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身体观念与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2020-07-20 05:59顾月明
新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身体空间传统

顾月明

建筑是人栖居的场所,身体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把握至关重要。源起于西方的现代建筑自上世纪以来已经改变了地域面貌,但现代建筑存在的种种问题,数十年来建筑界也在不断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视觉至上、超大尺度、与感觉的疏离以及与自然的分离等,它们是现代性问题在建筑领域内的表现,数十年来已经引起全世界广泛关心和讨论。在今天的局面下,反观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念以及随之产生的建筑空间营造方式,或能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视觉至上是现代建筑饱受批评的一个问题。视觉至上就是在建筑设计中过分强调视觉效果,以形成视觉冲击力作为首要的设计目标。这类具有雕塑特征的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大行其道,著名建筑中,库哈斯的CCTV 大楼、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都有这样的嫌疑。在建筑领域中,视觉至上还反映为建筑设计与使用者的感受分离,忽视了建筑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提供活动空间,正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所言,视觉至上导致了深度体验的缺失。1Pallasmaa J,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Chichester: Wiley,2012,p. 35.

现代城市建筑的第二个问题是超身体尺度。建筑原本与人的身体尺度密切相关,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建造超大空间和超大尺度的建筑越来越容易,现代城市中,涌现出一大批让人身处其中自觉渺小的超大尺度建筑,而且,这种追求更大、更高的建筑界竞赛至今也没有停下来的趋势。超级尺度的建筑展示了征服自然的力量,但是身在其中,却无法产生亲切感。

图1 斯蒂芬·霍尔设计的深圳万科中心

现代主义普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加上工业化、标准化的建造体系造成了现代建筑的单一性。把资源利用效率当作人的唯一需求,就会出现这种问题。单调的高效不关心人的复杂需求,快速生产的人工材料取代了木、石等具有丰富肌理感的自然材料,于是使人产生疏离的冷漠感,就像帕拉斯玛批评的那样:

由于缺乏为人类身体——尤其是手——精心设计的触感、尺度和人工细节,于是建筑物就变得令人厌恶地单调、无关紧要、不真实。2Ibid.,p. 36.

伴随着感觉的疏离,是与自然的分离。现代城市建筑不仅在材料上脱离了自然,它营造的城市环境也把人与自然隔离。即便是受场地现象学3近代哲学现象学对建筑的影响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受海德格尔存在现象学影响重视建筑和场所关系,主要以诺伯格·舒尔兹、斯蒂芬·霍尔为主,另一派是受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重视建筑与空间知觉。影响的建筑师们,其作品仍然呈现出自然和建筑环境的隔离。斯蒂芬·霍尔设计的深圳万科中心(图1),虽然地面设置不少景观绿化,但建筑被抬高脱离地面使得事实上建筑和自然分属不同层面,各自独立毫无交流。

近数十年来,国际建筑界对上述种种问题已经有所批评和反思。而在西方中心主义破除,地域传统赢回尊重的思潮中,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身心一元的观念,连同由此推导出的古代建筑理念,可以对国际现代建筑理论有所贡献。

中国传统身体观的一大特色是身心一元论。虽然中国古人也把身体分为“形”和“心”两部分,其中“形”是指人的外在体现,而“心”是身体中“使其形”的部分4周瑾著,《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页。,但中国古人认为“形”和“心”以及自然间万物都是由“气”构成,因此,身心自然是一体的,这一点,与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不同。在古希腊,柏拉图也将人分为心灵和躯体两部分,但他贬低躯体,认为感官常常受骗,阻止人的心灵接近理念。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传统,即受此影响甚深。中国看待身体的观念与此不同,钱缪5钱穆著,《湖上闲思录》,三联书店,2012年,第115页。、安乐哲6郝大伟,安乐哲著、施忠连译,《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等学者早已指出,不能将中国文化中的“心神”等同于西方的“灵魂”。中国古人观念中的“心”“神”,是不能脱离人的躯体而独立存在的。

中国古人不仅不把身心分开,而且相信身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够帮助内心的领悟,而精神的提升最终也会反映到身体的行为中。7同注4,第202页。对身心的这种一元态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趣味上特别重视细腻的情感、身体力行的感悟以及感知的整体性。8参阅蒙培元著,《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东方出版社,1993年。这种由身心合一观念产生的感受特点,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营造中,使得中国古代建筑空间颇符合当今提倡的“身体在场”原则。

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9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页。,也尊重作为人生命基础的身体,《周易》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1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7、305页。;《礼记·哀公问》中孔子所谓“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1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76页。;《道德经》所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12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页。,古人这种对身体的重视也推延至建筑空间的营造中。传统“厚生”和“保身”的理念在建筑中即体现为“有度”“适形”下的“便生”思想,即建筑应当有利于现实之人的生存和身体需要。13王贵祥著,《中国古代人居理念与建筑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58―61页。“有度”“适形”出自《国语·楚语》,伍举向楚灵王阐述了“宫室台榭建造有度”的论点;最终董仲舒完善为“适形”的原则——建筑应当“适中而已矣”。也就是说,不同功能和目的的建筑有不同的体量。对于为现世之人生活服务的厩库和宫室来说,其建造原则正是《墨子》所说的“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即宫室的体量、墙的厚度和高度只要“辟润湿”“圉风寒”就足够了。14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36页。

上述理念在建筑实践中体现为一套模块化体系,即通过基本元素组合、置换和增殖来实现各类建筑具体的“形”和“度”(图2)。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说明,这套体系的核心是材分制度,即以建筑构件截面尺寸为基础单位,各类、各等级建筑都与此单位形成倍数关系。这样,虽然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具有更大的斗拱、梁、柱,更大的“间架”尺寸,更多的“间架”数,但单体建筑并不能一直增大,因为建筑的最大尺度已经被材分制度所限定。15材分制度限定了最高一等材的构件尺寸,建筑最多也只能11 开间,屋顶最高也只能重檐。因此,增加空间的办法不是无限增大建筑体量,而是增加建筑数量,合围成院落。李约瑟指出中国木构建筑的这种“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s]是产生人尺度空间的关键。16李约瑟著,何兆武、李天生、胡国强等译,《中国科技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页。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从台阶、栏杆等局部构件,到单体建筑,直至围合形成的院落,都保持着人的身体尺度,即便是皇帝起居的空间,如清紫禁城养心殿后殿(图3),也不过由两个30 m2房间组成,17养心殿后殿东西端各有一个由梢间和次间组成的套间,为了安全考虑,平时皇帝具体在哪侧房间就寝连近侍宫女、太监都不清楚,因为就寝时两边床的帐幔都会放下。这也符合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说的“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18[清]李渔撰,李树林译,《闲情偶寄》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250页。。

与西方古典建筑的视觉霸权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园林中,空间是多种感官共同营造的结果,这可以从古人的纪游诗词中看出。清人厉鹗的《秋日游四照亭记》明确描写了身体各种感官的感知享受:“翠潋澄鲜,山含凉烟”是视觉看到的山景;“离蝉碎蛩,咽咽喁喁”是听觉接收到的昆虫鸣叫;“桂气暗萲,尘销禅在”是嗅觉感知到的香气;“竹阴侵肌,痟瘅以夷”是触觉的温度变化;这些最后在人的内心汇合产生了“金明萦情,天肃析酲”的感受19刘天华著,《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21页。。因此,听觉、嗅觉、触觉也是建筑营造时需要考量的因素。明代计成的《园冶》便提到了相关的设计建议,认为理想的景色既包括“鹤声送来枕上”“瑟瑟风声”“修篁弄影,疑来隔水笙簧”等有声景观,也包括“栽梅绕屋”等芳香植物的配置。20张家骥著,《园冶全释: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9、179、271页。

图2 中国古代建筑中基于材分制度的模块控制体系示意

图3 养心殿后殿皇帝寝宫空间布局示意

图4 传统建筑中不同开敞程度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营造的最高境界是“意境”。“意境”无疑就是身心一体的感受,即让人的心灵在空间体验中得到升华、获悉“道”的真谛,也就是自我道德品性的“人道”和宇宙真理的“天道”。建筑中来自孔子“卑宫室”的“正德”理念和园林中的自然“比德”是追求“人道”的表现;而追求山水审美的倾向则体现了传统对“天道”的重视。

身体对空间的体验有助于内心修养的提升,因此,身体的运动和感知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组织原则。传统上水平展开的院落式空间组织方式,尊重了身体的活动体验。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等都是古人为了丰富空间身体体验而常用的设计手法:将感知的变化作为身体运动的动力,同时身体的空间位置变化又产生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图4)。总之,传统空间特别是园林的营造旨在让人沉浸其中,排除内心的杂念,更专注于个人人格的完善,正是东汉冯衍《显志赋》中所说的,“游精神与大宅兮,抗玄妙之常操;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21同注13,第323页。。也就是说,建筑不仅仅是身体栖居的场所,也是精神和心灵的归宿。

身体作为媒介,关联了空间和人的情感、感觉、行为以至于自然和社会,这些和身体有关的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出身体在场的具身空间。22具身[embodied]一词来自哲学,即梅洛·庞蒂所认为的从身体经验出发理解世间万物的身体意识,现多用于和身体相关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当中。这一概念同样也可以被用于建筑中,笔者所说的“具身空间”是真正带给人身体良好体验的空间。可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传统身心一体哲学观的具现。

总之,中国古代主张身心一体,重视身体、情感、体验和整体性,这一整套观念体现在建筑营造的理念中,产生了用今天的词来说“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它包括宜人的尺度;空间的多重感官体验;重视身体的活动体验;休憩精神与净化人格的意境;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等。当代所提倡的“人本”建筑设计,在中国传统中从观念到实践早已存在了。今天的建筑如能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菁华,想必能促进现代建筑在空间、形式、材料和自然互动上更加人性化,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创造出不同于国际模式、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

猜你喜欢
身体空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