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岩
摘 要: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阅览环境,出入其中的学生多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这是其进行人文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注意创设整洁雅致的阅览环境,恰当融入人文素材;强化服务师生的工作理念,共同营构良好氛围;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人文素养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教学资源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单位,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它拥有着进行人文教育的若干资源优势,应该切实运用和优化这些资源,责无旁贷地完成好这一使命。
一、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资源优势与受众特征
1.丰富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无论是侧重理工科还是综合类大学的图书馆,其资源在满足相应学科教学与科学研究需要的同时,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的书籍。再者,随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现已出现了超星、读秀、知网等大型的网络信息平台与数据库,各大高校图书馆几乎都配置有这些网络资源,并且安排有相关的检索培训。其超大的容量、快捷的检索方式,与馆藏图书一起为课堂人文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撑,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这些资源也为学生自主检索与学习与人文素养相关的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一旦有这方面的学习需求,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检索,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延伸,而且有海量信息的支撑,也使得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更为深化。
2.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检索文献、阅览书籍、课后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外部环境,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书籍、电脑、网络乃至桌椅、开水间等配套设施都较为齐备,打造出整洁、现代的学习环境。同时,作为学习场所,图书馆也要求入馆人员在阅览、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安静状态,这也成为师生们的共识。整洁的外部环境、安静的学习状态,从而形成一种和谐而有秩序的氛围,使得图书馆本身就成为一个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场域,进入图书馆的学生,自然会受到它的感召和影响,从而在融入其中的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人文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和谐、合作的价值与力量。
3.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随着近些年的高校扩招,相应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比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隐性逃课”便是较为明显的现象。即使教师努力地传递知识,参与学习的学生一方消极接受或者有意抗拒,这自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相对而言,进入图书馆学习的大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学习目标较为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对文化知识更为渴求,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更高。这样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使得他们更乐于和易于接受新的知识、信息,也使得对他们施加的影响更容易转化为其主观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创设整洁雅致的阅览环境,恰当融入人文素材。作为学生读书、学习的场所,图书馆在基本配套服务设施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在保证整洁清新的同时,也要在装饰、布置上下功夫,着意营造一种温馨、舒心的阅览环境。如桌椅摆放在保持整齐的同时,适当增加些灵活的、可用于讨论的空间;在阅览室和走廊适当增加绿色植被,在有助于净化空气的同时,也讓学生感受到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墙面等空间,适当摆设、悬挂一些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等,以增加人文气息。如笔者所在图书馆就充分利用楼梯间两侧,张贴一些励志的诗词与警句,同时还开辟出空间,专门展列本校师生的摄影作品,既有牡丹江周围的风景名胜,也有校内的美好景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同时,各大图书馆往往配有电子显示屏,主要用于发布信息,这也可以开辟出来作为人文教育的平台。本校图书馆的电子显示屏即在完成基本工作内容的同时,适当滚动发布古典诗词作品,学生们在出入图书馆时,往往会驻足观览,效果良好。
2.强化服务师生的工作理念,共同营构良好氛围。图书馆既要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也要重视软环境营造,也就是要实现人性化管理,时刻强调服务意识。有学者指出:“图书馆要服务全体读者……全面关怀读者……全程关注读者。”[1]首先对图书馆员而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尤其是窗口部门人员,他们直接与大学生接触,其举止行为不止反映出其自身的素质,更直接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关键,除了基本的业务能力诸如检索、借阅程序等,其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处理问题的机智与技巧也十分重要。当然,所有这些的前提都是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友好沟通。其次,师生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阅览氛围。图书馆是学习、研究的场所,安静、和谐的阅览环境尤为重要,这需要学生的自觉遵守,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规范保证和引导提醒,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图书馆的适当位置可以张贴一些提示语,如“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等,既能起到提示作用,又语气柔和,不生硬,易于学生接受。
在良好氛围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共同的努力与配合,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彼此充分理解、充分尊重。如大学生到图书馆学习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座位调配问题,这是绝大部分图书馆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到了考研、考公务员、期末考试之前,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由此衍生出的占座以及如何处理占座等问题是对图书馆管理服务能力的考验,也是图书馆服务水平能否得到学生认可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各大高校图书馆往往都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电子座位配置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座位调配的紧张局面。但设备和机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是会产生许多的问题需要管理服务人员来解决。例如,系统分配的座位时间已到,该同学没有及时续时,下一位同学已凭系统选派来到该座位;有同学短暂外出,用学习用品来占座,其他未找到座位的同学临时占用该位置,等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即使有既定的规则和处理办法,也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沟通和协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关政策,禁止学生在图书馆占座位,对多次预约或者系统分配座位后未刷卡入座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为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同学提供专门的自习室或者学习区,充分利用馆内空间和资源。
同时,图书馆还要重视读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疏忽,认真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诉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图书馆基本都引入了微信、网络平台的反馈方式,这样的方式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学生有相关问题就会随时发布出来。这其中的信息量较大,情况也较为复杂,既有确实需要改进之处,也有信息沟通不足所产生的误解,还有一些问题是客观条件不具备,需要日后慢慢解决的。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沟通、投递意见箱等方式,我们要做好网络平台信息的处理,采取审慎、灵活的方式,既要及时、得体,同时也要做好详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使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工作的现状,这样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把网络平台变成一个有效沟通、和谐共处的场所,避免意气用事所引发的不当影响。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人文教育的鲜活实践过程。
3.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图书馆在完成基本工作职能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的与读书相关的学生活动,并在其中有机加入人文教育的因素。这些活动的开展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自然延伸,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给学生一个立体的读书环境,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读书学习效果的平台。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节活动,其中包括好书推荐、读者讲坛等,其中涉及的很多书籍都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图书馆还会根据上一年借阅量的统计数据,对借阅图书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这对激励学生阅读学习都有着良好的效果。此外,图书馆的公共空间相对较大,还可以依托这一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人文系列展览,如图书展、书画展等,这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近年承担了两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品赴俄罗斯远东地区交流巡展”“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戰影像”,这两个项目都在本校图书馆进行了展出,这些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展览项目给学生提供了亲密接触和深入了解相关知识与文化内涵的机会,对于提升其认识层次与感受能力都是很难得的。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的指引下,所有教育资源都要参与其中,有学者即提出要“克服对人文教育认识的狭隘性,提倡全方位的人文教育”,其中就明确提及“良好的人文教育就不仅仅是通过课程,也不仅仅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师和课程来实现的,它还包括了大学的整体环境,大学的图书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艺术生活和社团生活。”[2]当然,相较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图书馆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并不是显性的,不过,这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意义是重要而深远的。有学者已意识到:“图书馆应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3]高校图书馆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履行自身基本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切实履行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倩.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C]//高凡.大学图书馆发展与创新.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09.
[2]李友梅.新兴综合性大学人文教育的探讨与思考——以上海大学为例[C]//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398.
[3]苏黎明.高师院校图书馆与高师学生人文教育[C]//陈笃彬.人文与科学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