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猛昌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热点问题。本文以“概论”课教学为例,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也要发挥“听看读写说”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中国故事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2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109-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也是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这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有重要的关联,是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抢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需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概論”课程着重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比较而言,中国故事凝结了中国人民共同的经历、经验和思想情感,尤其是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国故事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也体现了中国理论、道路、制度,具有深厚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对塑造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就“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来说,与中国故事体现的四个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高度的逻辑契合,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成了课程的应有之义。
其次,“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反思“概论”课程本身,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特点。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吸收和消化课程内容面临一定的障碍。因此,如何使课程的内容以更加通俗以及更形象的方式被学生接收和接受是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概论”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定要体现出来,这就使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同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中国故事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的历史过程,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从个人层面来说,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国家层面来讲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向往。“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对于获得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0年再次,“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是抢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实效性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局部范围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出勤率、抬头率在部分课堂是重要问题。在部分出勤率、抬头率较高的课堂,课程内容的入耳、入头脑、入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概论”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上述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教育者没能组织好教学,导致教学的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的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这也与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冲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人们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就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取得,对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阵地造成挑战。相对而言,中国故事由于自身的真实性、生动性、深刻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念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引领作用,对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抢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经历、经验和思想情感的结晶,其中有许多美好的故事,为“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代以来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征程中,无数的爱国者和先进分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书写了许许多多的中国故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寻求新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故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新时代,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故事。这些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为“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以“概论”课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前进方向。“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是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选择好中国故事。
首先,“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守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首要原则,指的是中国故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与客观发生的事实一致。只有是真实的中国故事才能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才能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虚构、捏造相关故事对受教育者会产生歪曲事实甚至被欺骗的感觉,达不到课程要实现的育人目标,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当然,在“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并不是不允许对中国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教师在选择好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中国故事后,一定程度上对故事的讲授方式、故事情节的展现和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是合适的,可以更好地服务课程教学和更便利于学生对知识接收和接受。但是,必须牢记的是“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性前提就是必须维护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加工和修改不可以改变中国故事的真实内容和情节。
其次,“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守关联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的实质之处在于选择的中国故事必须和“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关,和老师的教学内容有关联,能论证和证明老师所要教授的观点。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形成了许许多多美好的中国故事,这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比较而言,“概论”课程也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涉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涉及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布局,涉及到国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在“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必须遵守关联性原则,所选取的中国故事必須是和讲授的内容、观点密切相关,使两者之间形成对应关系。
再次,“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守典型性原则。“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丰富的题材,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成为“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被选择的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能被选取的故事必须和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指的是个别的特殊的中国故事具有的能体现出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程度,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必然性的程度。中国故事越典型越能体现普遍性意义,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故事越典型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概论”课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必须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典型性的中国故事,利用好具有典型性的中国故事能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
最后,“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守时代性原则。“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课程的讲授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必须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国故事的选择也必须是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做到与时俱进。用鲜活的、反映火热社会现实的中国故事来增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以生动活泼且具有深刻时代性的中国故事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这是提升“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然,“概论”课程包含内容十分广泛,比如部分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当前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时代距离,单纯强调寻找最新的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中国故事来讲好这部分内容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问题。在涉及相关教学内容运用中国故事时可以尽量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动漫、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从时代感上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课程内容讲授的时代性等。
三、“听看读写说”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与“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 “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通过相关途径把中国故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听看读写说”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认真授课、学生认真听讲是 “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途径。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是课程教学的承担者和发动者。不论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变化,老师的讲解是主要形式。因此,“概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结合课程内容去选择、开发和加工中国故事,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运用好中国故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中国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认真听讲。教师在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也要善于引导,通过中国故事的讲解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听讲并深刻认识到中国故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教师的认真备课、讲解和学生的认真听讲是“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途径。
其次,聚精会神看视频是“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概论”课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因此,在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经过精心准备的视频资料,通过视频资料来讲述中国故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时,笔者曾播放了一个小视频。视频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辽宁省沈阳市一家冶炼厂生产铜和另外一家电缆厂需要大量的铜,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条块管理,需要铜的电缆厂不得不到南方去购买铜,造成了红铜大旅行和资源浪费。学生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对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视频讲解中国故事,视频的选择必须经过精心准备和选择,视频太陈旧可能起不到效果,视频也不宜时间过短和过长。时间过短的话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未集中,视频过长会显得拖沓,喧宾夺主,每个大致的时间以1-2分钟为宜,一般不宜超过4分钟。
再次,精心阅读是“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补充。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经典的理论文献,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故事。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诸多的实践探索,也形成了许多美好的中国故事。“概论”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全面讲解这些经典文献和故事,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学生精心阅读,如《新民主主义论》、《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等经典文献,也可以适当安排学生阅读热点新闻和追踪理论热点问题并开展讨论,如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败的历史过程及成就、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历史实践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文献的筛选和相关热点问题的筛选,妥善安排好学生的阅读和资料查找,努力使学生的阅读与课程教授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精心组织好学生的阅读是 “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补充。
第四,认真撰写调查报告是 “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社会调查环节。比如,在笔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作业,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听长辈讲故事并做记录。这以学生家庭、家族的历史为线索,重点探讨新中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家庭、家族发生的重大变化。这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家族的历史有更好的了解,也能使学生通过倾听家庭、家族的历史故事把家国命运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是对身边的人或社会上热点的事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围绕学校的老师、行政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生活追求和目标等。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时代发生的重要变化,通过身边人的讲述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对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同样大有裨益。
最后,魅力演说是 “概论”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环节。为最大限度发挥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在“概論”课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经典文献阅读、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做好PPT、微视频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围绕“概论”课程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设置话题,让学生去查阅资料,准备PPT和微视频等。在老师积极引导和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适当安排时间比如在某次课安排1课时由学生进行展示、演说和讨论。这一方面能使学生围绕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展示和演说过程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学生展示和演说的内容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及现实紧密相关,通过这些中国故事的讲解对其他学生也有着较强的宣传力和感染力。学生的展示和演说并开展讨论对 “概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08-21(1).
[2] 本书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l8.
[3] 李红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112-114.
[4] 刘宏芳. 关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110-113.
[责任编辑:庞 达]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