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均 文泽富 敖方源 谢英杰
摘 要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平坝地区。针对这一现状,重庆市探索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制订了适合丘陵山区特点的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方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模式。简述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农田宜机化改造可以满足高质高效机械化作业,从根本上破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并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严格统一标准、建立有效机制、注重统筹结合”等推进重庆市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田宜机化改造;农业机械化;制约因素;对策建议;重庆市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发展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1]。近年来,重庆在推动全市农机化发展中将工作端口迁移,转换思路,从改善生产条件入手,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昔日的“鸡窝地”“巴掌田”开进了拖拉机,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农机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稳步推进,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农机农艺示范取得显著进展。
1 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重庆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重庆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8.5%,全国平均水平为68.0%。制约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基础条件差。适宜重庆市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农田改造、机耕道、农机停放场(库、棚)建设难度大等问题日渐突出,丘陵山区以坡耕地为主,台地、梯地多,地块小、不规则,坡陡、坎高,且受山岭、林地分隔,地块零散,难以集中连片开展连续作业的问题突出,给大中型农机田间作业带来一定困难,限制其效率发挥。1)地块互联互通条件差。即使在进行过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区,机械的通过性差,仅能到达项目区的边沿,地块间的深度通过难题仍未解决。大中型农机入地难,地块作业翻坎、过沟难,上下行翻越梯台地难。依靠一家一户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自行解决投入大、困难多等,会存在跨越地界、占用土地协商难等问题。2)因地块小、不规则,大中型农机田间作业转向、调头费时费力,限制其效率发挥,导致单位作业面积成本高,影响了农机购买的积极性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3)土地流转不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制度制约了整村整镇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给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来了障碍。
2 农田宜机化改造破解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
2.1 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前期探索
2014年以来,重庆市结合农机化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指导,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试验、试点和推广工作。市级层面相继制定了《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出台了《金融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方案》《关于农田宜机化改造先建后补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标准、建设机制和金融撬动等方面做出了“三位一体”的规则及制度安排。截至2019年底,市级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在全市32个区县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300多个,建成和在建面积达20 000 hm2。农田宜机化改造后,平均667 m2种植粮食作物每茬可节约成本390元,主要经济作物节约成本450元[2]。
2.2 农田宜机化改造对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2.2.1 提高劳动生产率,节本明显
农田宜机化改造,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劳动、物资、装备等农业全要素效率,实现了生产耕作方式由传统的人蓄力或小机器到中大型农业机械的重大转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据统计,农田宜机化改造后,种植粮食作物平均667 m2每茬可节本390元,特色经济作物节本450元。经过改造的宜机化农田至少可以使用50年,每年可以实现相同的节本情况,经济效益十分显著[3]。
2.2.2 优化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升级
重庆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地块均能满足中大型的农机装备作业,承担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的主体在改造后,均配备了中大型农机装备。同时,农田宜机化改造后种植粮油作物实现了耕种收、植保、烘干全程机械化,宜机化改造后的柑橘园、茶园、花椒园等逐步实现了耕种收的全面机械化。农田宜机化改造实现了改造区域主要农作物和山地特色经济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
2.2.3 推动丘陵山区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田宜机化改造过程中,注重同步改造一片农田、装备一套机器、跟进一套技术、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片产业。农田宜机化改造引領支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主体和专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均可以为老百姓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的有机衔接[4]。
2.2.4 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机械化水平,实现绿色生产
农田宜机化改造后可采用中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轻松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一些先进的智能化喷药设备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在农田宜机化改造前,面对细碎分散的地块,没有机械化的作业手段是不可能将笨重低质的秸秆有效还田的。
2.3 农田宜机化改造前景展望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专家对全市宜机化改造规模和进度做了一个近期、中期和远期展望。近期到2025年前,用7年时间对“渝西浅丘平坝”“合川、铜梁、潼南三江六岸冲击坝(带)”“长垫梁优势区”各66 700 hm2和其余区县局部地区累计133 300 hm2共计333 400 hm2坡度5°以下的土地进行改造,每年完成47 628 hm2;中期到2035年前,用10年时间对余下已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400 000 hm2进行改造,每年40 000 hm2;远期到2050年,用15年时间对坡度15°以下尚余的500 000 hm2进行改造,每年33 000 hm2,总规模达到1 233 300 hm2以上。如果近、中、远期有333 300、733 300、1 233 300 hm2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在握,重庆市的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保供和特色效益富民增收就有了坚实基础。
3 推进重庆市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措施
3.1 强化顶层设计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协调事权财权配置等举措,将加快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纳入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權、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地块互换承包权证变更登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承包权证登记方式,为集中连片和整村整乡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创造条件。
3.2 层层落实责任
建议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的职责和权利,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考核。
3.3 严格统一标准
《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DB50 795—2017)[5]已正式发布。同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还配套了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要点释义和图文释义。该标准是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指导,结合重庆丘陵山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修改提炼而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建议以此标准指导全市宜机化改造。将宜机化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实施内容、重要验收标准。
3.4 建立有效机制
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共同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坚持农业“放管服”要求,建立先建后补、差额包干、谁用地谁建设的建设奖补机制,提高项目的资金效益和时间效率;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田宜机化改造。
3.5 注重统筹结合
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不能就宜机化而宜机化,要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两区”划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旅融合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打造一批主要农产品保供和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 刘小伟.“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治本之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7(7):1-2.
[2] 敖方源,秦大春,周兵,等.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实践[J].农业工程,2017(7):122-124.
[3] 陈建.土地宜机化整治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的研究[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6):9-10.
[4] 张凤琼,敖方源,彭维钦,等.潼南区创新丘陵山区土地耕作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5):20-24.
[5] DB 50/T 795—2017, 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S].
(责任编辑: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