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020-07-16 09:17黄硕冯俊芳
海南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黄硕,冯俊芳

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941

偏瘫一般是由于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大脑神经功能持续性的受损,偏瘫患者较易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达80%以上,并且预后较差,恢复较困难,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才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成为广大康复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我院近年来采取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偏瘫患者,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中冶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偏瘫患者42例。纳入标准:①经脑部CT或者脑MRI确诊者;②认知功能较好,生命体征平稳者;③治疗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影响上肢功能锻炼的疾病者;②患有癫痫等脑部其他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39~72岁,平均(50.12±10.11)岁;病程1~5个月,平均(3.18±1.23)个月;脑梗死13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8~71岁,平均(49.87±10.09)岁;病程1~5个月,平均(3.19±1.28)个月;脑梗死14例,脑出血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晓本研究方案,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上肢功能的客观情况给予针对性康复措施,着重达到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精细及整体活动的治疗目标。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部抓握训练;磨砂板、系扣子、拧螺丝、挑豆子等训练;每周5次,每次30 min,共治疗4周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上肢机器人康复训练系统(ReoGo)辅助康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含有六种运动轨迹,每种轨迹均有多点触发、被动运动、单点触发、主动控制以及连续运动等难度不同的训练模式,可以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阻力、运动速度及活动范围等参数,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关节的主被动活动程度及动作的平滑程度评估其运动能力,有计划的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运动模式,提高患者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其脑神经及上肢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时运用相关量表评价疗效。(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主要包括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如厕等十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呈正相关[3]。(2)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主要包括感觉活动度、平衡、疼痛、感觉和肢体运动等五项,分数与患者的运动功能呈正相关[4]。(3)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包括五种训练模式,训练难度按照简单到复杂依次记为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对应的活动范围递增10%记为2分,三种阻力记为2分、4分和6分,将三者的分数相加即为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分数越高,患者所能完成的任务越难[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1 21治疗前40.65±24.90 39.68±30.02 0.11 0.91治疗2周52.41±23.66 44.65±29.68 0.94 0.35治疗4周70.12±21.63 53.12±28.94 2.16 0.04

2.2 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1 21治疗前13.54±13.43 16.21±12.34 0.65 0.52治疗2周26.78±16.67 25.43±13.59 0.29 0.78治疗4周44.41±17.28 34.08±13.44 2.16 0.04

2.3 两组患者的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1 21治疗前24.62±9.69 25.74±11.52 0.34 0.74治疗2周31.88±8.41 29.93±11.08 0.64 0.52治疗4周42.10±7.44 33.08±11.36 3.04 0.000 1

3 讨论

上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担负着重要角色,上肢功能受损后,恢复需要的时间较长、难度较大,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6]。目前,临床治疗上多采用常规康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医针灸疗法及运动疗法等,但是存在趣味性不足、治疗时间长等缺点,加重医疗人员负担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8]。机器人应用到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领域,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康复效率,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弥补传统常规康复手段的不足[8]。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4周有效的康复锻炼,不同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采取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有助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偏瘫后上肢功能的逐渐恢复是脑神经在相应功能区域的重建,借助不断的重复性的训练与学习,使部分功能得到持续的强化与巩固[9-11]。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各种不同训练手法的运用和简单的康复训练器械的辅助,此过程中患者一般处于被动状态,同时枯燥的训练也让患者感到无趣,治疗师的手法和经验也存在着差距,这些因素使得患者无法长时间的坚持训练,影响训练效果[12-13]。研究表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经过4周的康复锻炼后,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采取传统的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长期的治疗效果较差,经过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取得持续的良好的训练效果[14-15]。上肢康复机器人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现实训练结合起来,增大关节活动度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一种娱乐的治疗方式,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治疗当中;通过带有患者运动轨迹的视觉反馈重复性强化训练,增强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加速脑功能的重建;可以提供更长的持续治疗时间,增加上肢关节的耐力肌力以及活动力量等[16-17]。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记录患者康复训练的数据,有助于客观及时有效的评估患者恢复状况,并根据情况的不同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患者的长期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8-19]。

综上所述,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作为医学与科技的发展产物,已成为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对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有助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节约医疗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