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600)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将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具体地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利用放大镜、时钟、课堂练习等,不仅丰富课堂,有助于突破重难点,还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课时教材重点和难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
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态系统中作了初步的介绍,七上也学了探究实验以及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教师设计一系列逐步深入的活动,利用白板,提高学生探究、理性思维、分析比较等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并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二)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理性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提高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整理等能力,课堂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胆量、语言表达等能力;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关注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从童话故事引入新课
先在白板上显示故事:谁偷走了“森林之王”的遗体。导出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童话故事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作为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
展示一块放一周左右的馒头,提问(1)这块放室温中已一周的馒头可以吃吗?(2)馒头为什么会变质?(补充说明:我们要保证我们所吃的食物没有变质)(3)馒头一直放着,最终会怎么样?(利用白板的多媒体功能,动画显示:馒头慢慢变质到最终消失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问题、动画,调动学生的思维,关注食品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有机物被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
猜测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思考:(1)用什么可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馒头变质产生了二氧化碳?
回顾学习呼吸作用时,如何用萌发的种子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白板展示七上课本P128此实验装置)。学生再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馒头变质产生了二氧化碳?学生思考讨论实验设计的方案。然后白板多媒体展示实验(课前由学生操作,进行录制,由操作的一个学生上台讲解):一组把已经发霉变质的馒头提前一天密封在广口瓶内,放置于室温环境。另一组把等量的新鲜馒头当天放置于广口瓶内密封做对照。通过往漏斗里面加水,排出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装置与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相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馒头变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明确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
3.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引入,引导分析得出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或有机物还分解产生了无机盐。教师再补充说明此过程还产生了水。总结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或有机物分解共产生了三种物质: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接着由学生完成“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的部分填空,利用手机助手,白板展示部分学生完成情况,再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对“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进行讲解,并比较呼吸作用与细菌、真菌分解作用产物的区别。
小结: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并给出腐生概念。补充:腐生是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物质循环图的完成,提高学生理性思维,使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如何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有个全面的认识。
(三)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引入:细菌和真菌在动植物遗体及其排泄物上生活就会将其分解,但若细菌和真菌生活在活的动植物身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欲望。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明确分布在人体上的细菌和真菌有些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由部分学生上台利用白板展示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一些例子(课前已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小结: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并引出寄生的概念。
提问:(1)能否和他人共用洗脚水、毛巾,为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被细菌、真菌感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学生课堂展示,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学生直观感知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分布在人体上的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身体都是有害的吗?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P81。
利用白板的课堂活动,设计有关共生例子(如地衣是谁与谁共生),检测学生自学效果。
小结: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指导学生理解共生的概念,并与腐生、寄生的概念进行区别。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通过学生自学能达到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案练习能明确共生的概念。设计白板的课堂活动不但能检测学生自学,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
(五)总结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利用板书图解,总结得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个方面作用。板书图解如下: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
参与物质循环 使人和动植物患病 彼此互利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知识的总结。
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充分利用白板进行合理教学,利用西沃助手及时反馈,讲练得当,合理应用图解,教学效果较好。为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采用验证实验证明有机物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本实验的设计从呼吸作用产物二氧化碳的验证装置着手比较合理。另通过完成“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也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对于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部分,可以考虑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前由学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