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居住在新西兰的毛利人属于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区,他们是新西兰的土著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18世纪末欧洲人入侵后,现在已有欧洲人种的成分。今天的新西兰毛利人音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毛利歌曲,它是单声部的,常用1/4 音,这是六百年前毛利人祖先漂洋过海带来的,一直保存至今。哈卡歌舞就是其中的典型,歌舞中切分音很突出。有的歌曲由两人轮唱,演唱的内容与部落历史、民间的传说有关。另一类是现代毛利人音乐,这类音乐包括有动作的歌曲和合唱其曲调来自早期外来商人带来的歌曲以及传教士传入的赞美诗,还有的来自19 世纪的圆舞曲。这类歌曲通常采用四声部合唱,并用吉他伴奏。从20 世纪30 年代起,毛利人完全接受了欧洲的音乐模式,在创作中越累越多的使用欧洲的节拍和和声,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品《Pokarekare Ana》是一首毛利人的爱情歌曲,以舞台剧合唱的形式表演。音乐的创作与表演借鉴了基督教圣咏歌曲的旋律、和声、唱法与乐器,同时融入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它的曲调庄严、肃穆,拥有空旷、宽广、朴实的声音效果。
歌曲:《Pokarekare Ana》(2:17)
调号:三个升号调
语言:毛利语
演出形式:独唱、合唱
来源:JVC 纪录片 第30 集第29 首
歌曲《Pokarekare Ana》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引子、第一唱段、第二唱段和尾声。引子(0 分00 秒-0 分25 秒)一开始,由吉他扫弦伴奏(见下图),每八拍中第一个音为重音,属于典型的西方民谣伴奏音型。
接着众人重复齐唱Pokarekare,歌曲即将进入第一唱段。(见下面谱例)
第一唱段(0 分26 秒-0 分52 秒)是全曲主题的呈示性段落,以女声独唱为主,吉他伴奏为辅。在旋律使用上,基本以二度音程级进平缓进行,加入了装饰音,使曲调单纯而简洁,使音乐具有典型的叙事性。(见下面谱例)
第二唱段(0分53秒-1分44秒)可细分为两个分段,第一分段(0分53秒-1分17 秒)和第二分段(1 分17 秒-1 分44 秒)。第一分段的唱句上,从歌词到节奏疏密结合,错落有致。旋律基本上是以级进和三度、四度跳进而平缓进行,节奏型同样出现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使旋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第二分段的旋律与第一分段完全相同,调性向上移高小二度,至降B 大调,再一次重复了主题。(见下面谱例)
尾声(1 分45 秒-2 分15 秒)为第二唱段后四小节的重复,结尾处男声在女声尾音下方三度音结束,速度渐慢,使音乐完美结束,给人一种期待的感觉。(见下面谱例)
歌曲《Pokarekare Ana》短小精悍,并列的两个唱段紧密相连成一个整体。综观歌曲,我们不难发现:其创作的风格为典型的毛利人现代音乐,充分体现了接受欧洲音乐后形成的现代音乐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调式调性上,全曲采用西方大小调中的A 大调作曲,使音乐清澈动人并带有一丝孤独的色彩。第二唱段处出现了转调,用于再次强调主题,感人至深。第二,在节奏与旋律的使用上,歌曲节奏缓慢,多数小节的第一拍为空拍,给人一种紧凑的节奏特点。部分小节旋律时值较长,经常延长到下一小节,具有典型的宗教歌曲诵声唱、节奏缓慢的特点。第三,在合唱方法上,既有男女齐唱,也有全体演员的二声部合唱,这种合唱方法为典型的西方圣咏歌曲的交替唱,其中合唱的二声部多采用下方六度音进行。
歌曲《Pokarekare Ana》是著名的毛利情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因为战争分离,后经历了种种困难最终走在一起,歌曲为女主人公思念丈夫而唱,曲调清澈动听,讲述了二人感人曲折的爱情故事。
视频中演员们的表演与音乐融合于一体,塑造了完美的舞台效果。在第一唱段中,女主角用毛利人独特的唱法述说着自己的心情,曲调婉转动听,在长音处会加入“抖手”的动作来帮助演唱。第二唱段时,“父亲”为 “女儿”披上嫁衣,陪“女儿”走向通往幸福的彼岸。此时,男子手持船桨从远方走来,与女子相会,两人共同歌唱,最后二人进行了毛利人的“碰鼻礼”,画面定格在了甜蜜、美好的时刻,这首歌曲在大量运用欧洲音乐素材的同时,加入了本民族的唱法和语言,使它形成了有独特魅力的新西兰音乐文化艺术。
注释:
①乐曲来源:日本JVC 纪录片中CD-30,No.29
②乐谱记录:刘叶子;根据音像资料——日本JVC 纪录片中CD-30,No.29 于2019.10 记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