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探讨

2020-07-15 02:12朱剑华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朱剑华

(粤北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发病率高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疾病发作较急且发展较快,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结石会堵塞胆囊管,使胆汁淤滞于胆囊内引起细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1]。目前该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慢,预后效果差。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且获得较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疗效较好[2]。基于此,本文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38例)和腹腔镜组(39例)。参照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1.62±4.95)岁;病程在2~8 d,平均(5.16±1.32)d。腹腔镜组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3~65岁,平均(61.60±4.77)岁;病程1~9 d,平均(5.03±1.44)d。两组基线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比研究成立。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右上腹压痛或者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B超检查证实胆囊壁厚且肿大,有结石[3];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完成意愿书签署。排除标准:有腹部手术史;合并严重肝肾损伤疾病;精神异常或者意识模糊患者;合并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1.2方法: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实施气管插管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后取仰卧位,与其腹直肌做10 cm切口,逐层剥离肌肉脂肪,打开腹腔,充分暴露术野后以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放置引流管并确保引流管畅通。

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建立气腹,压力控制在13~15 mm Hg(1 mm Hg=0.133 3 kPa)之间,于脐上缘作切口,穿刺10 mm Trocar为观察孔,剑突下20 mm处穿刺10 mm Trocar为操作孔,另于肋缘和右锁骨中线交汇处右下方20 mm处穿刺5 mmTrocar,分离后部腹膜,前腹膜打开后切断胆囊管并结扎胆囊动脉,操作完成后沿着胆囊管分离支胆囊壶腹部,切除胆囊。

1.3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十二指肠瘘、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情况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进食时间(h)活动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肛门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参照组3871.20±5.0247.88±7.0846.21±8.8726.02±6.6641.16±9.6011.18±2.12腹腔镜组3955.21±4.1233.92±8.1128.37±4.7814.69±5.9026.45±5.326.85±1.95t值15.2968.03811.0267.9218.3459.332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参照组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2例,腹腔感染患者3例,十二指肠瘘患者3例,急性胆管炎患者2例,总发生率为26.32%。腹腔镜组患者中,即出现腹腔感染和十二指肠瘘患者各1例,总发生率为5.13%。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P=0.010)。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典型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和发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右上腹持续性压痛,是常见的急腹症。该疾病患者胆囊壁炎性细胞浸润严重,会表现出炎性反应症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有研究显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后及时就诊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救治措施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改善预后效果[4]。传统开腹手术可降低胆囊张力并有效摘除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但术后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康复效果[5]。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成为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方式。

本研究对7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可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和正常活动,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避免对胃肠道和胆囊周围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保护胃肠道功能,术后可促进患者早期进食,确保营养供应充足,改善预后效果。研究显示,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参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更高,预后效果更好。开腹手术的创口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发生感染,而腹腔镜手术可避免皮下组织与切口直接接触,有效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另外,通过腹腔镜观察胆囊以及周围组织,对局部积血采取有效清除措施,防止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明显,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