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怡
摘 要:校园欺凌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在某些地区和国家甚至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会对被欺凌者造成心理和生理傷害,还会给学校、家庭以及同辈群体带来负面影响。多系统疗法是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从案主所处的多个系统出发,主要服务于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治疗方法。本文以中国大陆为背景,将多系统疗法与校园欺凌行为结合,分析与讨论多系统疗法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措施,并对多系统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推动多系统疗法的本土化。
关键词:多系统疗法;校园欺凌;社会工作
1 问题提出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也被称为校园霸凌。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演变成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挪威学者欧文斯(Olweus)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个学生反复的、长时间的遭遇和承受一个或者多个学生的负面行为。对被欺凌者,除了财物损失,他们还会遭受心理伤害。校园欺凌的形式主要分为肢体性欺凌、言语欺凌、性欺凌、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轻度肢体性欺凌包括轻度的推、踢、踹等可能会造成轻度肢体性伤害的行为;重度肢体性欺凌则包括重度的推、戳、踢等行为。言语欺凌指的是使被欺凌者感到不舒适的言语或者辱骂等。性欺凌指的是,使被欺凌者在性别认同或者性上感受到不舒适。关系欺凌即在团体或者组织中,联合其他成员对被欺凌者进行孤立或者排挤等行为。网络霸凌则指使用手机或者网络对被欺凌者造成污蔑或诽谤等。
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和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心理学、教育学和法学视角为主,鲜有将社会工作治疗方法与校园欺凌相结合的研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本文将会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将多系统疗法与校园欺凌行为相结合,从案主所处的多个系统出发,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案,促进校园欺凌行为减少。
2 文献回顾
从目前可及的文献中,可以发现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措施涉及领域较广泛,如制定规范和法律,联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领域。第一,以制定法律法规为主导。多数美国学者主张应该以立法形式来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目前全美约有45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反校园欺凌相关培训,将教师应对校园欺凌的表现纳入教师评估系统,同时对于遭遇欺凌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并允许适当停课治疗。第二,学校为主导,加强学校的管理,以挪威学者欧文斯为主。欧文斯是较早关注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者之一,他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在挪威提倡并实施了反校园欺凌“零容忍方案”。包括及时识别和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加强对课堂和课外时间的监管。第三,强调家庭干预。学者Hanish和Tolan认为,家庭干预对校园欺凌十分有效。提高父母对校园欺凌的了解程度与对孩子受欺凌后的处理能力,倾听并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增强自信。第四,强调从同辈群体进行干预。德国学者Schuster和芬兰学者Salmivalli认为校园欺凌是一项“群体活动”。预措施应该以同龄人群体为目标,而不是单个的受欺凌者与欺凌者。
3 多系统疗法基本介绍
3.1 多系统疗法的基本内容
多系统疗法(Multisystemic Therapy)由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学者Scott W. Henggeler 在1990年提出,随后在西方国家被广泛使用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多用于处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如青少年犯罪、吸毒、危险性行为等。该疗法的服务对象以青少年为主,治疗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强调青少年的情感和行为问题中有多个决定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产生作用。
3.2 多系统疗法的治疗原则
多系统疗法没有严格的固定的实施顺序和原则。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不同个案的实际情况不同,案主以及案主所处系统的优势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该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组合治疗原则和方法。多系统疗法有以下九条治疗原则。
(1)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案主现存的问题与案主背景系统中存在的“切入点”。
(2)治疗师要强调与分析各个系统的优势。
(3)干预旨在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负责行为,增加负责任行为。
(4)干预以案主的主要问题为目标,以行动为导向。
(5)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模式会影响案主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干预要以各个系统的互动模式为目标。
(6)干预要依据案主的发展需要来进行。
(7)干预需要调动家庭成员,干预目标的达成需要他们日常或者是每周的努力。
(8)干预的有效性需要持续的,从多个系统评估。
(9)干预要给照顾者赋权,使照顾者能够处理多个系统中的问题。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小A是深圳某初中二年级的男生,15岁。小A性格暴躁,成绩较差,缺乏学习耐心并且注意力不集中。与年级别的两位同学组成了小团体,使用各种手段欺负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惩罚也毫不在意。近期因为一些纠纷,小A对同校的一名初一同学实施了校园欺凌行为,被学校停课处分。小A家庭条件一般,父亲所在的私营公司因经济形势不好,导致父亲承受很大压力,脾气暴躁并容易激动。小A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家中主要承担了家务活。父亲经常因为生活中的小事对母亲大吼大叫,甚至有时候会拳打脚踢。父母对小A的关心远没有他小时候多,家庭也争吵不断。父母的变化小A都看在眼里,为了逃避父母的争吵,他经常到学校周围上网,还认识了一些长期泡网吧的同学。由于学校处于闹市区,周边娱乐设施齐全,社区也没有任何监管措施。
4.2 问题评估
根据小A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小A实施校园欺凌行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小A性格暴躁,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较差。(2)小A的同龄人群体是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3)小A的家庭关系不好,父母在家中争吵不断。(4)学校对校园欺凌的监管以及宣传教育不足。(5)学校所处社区对问题少年没有任何监督与预防措施。
根據以上问题评估发现,小A的校园欺凌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在家庭系统中,由于父母的关系不好,在家中争吵不断,导致小A在放学后不愿意回家。在同辈群体系统中,小A的同辈群体多数都是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同样会实施校园欺凌行为。同时,小A性格暴躁,与同学关系不好也讨厌学习。在学校系统中,学校对校园欺凌缺乏足够的监管以及宣传,导致小A与同学们都没有意识以及了解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等。在更广泛的社区层面,社区对问题青少年没有任何监管措施,对校园欺凌行为没有任何预防手段。
4.3 多系统疗法的入方法
在使用多系统疗法对小A进行干预时,可以从以上多个系统出发。在案主,即小A个人层面,社工需要帮助小A学习和认识校园欺凌对于自己、被欺凌者以及学校等层面的负面影响,减少校园欺凌行为。通过制定计划、契约等方式,帮助小A增强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在家庭系统层面,对小A的家庭进行资源链接,使用专业心理辅导。帮助父亲疏导心理压力,协调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减少与母亲的争吵与冲突,为小A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治疗师同时为父亲和母亲赋权,促进与指导父母和小A进行沟通,缓解小A与父母的矛盾。
在同辈群体层面,帮助小A辨别问题少年与非问题少年,认识问题少年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减少与问题少年的来往。同时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对学校周围的问题少年进行教育活动。
在学校层面,治疗师可以建议与帮助学校教师,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监督,同时开展校园欺凌的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采用契约的方式,建议老师和小A签订按时上课的契约,按时上课达到一定次数可以予以奖励。同时促进小A父母与学校老师的沟通,针对小A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沟通。
在社区层面,社区加强对问题少年的监管,比如在网吧等场所加大巡视力度。增加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宣传以及普及活动,比如说分发传单、社区展报和广播等形式。
5 总结
多系统疗法对案主的治疗效果保持时间长,且对案主所处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区等多个系统都有积极作用。多系统疗法的治疗团队可以由不同背景的治疗师组成,比如说临床医学背景、心理咨询背景和医护背景等。针对不同治疗问题时,不同的治疗师都可以发挥其所长和优势。但多系统疗法对干预时间有较高要求。通常为三至六个月,同时案主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系统疗法治疗师在进行干预时,通常都面临延长干预时间的压力。
参考文献
[1]Olweus, Dan. Bully/victim problems in school: facts and interven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1997,(12).
[2]Beate Schuster. Outsider at school: 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and its relation with social status[J]. Group Process Intergroup Relation,1999,(02).
[3]Scott W. Henggeler, Cindy M. Schaeffer. Multisystemic therapy: clinical overview,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J]. Family Process,2016,(55).
[4]Taylor, E.K. Multisystemic therapy with juvenile sexual offenders: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dissemination[J].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sexual offender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