西方价值观念的追捧。部分大学生表示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更强调家庭的团聚,与同龄人一起过平安夜、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更有吸引力。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好”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最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行不一。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肯定性体认和内化程度不高同时存在,说明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访谈中,有21名大学生表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则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表示中国传统的行为准则并不完全符合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大学生既有“不会”的问题,又有“不愿”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行不行”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关键阶段,也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客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民族性与世界性耦合,理性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非易事。基于此,更加需要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导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求提出相应对策。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充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够,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时代性、阶级性内容与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华尚未完全剥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功力欠缺,面对重大时代问题和人民问题,理论解释和行动指导乏力。高校教育工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素养不均衡,作为教育主导者对大学生产生的文化影响不足。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高发,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传播,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其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不断渗透。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更把多种文化联系在一起,文明交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更加方便直接地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文明冲突论”框架中,以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定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打着“客观中立”的幌子,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念,“西化”国内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有效性不足。社会“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未能完全改观,教育体系依然存在“育才”和“育人”的失衡。高校从事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在高校尚未普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大学生学习的重心多放在考研、考证、考级等内容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动力。
弘扬正确的文明观,积极适应、参与和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遵循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规律,扎实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文明的本质、文明的起源、文明的交往等问题做出过论述,奠定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基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自我文明、他者文明,如何处理文明之间的关系,国际上持不同立场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终结论”不绝于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制高点,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多次对人类文明做出论述,探讨人类不同文明共同发展之道,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1]2018年6月,习近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12]2019年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4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13]这些论述为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有效应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渗透提供了根本遵循。
具体而言,弘扬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一要坚持文明平等,树立文化“自信”“自尊”,摒弃“自大”“自卑”。世界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不应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文明的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自尊来源于五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滋养,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二要坚持文明互鉴,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向人类其他文明学习,不搞思想观念输出,更不盲从所谓的“普世价值”。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保守封闭只能导致衰落。西方强国推行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在世界上制造对西方文明的膜拜,是对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剥夺。三要坚持文明对话,坚决反对文明“隔阂”“冲突”。文明之间交流对话,才能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实现共同发展。文明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冲突,冲突实质上源自于企图用一种文明征服另一种文明的思想观念。四要坚持文明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14]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而不同”为当代世界不同文明提供了相处之道,也为大学生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15]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但其影响力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还不相适应。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既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又要加强传播体系建设。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命题,要求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既体现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体现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进而提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为时代和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不断将我国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同时采用传统传播方式和现代传播方式,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切入,着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课堂、进教材,继承文化教育中的传统有效方式,如论坛讲座、文化社团、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另一方面,打造文化网络阵地,丰富网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品供应,加强网络法律意识教育,营造红色网络空间。
“文化认同,它不可能在人的头脑中不教而知、不学而会、自发产生,而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获得。”[16]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正确遵循文化认同形成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优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知识普及、价值肯定及行动自觉。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认同。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增强高校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素养。整合高校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在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作用,打造高校文化认同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各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其次,推动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历史使命,顺应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趋势,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再次,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的文化认同教育格局。坚持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阵地,打造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工作者队伍。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风、家训、家规等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文化认同形成中的作用。调动全社会育人资源,弘扬正能量,形成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氛围。最后,实现文化认同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统筹、“朋辈影响”与“典型示范”统一、“集体培育”与“个别引导”并用、“线上”与“线下”协同、“主题教育”与“生活滋养”衔接,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不断创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方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