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彤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商量”和“讨论”是现代汉语中一组常用的同义词,有时二者互相替换后句意基本不变。例如:
(1)第二天上午,谭功达找了几个科委的年轻干部谈话,商量“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格非《江南三部曲》)(1)例(1)-(22)引自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最终检索时间为2019年9月26日。
(2)“不要激动!”周仆挥挥手,“可以慢慢讨论。”(魏巍《东方》)
例(1)、例(2)中“商量”和“讨论”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句意表达,但是不能依据(1)(2)就断定“商量”和“讨论”完全同义。很多时候,“商量”和“讨论”不能互换,例如:
(3)一,可以不改的就不改,或者少改;二,一切改动都要同作者商量。(巴金《随想录》)
(4)“家里人,什么事也好商量,何必这样呢?”(张恨水《欢喜冤家》)
(5)第二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以姚文元为主力的“拔白旗”的“巴金作品讨论”。(巴金《随想录》)
(6)中国戏剧界从60年代初起就热衷于讨论“写意剧”理想,只是理论上越说越糊涂,而至今没有写出一部公认的“写意剧”。(赵毅衡《建立一种现代禅剧》)
其中,例(3)、例(4)中的“商量”不能换成“讨论”,而例(5)、例(6)中的“讨论”也不能换成“商量”。《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商量”解释为“交换意见”[1]1142;将“讨论”解释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1]1278。但词典释义不能完全解释二者不能互换的原因。“商量”和“讨论”共时层面的区别在历时文献中也有体现。《汉语大词典》中“商量”有五个义项:①商决;计议;讨论。②意见;办法。③估计,估量。④准备。⑤买卖时还价。[2]2118“讨论”有两个义项:①谓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②谓共同商讨辩论。[2]15395其中,“商量”义项一为“讨论”义,而“讨论”义项二又有“商讨”义,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辨别二者的差异。
目前学界对“商量”和“讨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商量”词义的历时演变上,如张雁、闫从发考察了“商量”的“交换意见”义的产生以及演变过程[3-4]。董志翘认为应将《汉语大词典》中“商量”的“估计、估量”这一义项的书证年限提前到东汉[5],但王继如认为董文中举的东汉例实为“计算、测度”义[6]。这些成果是我们考察词义历时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但现有成果并未从共时层面对“商量”和“讨论”进行描写,也不曾关注到二者之间的异同,更无法对它们的语义差别作出解释。因此,本文通过考察“商量”和“讨论”的句法表现以及共现成分的语义特征,对比分析它们在共时层面的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最后,从“商量”和“讨论”词义的历时发展过程中寻找二者共时面貌背后的成因。
“商量”和“讨论”语义相近但并非完全等同。共时层面上,二者的语义特征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商量”和“讨论”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组同义词,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例如:
(7)方胜转向大伙儿问说:“有话不妨摊在桌面上,咱们仔细商量。”(司马中原《狂风沙》)
(8)“今天我把大家请来,也没有别的,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个对付学生的办法。学生欺压我们商人,真是到了极点!”(蒋光慈《少年飘泊者》)
由例(7)上下文可知,“商量”表示针对“护盐”和“护民”交换意见;例(8)中“讨论”表示针对“找到一个对付学生的办法”交流观点。因此,二者共同的语义特征是[+交流观点]。
我们分别从动词的交互性以及共现成分的语义特征来考察二者语义特征的不同。
1.交互性
张谊生认为,凡是在语义上要由两个方面的人或物同时参与才能实施的动词就是交互动词。他根据交互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提出了辨析交互动词的两个框架[7]16:
框架一:N1跟2N2(O);
框架二:SNs(O)。(2)“N1”和“N2”分别代表交互动词所关涉的两个方面,“SNs”代表“N1”和“N2”的各种联合形式,“O”代表交互动词所带的体宾或谓宾,“跟2”代表诸介词。
徐峰在此基础上指出:“凡在语义上要由两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以上的人或物同时参与,且至少有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对等动作关系才能实现或实施的动词,称之为交互动词。”[9]48-49经检验,“商量”和“讨论”都能进入这两个框架。例如:
(9)那时孙光平吃完饭正准备出去,孙广才叫住了他:“我有事和你商量。”(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10)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老舍《骆驼祥子》)
(11)你在家招呼他。晚上回来,我们再商量。(许地山《春桃》)
(12)他们在讨论“慰劳会”该有多少游艺节目。(茅盾《锻炼》)
例(9)、例(10)的参与者是由介词“和”关联的两个方面,例(11)、例(12)的参与者是两方面以上的联合形式“我们”“他们”,且都具备“对等的动作关系”,因而“商量”和“讨论”都是交互动词,具有[+交互性]语义特征。但“讨论”在“谓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这一义项上,也可用作非交互动词。例如:
(13)这一点,笔者将在下一章讨论。(林语堂《吾国吾民》)
根据徐峰的补议[8],我们可以将“讨论”区分为“讨论1”和“讨论2”,前者表示相互探讨,是交互动词;后者表深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非交互动词。由此得出“商量”具有[+交互性]语义特征,“讨论”具有[±交互性]语义特征。
2.共现成分的语义特征
“商量”和“讨论”都有人的主观思维的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主观性。但二者的宾语能否被决定或改变,以及重视结果还是重视过程等方面的不同,都体现了它们在“有主观思维参与”的共同基础上,还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区别。
“商量”和“讨论”最常见的语法功能是作述语,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宾语的语义特征来观察它们自身的语义特征。“商量”的宾语在理论上都可以经过交换意见做出决定,具有[+可决定]语义特征。相应地,“商量”具有“商决”义,即具有[+决定]的语义特征。另一方面,“商量”的宾语通常是未然事件或者需要寻求解决措施的已然事件,具有[+未然]或[+未解决]的语义特征。其中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是为了围绕宾语达成意见一致的解决办法,即事件如何发展可以被主观决定,因而“商量”具有[+主观]的语义特征。例如:
(14)小方正在家同几个同伙商量给小边放血,看见小边进来,说:“你来得正好!”(丹钢《善于把握教育时机》)
例(14)就“给小边放血”一事交流观点并做出决定,具有[+决定]的语义特征。事情还没有发生,这和后文对“小边”说“你来得正好”可相印证。而“给小边放血”与否以及如何“放”等都是“小方”等人主观决定的,具有[+主观]语义特征。
“讨论”往往围绕某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或概念交流观点,其目的是加深认识,宾语具有[-可决定]语义特征,因而“讨论”具有[-决定]的语义特征。“讨论”的宾语通常是客观存在,不受主观意志影响,具有[+已然]的语义特征。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是为了形成无限接近事物本质的认识,而非达成一致的决策意见,因而“讨论”具有[+客观]的语义特征。例如:
(15)不论怎样,孔乙己还有一件破长衫,可以去吃茴香豆,时而还可以喝上一口绍兴花雕,闲情逸致地和人讨论“茴”字的几种写法。(张洁《无字》)
例(15)中“‘茴’字的几种写法”是客观存在且不能被主观改变的,具有[-可决定]语义特征,因而“讨论”具有[-决定][+客观]的语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商量”重视结果、“讨论”重视过程是相对的,是针对大多数情况来说的,目的是区分二者意义。实际上,“讨论”后也可以加“出(来)”及其他内容充当结果补语,表得出结果,但使用较少(3)BCC语料库中只有7条。。例如:
(16)等到众人讨论出“结论”来了,他又哼哼地冷笑了几声。(矛盾《手的故事》)
(17)讨论的场面异常活跃,直到子夜一时,终于讨论出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来:教师轮流卖冰棍儿。(陈忠实《害羞》)
这一现象与上文的结论并不矛盾。“讨论”重视过程,交流观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即“讨论”的结果,既可以是结论,也可以是方案、计划等,但这与“商量”的最终目的就是做出决策是不同的。
“讨论”注重过程,具有[+客观]语义特征,重视客观实际情况。“商量”注重结果,具有[+主观]语义特征,重视参与者的主观满意性。例如:
(18)他多次与金莲商量,把那个女婴处理掉,无奈妻子总是舍不得。(王震元《最后一根头发》)
例(18)句很给我们启发,“他”想与“金莲”就“处理掉女婴”一事达成双方满意的决策结果,“金莲”不同意的原因是出于主观情感的“舍不得”,“商量”体现了对“金莲”情感意愿的关注。
出于对主观满意性的强调,“商量”的结果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达到使参与者满意的目的。例如:
(19)新月恐惧地看着妈妈,妈妈的脸色冷得像冰雪,目光锋利得像刀剑,母女之间的距离拉得这么遥远!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例(19)中寻求“商量的余地”是由于参与者对原来的结果不满意,体现了“商量”侧重参与者的主观满意性。
综上分析,二者的语义特征可以总结为:
商量 [+交流观点][+交互性][+决定][+主观][-客观];
讨论 [+交流观点][±交互性][-决定][-主观][+客观]。
语用层面上,“商量”和“讨论”在语体分布及搭配对象、语用意义及参与者特征等方面存在不同。
田胜参根据目的性原则,宏观上将语体划分为日常谈话语体和公众书卷语体两大类。其中的公众书卷语体又分为艺术语体、实用语体(包括科技语体、新闻语体等)[9]。本文以BCC语料库的报刊、微博、科技、文学四类语料作为新闻语体、谈话语体、科技语体、艺术语体的样本,检索“商量”和“讨论”所出现的次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商量”和“讨论”的语体分布统计
由表1可知,四类语料类型中“讨论”使用频率均高于“商量”,在微博、报刊和科技类语料中,“讨论”的使用有压倒性优势。这是因为商量的“商决”义可以被短语“讨论并决定”代替;此外,数以万计的客观事物可以充当“讨论”的对象,极大地扩大了“讨论”的使用范围。具体说来,微博密切关注时事热点,提供了大量可供“讨论”的客观存在;报刊和科技类语料风格较为正式,搭配对象较为专业和客观,多用“讨论”;但在文学类语料中,“商量”的占比与“讨论”相对持平。之所以文学类语料中“商量”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几类语料,是因为“商量”多出现在描写日常生活的文学作品中,与日常琐事相搭配,因而较为日常和非正式的“商量”的使用大量增多。
“商量”多用于与别人达成一致意见或形成满意的解决方案,还可用于发起者请求别人就某事为自己提出建议,或征求别人的同意。例如:
(20)王玉文念到初中,回家简直像个圣人,父母不但在扫盲学习上拿他当教师,家里村里大事小事全跟他商量,他受到父母的尊敬更多于疼爱了,特别是他父亲。(师田手《台风之夜》)
(21)孙少平……说:“这不是我的笔记本。”“能不能让我抄一下呢?”顾养民又问他,而且看来非常渴望孙少平答应他。少平想了一下,这事得和晓霞商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例(20)中因为“王玉文”上过学,他的意见受到父母的重视,“家里村里大事小事”都问他的意见,但这种“决定能力”只是“父亲”主观认为而非客观存在。例(21)中的“商量”表请求同意,“笔记本”是“晓霞”的,所以“晓霞”对借“笔记本”一事具备决定能力是客观存在的。例(20)(21)说明“商量”的对象只需是发出者主观认定的赖以决定或成事的人,多是关系亲密或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人,而不一定具备客观存在的决策能力。
“讨论”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通过交流观点来深化对某事或某物的认识。参与者须具有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储备,其知识水平和能力是客观存在的,与关系亲密与否无关。例如:
(22)《故事新编》的翻译工作还在继续,两个人反复讨论、修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例(22)两人能就“《故事新编》的翻译工作”开展讨论的前提是两个人都具有翻译知识。
综上所述,“商量”多用于非正式场合,与日常生活琐事搭配。用于希望别人就某事为自己提出建议,与别人达成一致的意见或形成满意的解决方案,或请求别人的同意。“商量”的对象是商量发出者主观认定的赖以决定或成事的人,通常关系亲密。相对地,“讨论”多用于正式场合,搭配对象较为专业严肃,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通过交流观点来深化对某事或某物的认识。“讨论”的双方须具有客观的、相当的知识储备。
每个词都有它的发展历史。现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CCL中检索到的历史语料,简述“商量”和“讨论”语义的历时演变过程,尝试对二者共时表现的异同作出解释。
1.“商量”语义的演变
王继如提出“商量”最早在东汉就产生了计算、测度义[6]184。例如:
(23)刘安《淮南子·人间》:“规虑揣度。”东汉许慎注:“揣,商量高下也。”[10]1241
王先生认为“商量”可由计算、测度义引申为总体的把握、思考,从而具有斟酌、考虑、考量义[6]186。较早的用例如:
(24)《周易注疏》“兑”卦:“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王弼注:“商,商量裁制之谓也。”[11]143
张雁考察了“商量”在近代汉语中的历时发展,指出“商量”经历了由心理动词估量、权衡义到言语动词交换意见义的转变过程,唐代才开始有用例,宋元常见[3]97。闫从发指出唐代言语动词“商量”的对象多为政治事件[4]188。例如:
(25)若缘军马刑杀,五品以上除授政事,与皇太子商量,然后闻奏。[12]1951
闫文认为“商量”表就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务交换意见义的最早用例为元末明初《朴通事》中的例子[4]188。但笔者发现,在唐五代时期的佛经和敦煌变文等较口语的材料中,“商量”已经开始与日常琐事相搭配。例如:
(26)未似此身才与谢,男女商量拟分钱。[13]472
例(26)中“分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见言语动词“商量”在唐五代时期已在民间口语中使用。张美兰等指出言语动词“商量”已成为宋元时期的主导词,到了近代汉语后期(4)王力先生以语法为标准,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3世纪(商、周、秦,汉)为上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六朝、唐、南宋前半)为中古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汉语;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至今为现代汉语。详见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35页。尤其是清代,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务交换意见义成为了其常用义[14]。例如:
(27)我要盖一座书房,木匠你来咱商量。[15]329
2.“讨论”语义的演变
“讨论”最早出现的是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义,参与者为单个人,对象为经籍。例如:
(28)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6]959
到了隋唐时期,发展出两个人、多个人研究经籍并加以评论,这一变化促使“讨论”由研究并加以评论义发展成为注重交流观点、发表评论这一过程的言语动词。例如:
(29)五礼仪注,贞观、显庆两度所修,前后颇有不同,其中或未折衷。望与学士等更讨论古今,删改行用。[17]818
例(29)中“与学士等”表明“讨论”的参与者为多人。
从唐代开始,在交流观点、发表评论义的基础上,“讨论”的搭配对象从经籍扩大至政事,发展出了针对政事进行研究、发表评论并作出决定义,也在这一意义上与言语动词“商量”发生了重叠。但这一时期“讨论”的主要搭配对象仍为经籍,宋之后跟政事搭配的用例才大量增加。例如:
(30)是时中外咸以为不可,上谓左右曰:“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自是所司结奏,捕蝗十分去四。[18]56
(31)贾奏云:“端平荆、襄之失,继以诸郡,是时皆不曾降诏,惟开庆有之,今幸未至此,更容臣讨论以闻。”[19]311
到了近代汉语后期尤其是清代,言语动词“讨论”的搭配对象进一步扩大,除经籍、政事外,一些相对专业、非日常的事件也可以出现,就某事交换意见成为常用义。例如:
(32)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20]770
以上列举文献的种种词义,按产生时代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如图1、图2所示:
图1 “商量”词义历史演变过程图
图2 “讨论”词义历史演变过程图
1.相同的语义特征的成因
“商量”自唐代开始产生了交换意见义。“讨论”在隋唐时期,也发展成为重在交换意见的言语动词。二者具备的[+交流观点]这一相同语义特征使它们在历史上经常发生替换。现代汉语中“商量”和“讨论”就某事交换意见这一相同语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词汇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2.不同的语义特征的成因
语义特征的不同与意义的历时发展有关。对于“商量”重视过程还是结果,前人曾有讨论。闫从发经考察认为,古汉语中的“商量”注重本身及结果,而现代汉语中的“商量”只偏重行为本身[4]188。张美兰等认为,就动作对象而言,“商量”强调交换意见这一行为本身,“商议”则有目的,既强调行为也注重结果[7]100。已有的研究并未解决所有问题。例如,闫从发并没有针对“商量”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进行考察[4];张美兰等则是在对比“商量”和“商议”中作出这一判断,且并未在文中详细论证[7]。笔者认为,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中的“商量”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但相比而言,“商量”更注重结果,“讨论”更注重过程。从历时发展过程来看,“商量”的宾语从“政事”发展为“日常琐事”,都是为了达到参与者满意的决策结果,因而“商量”具备[+决定][+主观]的语义特征;而“讨论”的搭配对象主要是“经籍、义理”,且这一义项一直沿用至今。尽管后来从“就政事交换意见”发展出了“就某事交换意见”等义,其搭配对象也并非寻常琐事,而通常是需要经历一番探讨才能得出结论、做出决策的事,使用“讨论”更能凸显该事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体现了“讨论”更侧重过程而非结果,具有[-决定][+客观]的语义特征。
1.语体不同
到了近代汉语后期,“商量”和“讨论”的常用义都是就某事交换意见。但“商量”的搭配对象多为日常琐事,故多用于日常口语,偏“俚俗体”[21];而“讨论”的搭配对象较为正式或专业,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偏“平正体”[21]。这一语体差别一直保持到现代汉语中。
2.搭配对象不同
“商量”和“讨论”在隋唐以前分属不同的语义场;隋唐时期二者语义发生变化,进入言语动词这一共同语义场。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属一个语义场的词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同是言语动词的“商量”和“讨论”在语义场中发生了指称功能的分化。“商量”在使用中失去了原本具有的表针对政治事件交换意见义的功能,与日常琐事相搭配。而“讨论”在隋唐时期发展出了就某事交换意见义,且其搭配对象为经籍等,使用时相对正式,能够填补对政事交换意见这一意义表达形式的空白,因而“讨论”从宋代起产生了针对政治事件交换意见义,后又发展出了就重要事件交换意见义。到了近代汉语后期尤其是清代,“商量”和“讨论”都可以表就某事交换意见,但“讨论”的搭配对象是相对专业且非日常的政事、事件或义理、经籍等,而“商量”更广泛应用于日常琐事。由此可见,词汇是一个系统,语义场中一个词的变化会对其他词语产生影响。
“商量”和“讨论”共有的基本义是就某事交换意见,因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看作是同义词,但是将二者都解释为交换意见,不利于汉语学习和教学研究。语义层面上来看,“商量”是就某事交流观点、深化认识后,做出双方都满意的决策;“讨论”则是针对某一问题交换意见、交流观点,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商量”具有[+交流观点][+交互性][+决定][+主观][-客观]等语义特征,“讨论”具有[+交流观点][±交互性][-决定][-主观][+客观]等语义特征。语用层面上来看,“商量”较为日常,多用于非正式场合,与日常琐事相搭配;“讨论”较为专业,多用于正式场合,与重要事件搭配。从历时层面上来看,每个词都有它的发展历史,从“商量”和“讨论”的词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词汇具有系统性,其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语义和语用异同有着其历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