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
摘要:在商业电影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反映中国偏远地区一名乡村邮递员的工作及生活的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的出现,具备着其独有的传统文化价值。文章围绕影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这一形象身上所体现的职业精神的坚守之情、情与血脉的传承之情及对乡土的思念之情等。通过对影片中“父亲”形象的立体化分析和解读,阐述影片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那山 那人 那狗》 视听语言 父亲 传统文化
在现代文明迅猛发展之际,强叙事冲突、重视听冲击的商业电影充盈着大众的视线,传统意蕴的输出与表达成为大环境下不可多得的一抹绿意,拥有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独特价值。《那山 那人 那狗》是1999年由霍建起导演执导的一部文艺电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邮政题材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一位即将退休的乡村邮递员带着第一天接班乡村邮递员工作的儿子,一起走那条走了几十年的邮路。影片以“父亲”和“儿子”的邮路之行为叙事主线,在行走过程中充分表现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所蕴含的融于乡土的深情、融化矛盾的亲情及融入思念的温情,为观众呈现了水墨一般的乡土画卷。
乡土之下熠熠生辉的坚守之情
一条乡间邮路是感情的连接线,同时也是影片中父亲作为一名老邮递员职业精神的坚守之路。“为了村里人那点想头”,父亲用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去行走,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坚守。影片通过一系列镜头和意象的设置凸显父亲在走最后一趟邮路时,对这条邮路的熟悉和不舍、对邮包里所承载的责任的重视与保护、对邮路上乡里乡亲的放心不下等。与此同时,人们也能从镜头语言和特殊意象的使用中找到重情重义、尽职尽责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影子。
特写镜头中的朴实呈现。特写镜头是表现人或物某一细节的画面,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写将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放大给人看,强化观众对被摄物体的认识和感受,并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在影片中,父亲为儿子整理邮包时使用到了特写镜头,映入眼帘的是虽然破旧、但却完好的邮包和父亲装信件时无比熟练的双手。在此之后,父亲拿出自己刚画好的邮路地图指给儿子,简易又清晰的邮路地图通过特写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两个镜头表达出了父亲对自己工作的尊重和对邮路的深刻记忆。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特写镜头是在上山的石板路上,儿子崭新的布鞋刚走过,紧跟着镜头中就出现了父亲同样款式的破旧布鞋。通过儿子的新反衬父亲的破旧,这样的景别使用和内容安排塑造了一位传统乡村邮递员朴实无华的形象和一股脚踏实地的力量。
手持、晃动镜头中的情义表达。当父亲得知儿子回头找自己却将邮包落下时,发了很大的脾气。此时画面不再柔和,主观视角拍摄的镜头开始剧烈晃动,昭示着不确定的结果和无安全感的寻找。观影者从第一视角体会人物的内心,儿子的紧张情绪通过晃动镜头极为契合地被表达出来,晃动使那种迫切的心情被放大、着急的瞬间被延长,剧烈的晃动也正是父亲对于邮包重视程度的最直观展现,邮包之重也是情义之重。
升格镜头中的职业精神。升格镜头也称慢动作镜头,“动作过程的延缓,还可为电影画面形成一种新的‘感情长度,给观众留下体验、回味电影中艺术意境的余地。”在信件被风卷走之时,父亲仿佛出于本能般起身便追,此时速度变慢、画面升格,使父亲追逐信件时动作的张力被放大、表情的细节被凸显,意在向观影者传递父亲对邮件极度珍重的人物情绪,塑造了父亲尽职尽责的传统乡村邮递员形象。
细节描写中的难舍之情。邮包和邮路无疑是整部影片最关键的意象所在,都深刻地刻画了父亲作为一位传统邮递员对于职业精神的坚守。而影片中令人感慨的一个细节是面对前来送行的乡亲们、年迈而孤独的五婆、山头等待的转娃,寒暄过后的父亲却总是先于儿子离开,正是因为重情重义,所以不愿面对离别的伤感,将所有的不舍藏匿于干净利落的转身之后。
乡土之间将心比心的传承之情
能打动人的往往不是高深和宏伟,而恰恰是真诚。于最初的儿子而言,邮递员是国家干部,而不是子承父业,是运送信件而不是传递真情。影片中,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父亲形象,不擅于情感的外化表達,父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陪儿子走邮路的过程中恰恰给予了父子二人更多了解对方的机会。所以,与其说是父亲陪儿子走的一趟邮路,不如说是儿子的一趟心灵洗礼和父子之间将心比心的和解。
主观镜头中的饱含深情。主观镜头的使用能够使“我们的眼睛与剧中人的眼睛合二为一,于是双方的感情也就合二为一了”。所以,主观镜头是影片中能够较为直观感受父亲情绪的关键所在,二人沿着山路行走在石板路上,先拍摄了父亲视线望向儿子的近景,接着通过父亲的主观视角去拍摄儿子的背影,这是一种典型的来自于中国传统父亲饱含深情却又无言的注视。父亲始终默默关注着儿子的成长,在语言表达上却始终止于内心。
远景、全景镜头中的情感距离。影片多用远景和全景来展现父子之间的关系,将人物与环境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论是最初出家门时儿子在前、父亲在后从巷子深处走来,亦或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之间父子一前一后融于风景之时,通过远景的展现,不难看出两人之间始终存在着或近或远的距离,是路只允许两人一前一后,也是心的距离拉着两人只能一前一后。
最令人百感交集的是影片中“背父过河”这一情节的描绘,伴着儿子的内心独白“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就长大了”,表现父子间关系的镜头从之前的大远景转变为全景,无形中表现着父子间关系的拉近。这是年迈的父亲在儿子肩头的“第一次享受”,也是两人之间第一次无距离接触,两代人之间看似无法跨越的鸿沟,在这一“父子情深”的感人图景中消融。
色调变化中的冰雪消融。色调按照色相分布倾向划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及中间调,通过色调的变化烘托影片的氛围并传达影片的主题及刻画人物的心理及其情感变化。影片色调围绕父子间心理距离的疏远与拉近,在前半段与后半段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半段以清冷的绿为主,也暗含着两人关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影片后半段,尤其是父子二人并肩立于山头之刻恰逢黄昏,迎着温暖的夕阳,影片色调趋于暖色调,暗示着父子亲情的温暖回归。
乡土之外延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乡土在每个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正如影片中母亲所讲的“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对于家乡的思念是隐藏在每一位背井离乡之人骨血中的情,父亲所走的邮路在乡土之间,成为了乡土内外连接情的一座桥,但父亲的思念却徘徊在乡土之外的另一片土地,是妻儿之所在,是于父亲而言的乡土。爱情和亲情的插叙从多个方面丰满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位兢兢业业、重情重义的乡村邮递员,他也是一个感情饱满的个体。
回忆段落中张扬的红色。就整部影片而言,绿色无疑是底色,暗含着邮路、成长等意味。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回忆段落镜头中红色元素的出现,较为明显的两处是父亲与母亲结婚时母亲的红嫁衣和母亲桥头等待时的红棉袄。在这部宛如山水画般以清冷的绿色调为主的电影中,鲜艳的红色的出现具有着一定的象征性。无论母亲的红嫁衣还是母亲穿着红衣在桥头翘首以盼,都是父亲心目中最为温暖的段落,才会在看见儿子与侗族姑娘跳舞时回忆起自行车后座的爱情,才会在儿子亲密无间地把腿压在自己身上时回忆起桥头等候的温情。浓烈的红色元素暗喻着父亲平淡的外表下强烈的情感张力,成为父亲澎湃内心的外化展现。
细节隐喻中深深的思念。影视作品中的细节往往以某种符号来呈现,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含义,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纸飞机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父亲放飞的纸飞机从幼时的儿子眼前划过,而第二次出现是父子同立于山头,纸飞机从儿子手中放飞,两人久久注视着飞向山谷的纸飞机,纸飞机带着不同的情愫飞向山谷,是代替母亲拥抱山间的乡土,更是父亲对于家庭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疼惜。
桥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细节隐喻,桥于这个家庭而言是团圆的象征。父亲作为乡村邮递员是乡间情感传输的桥梁,而连接父亲与家庭的则是这一座桥。背起邮包从桥上离开的父亲变成了桥,肩负着责任与担当,连接着乡里乡外的情,回归时走至桥上卸下邮包,才回归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家庭,这也许是父亲每次归家最期待的一刻,才会将多次桥头的团圆铭记于心。
父子二人归家的前一个夜晚,收拾邮包时聊起了家中的种种事情,镜头随后切换至一轮圆月。自古以来,圆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便代表着团圆,加入了圆月的空镜头,暗喻着父子二人关系的回归与真正的团圆,也喻示着一家人即将到来的团聚。影片通过圆月这一意象,表达了家庭亲情的切实回归之意。
结语
在快节奏的今天,《那山 那人 那狗》的出现无疑如一杯清茶般静静地浸润着观影者的心,值得人慢慢品味。影片将宁静的乡村邮递员故事与乡土间各种淳朴的情谊融为一体,真实地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传统父亲形象。影片探寻着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的美感和传统的意蕴,追求镜头表现与人物情感的契合、色彩表达与影片情绪的共鸣,抒写了一位中国传统父亲身上所坚守的种种情和义,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元素,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土画卷。(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車济民:《特写镜头的表现魅力》,《电视研究》,2001(3)。
2.任远:《简析慢动作镜头的功能》,《现代传播》,1980(4)。
3.[匈]贝拉·巴拉兹 著,何 力 译:《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4.杨久义:《论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电影文学》,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