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沙河沟遗址新发现石制品的考察与研究

2020-07-17 10:37王小庆
考古与文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台面毛坯石器

王小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沙河沟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燎原村东北(图一),地处灞河右岸的二级阶地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45″,北纬34°15′23″,海拔高度483米。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邻近的蓝田新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此发现有疑似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2016年8月,我们对这一地点进行了复查,确认其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为进一步了解沙河沟遗址的文化内涵,2017年5月,我们在此清理出2×10米的探沟一条,共发现石制品243件。以下对此次发现和初步研究作以简要介绍。

图一 沙河沟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地貌与地层

灞河发源于秦岭北坡,为渭河右岸支流,流经西安市蓝田县和灞桥区,全长92.6公里,两岸有发育较好的新生代河流阶地序列[1],阶地剖面由河床相堆积及其上覆的风成黄土组成,河床沉积含有粉砂到粗砾等不同的粒径颗粒,上覆以数米到上百米的黄土—古土壤堆积。

沙河沟位于灞河右岸的二级阶地,暴露出的黄土剖面由全新世黄土。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和S1古土壤层等构成,堆积层序与蓝田刁寨地点[2]基本一致。现在的地貌为上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修整的梯田,我们所清理的探沟开口位于全新世古土壤层下的台地上,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图二),0.2~0.3米厚的耕土层下即为马兰黄土,堆积厚度2.7米左右,土色为浊橙色(7.5 YR 7/3),粉砂质,颗粒较粗,多虫孔,可见蜗牛化石。其下为S1古土壤层,呈浅红棕色(2.5 YR 5/6),土壤结构为团粒状,多有白色网状碳酸盐胶膜, 有碳酸盐淋溶作用, 质地坚硬。我们发现的石制品就位于马兰黄土的下部。参照刁寨地点的测年数据,其年代约为距今7~3万年前。

图二 沙河沟地点地层剖面图

二、出土的石制品

本次调查共发现石制品243件,材质以石英岩、石英占绝对优势。以石片为主,约占总数的59%;断块也有存在,约占总数的8%;4件长、宽、厚均小于10毫米的碎屑的发现,表明此处是一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石核数量少,约占总数的7%,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石锤等,约占总数的25%。

1.石片

石片 共发现139件。类型较为齐全,包括有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砸击石片等,部分石片有使用痕迹。平均长度为32毫米(77~12毫米),平均宽度23毫米(93~7毫米)。平均厚度为12毫米(67~2毫米),平均重量为12.5克(89.1~0.55克)。

标本2017XASHG:198,长61、宽49、厚18毫米,重49.03克。石英岩,平面近梯形,两侧及远端较平直,有崩损(图三,1)。标本2017XASHG:196,长57、宽50、厚14毫米,重53.93克。石英,砾石台面,形状较规整,平面近方形,四周边缘有崩损(图三,2)。标本2017XASHG:48,长66、宽93、厚24毫米,重89.15克。石英岩,点状台面,平面近三角形,形态较规整,右侧及远端有崩损(图三,3)。标本2017XASHG:18,长43、宽40、厚14毫米,重34.33克。脉石英,砾石台面,平面大体呈心形,形状规整,周边有崩损(图三,4)。标本2017XASHG:149,长48、宽46、厚21毫米,重41.87克。石英岩,线形台面,形状规整,大体呈心形,边缘有崩损(图三,5)。标本2017XASHG:14,长38、宽31、厚9毫米,重11.88克。石英,近线形台面,远端较平直,有崩损(图三,6)。标本2017XASHG:227,长64、宽36、厚20毫米,重39.77克。石英岩,砸击石片,两端较平直(图三,7)。

图三 沙河沟遗址出土石片(一)

标本2017XASHG:38,长25、宽12、厚7毫米,重2.73克,石英,砾石台面,平面近长方形,形状较规整,远端有崩损(图四,1)。标本2017XASHG:77,长20、宽10、厚67毫米,重2.1克。石英,线形台面,远端平直,有崩损(图四,2)。标本2017XASHG:31,长31、宽18、厚10毫米,重5.96克。石英岩,砾石台面,背有棱脊断面呈三角形,远端平直,有崩损(图四,3)。标本2017XASHG:17,长20、宽20、厚9毫米,重4.15克。石英,近线形台面,两侧较平直,有崩损(图四,4)。标本2017XASHG:85,长35、宽18、厚24毫米,重13.7克。石英,砸击石片,呈龟背状,两侧有崩损(图四,5)。标本2017XASHG:29,长24、宽21、厚8毫米,重6.03克。石英,台面长24、宽8毫米,远端较平直,有崩损(图四,6)。标本2017XASHG:22,长18、宽12、厚3毫米,重0.55克,线形台面,远端较平直,有崩损(图四,7)。标本2017XASHG:23,长22、宽13、厚6毫米,重2.61克。石英岩,台面长8、宽5毫米,两侧及远端较平直,远端有崩损(图四,8)。标本2017XASHG:123,长26、宽22、厚17毫米,重9.33克。石英岩,砾石台面,远端圆弧,有崩损(图四,9)。标本2017XASHG:63,长37、宽26、厚8毫米,重5.62克。石英,近线形台面,远端圆弧,有崩损(图四,10)。标本2017XASHG:169,长52、宽36、厚19毫米,重28.87克。石英岩,台面长17、宽11毫米,远端平直,有崩损(图四,11)。

图四 沙河沟遗址出土的石片(二)

2.石核

共发现16件。有单台面、双台面、多台面等不同类型,以小型为主。平均长度54毫米(94~19毫米),平均宽度45毫米(69~18毫米),平均厚度34毫米(58~17毫米),平均重量169.4克(597.2~17.5克)。

标本2017XASHG:86,长40、宽26、厚20毫米,重30.11克。石英,砸击石核,因砸击有上下二个台面,台面边缘有因砸击而产生的崩损(图五,1)。标本2017XASHG:99,石核,长32、宽21、厚 17毫米,重17.5克。石英岩,台面大体呈长方形,台面长17、宽12毫米,台面周边有片疤,周身剥片,背面保留有砾石面(图五,2)。标本2017XASHG:73,长39、宽32、厚30毫米,重48.84克。石英,砾石台面,一侧剥片,台面周边有片疤(图五,3)。标本2017XASHG:89,长43、宽18、厚19毫米,重20.63克。石英,台面倾斜,远端有因砸击而产生的崩损,核身四周均有剥片疤痕(图五,4)。标本2017XASHG:47,长36、宽29、厚26毫米,重30.13克。石英,砸击石核,有上下两个台面,周身剥片(图五,5)。标本2017XASHG:91,长42、宽30、厚20毫米,重20.28克。石英,砾石台面,正反两面均有剥片疤痕,远端有因砸击而产生的片疤(图五,6)。

图五 沙河沟遗址出土石核(一)

标本2017XASHG:113,长65、宽55、厚31毫米,重168.78克。石英岩,双台面,周边剥片,台面有修整,盘状石核(图六,1)。标本2017XASHG:112,长58、宽46、厚38毫米,重162.87克。石英岩,以一砾石为原料,以初始破裂面为台面,在一侧进行剥片(图六,2)。标本2017XASHG:52,长75、宽64、厚53毫米,重407.17克。石英岩,以一砾石原料,初始剥片,周边皆为砾石面(图六,3)。标本2017XASHG:51,长81、宽69、厚40毫米,重293.22克,石英,初始剥片,周身全为砾石面(图六,4)。标本2017XASHG:54,长109、宽95、厚67毫米,重940克。石英岩,砾石,预制石核,在顶端修整出一台面(图六,5)。标本2017XASHG:8,长94、宽68、厚58毫米,重597.21克。石英岩,台面平整,在一侧剥片,两侧为砾石面(图六,6)。

3.刮削器

共发现15件,均以石片为毛坯,种类较多,多以石片为毛坯打制而成,依加工刃口数量,可分单边刮削器、两边刮削器和多边刮削器三种。平均长度39毫米(83~15毫米),平均宽度28毫米(63~12毫米),平均厚度1 4毫米(4 2~4毫米),平均重量25.4克(131.8~1.6克)。

图六 沙河沟遗址出土石核(二)

标本2017XASHG:83,长15、宽12、厚4毫米,重1.62克。石英,以一平面大体呈长方形的小石片为毛坯,在远端和近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二个近平直的刃(图七,1)。标本2017XASHG:21,长36、宽23、厚9毫米,重8.24克。石英,以一近线形台面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弧形刃(图七,2)。标本2017XASHG:104,长34、宽22、厚10毫米,重12.14克。石英,以一平面近长方形的石片为毛坯,两侧修整平直,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平直刃(图七,3)。标本2017XASHG:78,长31、宽30、厚13毫米,重15.65克。石英,以一平面近扇形的龟背状石片为毛坯,在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弧形刃(图七,4)。标本2017XASHG:102,长20、宽12、厚6毫米,重2.52克。石英,以一平面近长方形小石片为毛坯,在远端正向修整,调整出一弧形刃(图七,5)。标本2017XASHG:58,长25、宽14、厚7毫米,重4.57克,石英岩,以一平面大体呈长方形的砾石台面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平直刃(图七,6)。标本2017XASHG:107,刮削器,长42、宽43、厚42毫米,重30.48克,石英岩,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为毛坯,在一侧正向修整去薄,边缘交互加工,调整出一平直刃(图七,7)。标本2017XASHG:110,长53、宽31、厚19毫米,重32.6克。石英,以一砾石台面的长方形石片为毛坯,中腹部至远端正向修整去薄,远端边缘交互打击,调整出一弧形刃(图七,8)。标本2017XASHG:3,长83、宽63、厚22毫米,重131.81克。石英岩,以一砾石台面的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修整调整出一平直刃(图七,9)。

4.尖状器

共发现10件,均由石片制成,它们基本上在石片的两侧经修理使之相交于一端形成尖刃。平均长度40毫米(78~13毫米),平均宽度23毫米(34~11毫米),平均厚度13毫米(20~6毫米),平均重量17克(56.6~1.5克)。

标本2017XASHG:94,长13、宽12、厚6毫米,重1.52克。石英,以一背有棱脊,平面大体呈三角形的小石片为毛坯,中部至远端正向修整去薄,两侧调整平直,在远端形成一尖(图八,1)。标本2017XASHG:103,长23、宽11、厚9毫米,重2.87克。石英岩,以一背有棱脊,平面大体呈三角形的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修整去薄,两侧修整平直,在远端形成一尖(图八,2)。标本2017XASHG:93,长37、宽29、厚14毫米,重14.95克。石英,以一砾石台面的石片为毛坯,两侧至远端修整平直,调整出一尖(图八,3)。标本2017XASHG:11,长78、宽34、厚20毫米,重56.64克。石英,以一砾石台面的石片为毛坯,远端交互打击,调整出一尖(图八,4)。

5.雕刻器

共发现24件,均由石片制成,它们基本上是在石片的一端打制出一个类似凿子形的平直刃。平均长度42毫米(75~24毫米),平均宽度26毫米(56~12毫米),平均厚度11毫米(26~6毫米),平均重量18.3克(85.6~2.6克)。

标本2017XASHG:49,长24、宽12、厚8毫米,重2.92克。石英岩,以一近长方形的小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修理,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1)。标本2017XASHG:59,长36、宽23、厚12毫米,重12.72克。石英岩,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为毛坯,两侧至远端正向修整,在远端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2)。标本2017XASHG:33,长34、宽18、厚8毫米,重4.31克。石英岩,以一线形台面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凿子状的刃(图九,3)。标本2017XASHG:81,长28、宽23、厚8毫米,重5.7克。石英,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为毛坯两侧至远端正向加工,在远端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背面为砾石面(图九,4)。标本2017XASHG:26,长24、宽22、厚9毫米,重7.39克。石英,以一石片为毛坯,在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小的横直刃(图九,5)。

图八 沙河沟遗址出土尖状器

图九 沙河沟遗址出土雕刻器

标本2017XASHG:101,长27、宽12、厚8毫米,重2.59克。石英,以一背有棱脊的长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修整,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6)标本2017XASHG:191,长43、宽17、厚11毫米,重8.33克。石英岩,以一背有棱脊的长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修整,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7)。标本2017XASHG:61,长46、宽32、厚8毫米,重13.09克,石英,以一平面大体呈菱形的石片为毛坯,在一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8)。标本2017XASHG:109,长60、宽30、厚23毫米,重28.15克。石英,以一砾石台面的长石片为毛坯,两侧修整平直,在远端横向加工,调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图九,9).标本2017XASHG:37,长58、宽33、厚28毫米,重85.69克。石英岩,以一近线形台面的厚石片为毛坯,远端交互打击,调整出一凿子状的刃(图九,10)。

图一○ 沙河沟遗址出土石钻

6.石钻

共发现10件,均由石片制成,一般是在修整成型后在远端横向加工,修整出一小的尖突。平均长度42毫米(43~40毫米),平均宽度26毫米(43~15毫米),平均厚度14毫米(18~6毫米),平均重量16.3克(31.5~6.6克)。

标本2017XASHG:64,长40、宽15、厚15毫米,重12.31克。石英岩,以一长且厚的石片为毛坯,在远端交互打击,调整出一尖突(图一○,1)。标本2017XASHG:24,长42、宽25、厚6毫米,重6.65克。石英岩,以一近线形台面石片为毛坯,远端正向加工,调整出一小的尖突(图一○,2)。

7.石锤

共发现6件,均为天然的河卵石,形态规整,在一端或两端均有因加工石器而产生的小的凹坑和白色麻点。平均长度69毫米(110~30毫米),平均宽度60毫米(82~20毫米),平均厚度40毫米(70~17毫米),平均重量293.2克(626~12.6克)。

标本2017XASHG:241,长68、宽63、厚24毫米,重144.19克。砾石,石英岩,平面近三角形,在一端有因砸击而产生的疤痕(图一一,1)。标本2017XASHG:195,长110、宽65、厚55毫米,重446.1克。砾石,石英岩,在上下两端有因敲击而产生的小麻点(图一一,2)标本2017XASHG:230,长94、宽73、厚48毫米,重441.33克。砾石,石英岩,平面近三角形,在一端有因砸击而产生的疤痕(图一一,3)。

图一一 沙河沟遗址出土石锤

三、相关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沙河沟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初步观察可以看出,其原料构成较简单,以石英岩和石英为主,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也有一定数量。石核的形态较为稳定,大多数为多台面石核,形态以小型的扁平体或多面体为主,另外还发现有1件形态较为规整的盘状石核,它们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在部分标本上可见修理台面的痕迹,若干石片也有此特征。盘状石核的存在表明当时人类对石材打片效率控制的提高,经过对台面的修整,调整台面角,以产生形态规则的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石片等。石片均为小型,形状多不规则,但可见规则的窄长小石片、长方形石片、梯形石片、三角形石片等。石器中除石锤外,均为长、宽在100毫米以内的小型者,器型组合为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等,不见砍砸器、手斧、石球等大型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片状毛坯为95%以上。石器的制作均采用硬锤加工,多以天然河卵石为石锤,修理方式以正向加工为主,兼有反向、复向、交互打击等。石器的修理较简单,修疤多为单层的,常见的为深宽型,刃口锐者多,器型较为规整。

蓝田刁寨、甘峪地点[3]与沙河沟遗址相距不远,它们在地层堆积上完全一致,年代大体相同,在石制品的构成也有相当多的共性。均具有以石英、石英岩为主体的“石片—小石器”的技术体系的产品(图一二、一三),在刁寨、甘峪地点发现的石制品中,石核数量较多,其中测量数据在100毫米以下的小型石核占绝对优势(图一二,6),多为锤击石核,也有一定数量的砸击石核存在。以砾石台面为主,经过修整的台面也有发现。刁寨、甘峪地点发现的刮削器、尖状器(图一二,2、4、7、10、12、13;图一三,11)在材质、类型等方面与沙河沟遗址完全相同,它们均以锤击法或砸击法剥片,以石片为毛坯,用硬锤加工,加工方式多样,有正向、反向、复向、交互打击等等,都不见软锤调整技术,石器修理较为简单,器型也较为规整。但明显不同的是在沙河沟遗址不见刁寨、甘峪地点的重型砍砸器、石球、手斧、手稿等大型石器。其中缘由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工作去探究。新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迹象表明在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的间冰阶, 秦岭南北麓可能还存在以小型石片工具为主的遗址[4],我们期待更为详尽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的公布。

图一二 蓝田刁寨发现的旧石器标本

图一三 蓝田甘峪发现的旧石器标本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是以石片主工业类型为主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贾兰坡通过对丁村遗址[5]、峙峪遗址[6]、鹅毛口遗址[7]等遗址的具体研究,提出了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两大传统理论,即“匼河—丁村系”的大石片砍砸器和尖状器传统和“周口店第 1 地点—峙峪系”的小石器传统。前者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如山西鹅毛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后者到晚期发展成为细石器文化。这个理论首先提出了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对中国远古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末张森水对中国旧石器技术类型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中国旧石器文化面貌存在的11种技术类型,这些技术类型构成了中国南、北主技术传统二元结构和多种区域性技术类型并存的格局。这两种主要技术类型,一是南方的砾石工业技术传统,一是北方的小石器工业技术传统。北方类型技术传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石制品多为小型,多用石片毛坯加工工具,工具类型也较为多样,又被概括为石片工业[8]。刘扬通过对中国北方小石器技术发展演化的宏观考察,认为小石器技术传统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晚期,表现出线线进化的特征,发展平缓而又不乏亮点,从技术演化上来说,纯熟的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早期的小石器技术不无关系,具有自源性的特点[9]。由此可以看出,“石片—小石器”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历史长河中是一直存在并连续发展的。

华北地区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在泥河湾盆地的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飞梁、半山、霍家地、大长梁、岑家湾等遗址均有发现[10],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它们主要分布在泥河湾盆地山前,即古湖岸带的边缘地区。这些遗址石制品的加工技术都较为简单,属于石器技术的模式I,或称石核—砍砸器技术,总体来看与世界其他各地,如东非最早的奥杜威石器工业、西亚地区最早的石器工业都很类似,但泥河湾盆地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自身特征也十分明显,这就是石器类型的小型化。其原料以遗址附近的劣质燧石为主,普遍采用锤击法剥片,砸击法少见,修理台面技术开始出现,工具形态普遍较小,加工简单,只有少量精制标本。刮削器所占比例大,尖状器、雕刻器等均较少,大型砍砸器基本不见。它们应是华北地区最早的“石片—小石器”文化传统的代表。由此可见,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自出现之日起,在具有人类早期文化共同性的同时,其地域性的特征也十分突出,即“石片—小石器”的技术体系独具特色,在此后的以周口店第一地点[11]、许家窑—侯家窑遗址[12]、周口店第15地点[13]、峙峪遗址[14]等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中,这一文化传统始终得以保持。周口店第一地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同时遗址还发现有 10余万件石制品。这些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有脉石英、绿砂岩、石英岩、燧石和水晶等,剥片技术有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对不同的石料采用不同的制法。石器个体大多较小,仅少数为大型石器,器类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端刮器、雕刻器和石球等,尤以刮削器数量为多。工具毛坯多为石片,其中采用砸击法制成的两极石片和用两极石片加工而成的工具最有特色。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北部桑干河支流梨益沟右岸。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蕴藏相当丰富,且保存较好,发现的石制品数量超过2万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以及各类工具。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石制品明显体现出承上启下的技术风格。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存在两极石片,修理台面的石片很少,各型尖状器、刮削器和雕刻器也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和晚期峙峪遗址的常见风格。周口店第15地点出土了1万余件石制品,原料包括脉石英、火成岩、水晶、燧石、砂岩和石英岩,以脉石英为主。对不同质地的原料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开发,根据石器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质地和大小的毛坯生产石器,对相对优质的材料充分加以利用。锤击法是剥片的主要方法,有盘状石核剥片技术。石制品形态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丰富,有刮削器、凹缺器、雕刻器、砍砸器、尖刃器、石锥、薄刃斧、石球等,以刮削器为主,而且种类繁多。峙峪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南端,其文化层埋藏在峙峪河第二级阶地,发现有15000多件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存在两极石核和两极石片。石片生产技术可能有硬锤和软锤直接打击法,以及砸击法和间接打击法。工具类型多种多样,尖状器和刮削器尤为发达。

以上的发现表明,虽然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人类在石材的选择、加工技术方法的运用、工具的具体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发展与演进是存在的,但这些发展变化都是在“石片—小石器”这一大的框架内进行的。在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石片—小石器”的文化传统是贯穿始终的,我们此次发现的沙河沟遗址就是这一文化传统中发展、演进中的一环。

与沙河沟遗址大体同一时代,文化面貌相近的文化遗存在邻近地区也有发现,如织机洞遗址[15]、老奶奶庙遗址为代表的嵩山东南麓遗址群[16]、洛阳北窑遗址[17]、秦安大地湾遗址[18]、庄浪徐家城遗址[19]等等。这类遗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华北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其中,以织机洞遗址和老奶奶庙遗址的材料较为系统。

织机洞遗址在郑州市西南约50公里处,地处嵩山北侧的低山丘陵区边缘,自1990年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此开展了多次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人类活动遗迹。其石制品以小型为主,石英是其主要原料,但燧石也比较常用。打片以锤击法为主,也有砸击法。锤击石片和石核形状大部分不定形,且多自然台面。石片形态多不规则,也有少数呈梯形、三角形和似长石片。石器主要以石片做为毛坯,石器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宽刃类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锥和雕刻器,未发现石球和手斧。修理石器基本上用锤击法,锤击加工石器的主要方式是向背面加工,向破裂面加工居其次。仅个别石器做过相当细致的修理。修理痕迹多见于刃口近缘,故常见者为单层修疤,且以深宽型者居多,修理成之刃口多较锐。修理工作大多粗糙且比较简单,较少经过仔细加工、形体规整的精制品。其加工方法主要应是硬锤技术。

老奶奶庙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遗址地处嵩山余脉向东延伸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呈东高西低,区域内黄土堆积发育良好。2011年春季至2012年夏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此发现有大量的石制品和人类活动遗迹。石制品的种类包栝石核、石片、断块及各类工具等。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原料使用。在石英砂岩制品中,石片与石核的数量较多。石核大多为多台面石核,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石英原料则体积较小,亦采用锤击技术或碰击技术直接剥取石片。经过仔细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数量不多,由于石英原料的广泛使用,石制品中小型者比例很高,工具修理也较为简单,可见到的类型有边刮器、尖状器等(图一四),形体多较细小。

图一四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出土的石器

有学者对这类遗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认为石片工业与技术一直是晚更新世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到更新世较晚阶段,即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与石片石器遗存一起在华北北部出现。这种情况也与本地区更早阶段己经带有现代人体质特征的古老人群拥有的石片石器技术有明显的联系,应该是华北地区更新世人类在区内连续发展的表现[20]。沙河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与织机洞遗址、老奶奶庙遗址为代表的嵩山东南麓遗址群、洛阳北窑遗址、秦安大地湾遗址、庄浪徐家城遗址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如均以石英、石英岩为主要石材,多以锤击法或砸击法进行剥片,石制品都以小型为主,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占工具类的大宗,加工调整技术相对简单。这些文化特征都是“石片—小石器”技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其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在泥河湾盆地开始出现,经历周口店第一地点、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周口店第15地点、峙峪遗址等多个阶段,贯穿于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始终,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到现代人的演化同步而行,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传承与连续,表明在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与此相应,人类的演化的链条也从未中断。

[1] a.贾兰坡,张玉萍,黄万波等.陕西蓝田新生界[C]//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b.王乃樑,曹家欣,钱宗麟.陕西蓝田地区灞河中游地貌结构及其发育历史[C]//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2] 王社江,鹿化煜,张红艳等.陕西蓝田地区新发现黄土地层中的旧石器及其年代[J].科学通报,2014(14).

[3]同[2].

[4]王社江,鹿化煜.秦岭地区更新世黄土地层中的旧石器埋藏与环境[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7).

[5]裴文中,吴汝康,贾兰坡.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6]贾兰坡,盖培,尤玉柱.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2(1).

[7]贾兰坡,尤玉柱.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J].考古学报,1973(2).

[8]张森水.管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重大发展[J].人类学学报,1999(3).

[9]a.刘扬.泥河湾盆地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与石器技术演化[J].第四纪研究,2012(2).b.刘扬.中国北方小石器技术的源流与演变初探[J].文物春秋,2014(2).

[10] 谢飞,李珺,刘连强.泥河湾旧石器文化[M].石家庄:花山出版社,2006.

[11] 吴汝康,任美锷,朱显谟.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2] a.贾兰坡,卫奇.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76(2).b.贾兰坡,卫奇,李超荣.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报告[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4).

[13] a.高星.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0(3).b.高星.关于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1).c.高星.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原料开发方略与经济形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3).

[14]同[6].

[15] a.张松林,刘彦锋.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03(1).b.王幼平.织机洞的石器工业与古人类活动[C]//考古学研究(八).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a.王幼平.嵩山东南麓MIS3阶段古人类的栖居形态及相关问题[C]//考古学研究(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b.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5年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18(6).c.李文成,汪松枝,顾万发,刘拓,李昱龙,何嘉宁.河南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8(3).

[17] 刘富良,杜水生.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11(1).

[18] 张东菊,陈发虎,BettingerRL.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J].科学通报,2010(10).

[19] a.李锋,陈福友,王辉等.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12(3).b.李锋,陈福友,高星等.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的年代[J].人类学学报,2013(4).

[20] 王幼平.华北晚更新世的石片石器[J].人类学学报,2019(4).

猜你喜欢
台面毛坯石器
飞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初始残余应力- 初始几何误差耦合影响与控制
基于直角坐标系的木板最优切割方案研究
苏轼和他的超然台、乌台、啸台
高频电液振动台用台面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台面都上不了,怎么成功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