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徽州民歌是了解安徽省历史变迁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繁盛期,徽商在全国各地的经商活动,不仅促进了徽州民歌的传播,更是为徽州民歌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增加了其文化底蕴。徽州民歌中的《十送郎》《过路哥哥莫多言》等民歌都表现出当时徽州子弟外出打工经商的情境。但是随着徽商的没落,徽州民歌的传播现状也不容乐观,人们对于徽州民歌的关注度不高,导致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将基于国家文化自觉建设的视角,探究徽州民歌的传播现状和发展策略,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思路。
关键词:徽州民歌 明清徽商 传播现状 “互联网+” 文化自觉
民歌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在采茶插秧间隙等生活情境下创作并传唱的歌曲,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凝练,更是人们美好愿景的寄托。徽州民歌与安徽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安徽历史文化的另一种传承和记录。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传统徽州民歌的传承出现了断代风险。基于文化自觉建设视角,深入推动徽州民歌传播和发展,对于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徽州民歌的传播现状
徽州民歌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唱和家族传唱来实现,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中,人们会跟着哼唱,逐渐也就学会了;在家庭生活中,子女会跟着父母学习徽州民歌,潜移默化中也就掌握了徽州民歌的唱法。但是这种口头传播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很多徽州民歌都会在传唱过程中失传。当前很多会唱徽州民歌的老人年纪都很大了,受到当前音乐审美变化的影响,徽州民歌逐渐失去关注度,不被人们所重视,这也间接导致徽州民歌出现传承断代风险,年轻人对于徽州民歌缺乏足够的兴趣。尽管徽州民歌已经成功申遗,但是受到地方方言影响,徽州民歌还是难以实现广泛的传播,地方政府在徽州民歌的保护方面也尚未建立完善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徽州民歌的传播困局。
二、徽州民歌的发展策略
(一)提升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地方政府的作为对徽州民歌的传播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徽州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加强其对于徽州民歌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学校教育是传承徽州民歌的重要渠道,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在学校音乐教学以及历史教育中融入徽州民歌元素,让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徽州民歌,增强地域认同感。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讓学生透过徽州民歌了解更多的安徽历史文化,从民歌的字句中感受明清徽商外出闯荡的决心和勇气。除了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徽州民歌,还需要从徽州民歌传承人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深挖徽州民歌背后的文化价值和音乐价值,提升整个地区对于徽州民歌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对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保护,着力搜寻民间徽州民歌的传承人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肯定,增强徽州民歌传承人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其传播意愿。这样一来,能够彻底改善徽州民歌的传播困境,推动其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二)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提升当地人对徽州民歌的认知和传唱热情
徽州民歌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提升当地人对徽州民歌的认知和传唱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通其传播发展的渠道,让其随着安徽人在全国各地的居住和生活传唱开来。增强文化自觉建设,要求当地文化宣传部门制作相应的微纪录片等节目,探寻徽州民歌的发展足迹,在其中渗透徽州文化内核,潜移默化地引导安徽人民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对徽州民歌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心理认同。这样一来,徽州民歌将会成为安徽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成为让安徽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成分,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承担其徽州民歌传播的历史责任。
(三)引入“互联网+”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徽州民歌的传播广度
徽州民歌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引入“互联网+”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徽州民歌的传播广度。“互联网+徽州民歌”的传播发展模式,可以利用短视频录制的方式,吸引人们对于徽州民歌的关注度。然后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徽州民歌历史文化系列视频,或者是运营徽州民歌微信公众号等,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徽州民歌,关注明清徽商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对徽州民歌的探知欲,从而扩大徽州民歌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三、结语
徽州民歌的传播现状不容客观,其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发展始终绕不开“互联网+”模式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因此,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选择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等方式,为徽州民歌的传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劲松,戎龚停.以徽州民歌为样本的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思考[J].当代音乐,2020(01):68-70.
[2]谷峰.徽州民歌中乡土语言模因解读与传译[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05):62-65.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明清徽商与徽州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K2018A10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垚,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