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CT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

2020-07-15 02:12李顺长麦游波屈国标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脑萎缩脑部脑室

李顺长,麦游波,屈国标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特检科,广东 江门 5293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情感与思维出现问题的疾病,临床上表现复杂多变,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尚无绝对的诊断方法[1]。临床医师大多根据病例精神症状与病程进展规律进行诊断。人类脑部由透明隔腔分隔为两个脑半球,既往认为其并无任何其他功能,但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脑部透明隔腔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关[2-3]。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主要是指那些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该类患者病程长,疾病痊愈率极低,难以有效治疗,复发率居高不下。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脑器质性改变,本研究采用脑部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0例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在基线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资料健全者;②无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者;③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有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标准诊断[4-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使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超过2个月),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排除标准:①脑器质性疾病与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②年龄>60岁者;③中途退出/转院者或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80,例(%)]

组别男/女(例)年龄(x±s,岁)有家族病史[例(%)]器质性脑病病史[例(%)]病程(x±s,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58/2247.56±4.7115(18.75)17(21.25)6.57±0.67普通精神分裂症55/2547.63±4.6214(17.50)18(22.50)6.63±0.72χ2/t值0.2710.0950.04210.0370.546P值0.6030.9250.83740.8480.586

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颅CT检查,采用深圳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公司的NeuVizDual(L)型CT机,扫描过程中基底线为耳框线,层厚0.5 cm,自上进行连续性扫描,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颅骨解剖结构、脑池、脑室、脑沟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若患者无法配合检查,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后实施CT扫描。扫描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阅片,若双方意见不统一,则与科室主任进行讨论,获得最终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①对比研究对象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评分通过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患者进行相关精神分裂症状进行评分[6],标准分>60分判定为阳性,即存在严重的人格分裂。②对比研究对象的CT检查颅脑异常检出情况,包括皮质异常、髓质异常、小脑萎缩、侧脑室异常等。弥散性脑萎缩判断标准[7]:①脑沟、脑池幅度较小会表现正常,脑髓质型脑萎缩以脑室增大;②CT结果显示脑池、脑沟以及脑室均增大;③以脑池、脑沟扩大为主要变化。④对比研究对象透明隔腔检出情况。

2 结果

2.1对比研究对象精神症状MMPI评分:在各项MMPI评分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比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高,且普遍>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社会内向评分轻躁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偏执病态人格癔症抑郁疑病难治性精神分裂症8063.24±6.3362.13±6.2262.63±6.4165.47±6.1163.45±6.9864.09±6.3364.75±6.4765.79±6.0564.63±6.77普通精神分裂症8055.19±5.3954.47±5.6556.13±5.4754.78±5.9355.51±5.0654.76±5.1855.88±5.2156.13±5.3456.35±5.57t值8.6608.1536.89911.23058.58710.2039.55110.7078.448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影像学图像: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部分脑皮质灰质减少,尤其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最为严重,脑池、脑沟以及脑室均增大。对比不同研究对象的颅脑CT检查表现可见,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皮质异常61.25%、侧脑室异常13.75%、小脑萎缩21.25%、髓质异常37.50%、透明隔腔检出率3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0%、2.50%、3.75%、20.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1~图3。

图1 健康人群

图2 精神分裂症

图3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表3 对比不同研究对象的颅脑CT检查表现[n=80,例(%)]

组别例数皮质异常侧脑室异常小脑萎缩髓质异常检出透明隔腔难治性精神分裂症8049(61.25)11(13.75)17(21.25)30(37.50)31(38.75)普通精神分裂症8026(32.50)2(2.50)3(3.75)16(20.00)13(16.25)χ2值21.0005.66911.2005.98010.157P值0.0000.0170.0010.0150.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情严重且治疗难度较大,复发率较高,患者一般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以及知觉障碍,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8-9]。

运用脑部CT研究精神分裂症最早在国外进行,大量权威研究机构均认为精神分裂症的脑部解剖机构以及神经结构出现一定的异常,主要对脑池、脑室、脑沟变化的观察结合患者精神分裂患者具体症状进行研究[10-11]。精神疾病颅脑CT检查中所出现各种各样的形态学改变,临床利用脑部CT对患者脑部情况进行了解。透明隔属于人体大脑内的一个薄膜,由神经纤维、灰质细胞组成,位于两侧脑室间,并且构成其内侧壁,直达室间孔,并分隔两边脑室[12-13]。通常透明隔的长度约15~25 cm,与双侧脑室、室间孔以及第三脑室是相通的[14]。在胚胎发育到11周时,人体端脑开始发育,而端脑两侧脑泡腔则慢慢形成透明隔。随着医疗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透明隔腔的出现与发展进行了更深的研究。若透明隔的两个纤维板层未有效融合,便会慢慢形成透明隔腔,因透明隔与边缘系统均由相同胚胎起源而来,因此透明隔发育不正常、不健全都说明脑部发育不健全情况更广泛[15]。本次研究中,在各项MMPI评分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比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高,且普遍>60分,通过头颅CT检查可发现透明隔腔,透明隔腔通常在CT横断位上,位于人脑的第5、6脑室,经CT检查显示,透明隔腔宽度均>10 mm,最宽处达到15 mm以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透明隔腔检出率可达38.75%,显著高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6.2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检出率显著更高,脑部透明隔腔的出现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因素。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本研究发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率较高,很多患者均存在脑萎缩表现。从脑萎缩类型来看,皮质型比髓质型多,且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不难看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结构可能存在严重器质性异常表现,皮质型脑萎缩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种类最多的一种,结合影像学图像可发现,脑池、脑沟扩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脑部CT扫描发现,透明隔腔检出率高,超过半数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脑萎缩现象,皮质型比髓质型多,提示脑萎缩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紧密的联系。

猜你喜欢
脑萎缩脑部脑室
如何预防脑萎缩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