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康康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近年来,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官方微博的屡见不鲜,从语言学语篇分析方面探析的也在逐步增加。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从最初的批评语言学发展到对话语的分析,主要通过分析语言来揭示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权力关系。CDA认为社会机制下生成特定的语言和言语表述,反过来,言语也对构建社会文化及其意识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语言组织是抽象的。语言并非一种客观透明的交际媒介,它对社会过程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其特点取决于社会结构,但话语又反过来影响构建社会现实。[1]传统上结合文体学来分析言语文本的方法忽略了社会文化的语境,无法体现语言的社会功能。语篇体裁和语言选择与语言的使用语域紧密相关,语篇的组织结构、语场、语旨和语式都服从于语篇的社会目的。[2]
Ho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从具体的音、词、小句、短语等入手探究其中的语旨等的作用。正视语言的社会属性后,话语分析逐渐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比如语言哲学、认知学、语料库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来综合分析语篇。Fairclough、VanDjik、Chilton都强调知识、情感记忆等因素和认知活动构成的认知状态在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以及语篇之间的中介作用。这种中介观促使批评语篇分析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语篇在原型范畴、概念隐喻、意象图式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分析这些特征来解释语篇的社会意义。Chilton[3]借助“认知空间”来分析语篇,强调语篇触发受众对事物的认知,同时该认知能力又对语篇的识解力产生影响,双向的影响使得语篇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构产生作用。田海龙[4]借鉴国外研究方法拓展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篇研究,在语篇参与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关系上有了新路径。辛斌就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进行梳理并试图探讨发展方向;廖迅乔[5]基于认知语言学发表的关于《人民日报》社论的批评语篇分析强调了社会文化语境下意向性对主体概念及社会现实构成的作为空间,把语篇的功能性拓展到社会的实践性层面。
随着语言学科的发展,结合语篇分析方法来探析微博言语使用产生的社会功能性问题成为可能,本文借鉴该领域前人的话步分析方法,为语篇分析的社会实践性寻求更多可能。
政府微博是电子政务新的发展形式。近年来,国内各级政府机构纷纷进行语篇分析,更助于增加政府微博的关注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亲和力,有利于传递正确意识形态和积极的舆论导向,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营建和谐社会。
本文选取5月1日至5月23日,就魏则西事件发布信息并评论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及其附带长文的23篇语篇为语料。《人民日报》针对此次事件的微博中,按语篇小句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事物型,发布客观事实或公布政府对事件处理进展的情况,公布事件处理结果等公告类微博语篇;另一类是主客观结合的混合型,对事件进行相对客观描述并带有主观评价,属于评论探讨类微博语篇。这两类在语篇呈现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异,两类语篇在舆论周期交替发布,分别发挥不同的语篇社会功能。本文着重分析客观事物型语篇的言语表征及其作用,以期通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官方微博的舆论引导意向性,从而探索政府官方微博和谐话语环境的营建之路。
Wodak指出,话语是一种复杂的、同时或相继发生联系的一连串语言行为。[6]宏观上,我们把客观事物型语篇依据 swales[7]提出的“话步结构(move structure)”分析法,归并为四种话步,分别呈现了实指指称叠加的国家相关部门、机构组成动向、热词的再现及事件处理结果。“话步”最初是界定语体特征的一个概念,也用来分析一种语体的整体结构。“话步”结构代表一个文本的信息结构。
魏则西事件中客观事物型官方微博语篇中的“话步”(见表1):
话步1:国家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
话步2:调查组构成动向
话步3:魏则西事件受到社会关注
话步4:调查组处理结果
表1 客观事物型官方微博语篇话步分布
从表1话步分类可见,官微的语言表征呈现出话步引导舆论意向的需求。话步1及话步2调查组的构成随事件进展不断叠加升级,传递政府积极跟进事态发展的动向,展示出政府的执行力;话步2从直接相关的国家网信办、工商总局、国家卫计委到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局再升级到中央军委、纪委向各战区派驻纪检组,一方面显示出治理的决心和力度,另一方面也树立了政府威信和对问责纠错的公开公正的负责态度;话步3敏感性热词“魏则西”在事件开始反复出现在客观事物型语篇中,表明政府正视问题的态度,同时也利于让大众对政府如何处理事件进行监督。舆论后期,话步1、2、3减少到消失,话步4增加符合大众对调查结果知情的诉求,其中话步1、2的减少表明事件调查趋于稳定;话步3的消失说明官方微博认为过热的舆论并不利于事件的处理反而激化矛盾,官方微博显示出平息事态和消解舆情的意向诉求;话步4中调查组处理结果随事件进展逐一公布,且在5月9日连发4条,从医疗、企业、政府等各层面及时公开,小句均为简短有力的主动句,不仅捍卫了政府的公信力,也让大众获得监督权、知情权,感受政府处事的效率与公平公正的原则。结构的变化暗示选择这种意识形态,突出有利于自己的论点和淡化其他论点都可以用来操纵受众。[8]由此可见,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型微博语篇对话步的主动选择与删除可以实现一定的对信息传递的调控,政府控制信息也表明控制言语主动权以更好地调控舆情。
本文通过事件中发布的相关微博的评论数为基准并参考《中国舆情指数报告》[9],绘制当日舆情峰值的曲线(见图1)。通过图1中舆情分析对比可知,5月2日17∶00达到高峰值后,5月2日17∶55增加话步后回落,5月3日5∶00在舆论最高峰值后,分别于5月4日、5月5日增加话步4发布处理结果,舆情持续回落,直至5月9日连续4条微博公布核心问题处理结果,舆情得到消解。其峰值与话步3减少,话步4增加后的微博评论数回落相吻合,说明话步的调控对舆情的消解有相关性。因此,官方语篇话步可以寓官方意向性于话步中,同时话步的聚散与离合对调控舆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图1 魏则西事件舆情与话步增减关系曲线对比图
此外,话步是有效的话语环境和谐化手段之一。在舆论峰值时,强有力的话语压制容易适得其反,利用增加话步频次间接赢回话语权更行之有效。政府官方微博营建和谐话语环境,避免话步的高频次增加给人以间接的强势话语压制感,而是使用小句,语言的压制性没有实指指称及祈使句那么明显,群体的受压迫感减少,而与此同时政府话语主导权并没有减弱。话步的推进、叠加、增减、聚合和离散均利于政府发布权威信息、调控舆情时传递主观意向。
研究发现不论是官方微博对话步引导舆论的意向诉求,还是用话步消解舆情,获得大众认同,最终都是官方意向传播的语言途径,也为微博营建和谐的话语铺路。本文经研究发现:
(1)语篇中话步的增加和删减的小句均与舆情的峰值减弱相契合,其聚合与离散不仅可以传递意向也可以辅助引导调控舆论。
(2)客观事物型语篇可有效传递不同意向,且发布频次增多可增强话语压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