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政通借助在全国城市管理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为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平台的落地实践奠定了基础。
时下垃圾分类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通知还要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提出采取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方式、设置环境友好型的分类收集站点、分类运输环节防止“先分后混”、加快提高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处理能力、强化督促指导等各层面建设内容。
提到垃圾分类,“上海模式”无疑是全国考察学习的样板。2019年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通过公开选聘方式,组建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队伍,并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上海模式”的关键在于定时定点投放、投放开袋检查、强化督导考核。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垃圾分类督导考核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上海闵行区对垃圾分类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镇网格化平台,并由镇网格化中心派至相关居村网格进行整改处置,同时对未及时整改和重复上报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针对撤桶并点情况、容器配置、两网融合等检查项目不合格的责任网格,镇网格化中心以周报形式进行通报。
除了上海模式,全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也很多。如郑州中原区70%的小区采用市场化公司负责垃圾分类运营,目前共有十多家环卫企业参与提供垃圾分类运营服务。市场化公司负责提供垃圾分类的设施维护、收集和转运,同时负责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活动。对市场化运营模式来讲,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市场化公司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和细则,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现场检查考核,对街道进行排名,同时直接影响市场化公司的费用结算,因此总体上垃圾分类的运行效果较好。
根据通知要求,全国各城市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垃圾分类推广实施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2020年上半年,就有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宣布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多数城市普遍推行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的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各区采用撤桶撤站、人工值守等方式,加大宣传指导力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在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中还存在着市民参与度不高、垃圾分类氛围不足、“前分后混”、无法准确垃圾计量、中间转运和末端处置监管手段不足等诸多问题,总体上垃圾分类成效还不太理想。因此,建立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平台,对投放、收集、转运、处置等每个环节都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确保垃圾分类落地有成效。
数字政通借助公司全国近七千人的信息采集队伍,可提供针对垃圾分类运营的第三方督导检查服务。根据各地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和模式,通过垃圾分类督导检查App,针对小区、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事项如分拣员、指导员、宣传员配置上岗情况,分类投放容器、站点设置运行情况,各类垃圾(厨余垃圾、再生资源、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建筑垃圾)规范管理情况,收集车辆和运输情况等等。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直接上报,通过案件协同处置平台生成整改任务单进行派遣处置,并根据处置反馈情况计算考核成绩。系统可自动生成运营公司、小区、街道、区(县)的月度、季度、年度和专项考核结果。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在徐州市、青岛城阳区、莱阳市等城市提供垃圾分类第三方督导检查服务。
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平台
针对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地市垃圾分类的现状,提供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综合解决方案。首先,摸清垃圾分类有关的小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分类设施、收运车辆、终端处置等基础数据情况,为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借助市场化运营、积分兑换、宣传活动等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同时为主管部门提供基于网格化模式的常态化监督考核系统,通过强化考核促进管理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最后,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预判,同时实现从垃圾产生、转运到处置的过程可追溯。
系统通过获取垃圾分类投放的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建立分类小区、居民信息、设备信息、垃圾投放量、兑换积分等综合数据库,为垃圾分类的成果分析、减量化目标评价甚至后续的计量收费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车载GPS设备,系统对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进行全程定位追踪管理,可对每辆车的历史轨迹进行追溯,结合转运车辆的运输路线与实际轨迹对比,可发现偏离路线、违规倾倒等问题。通过转运站的称重系统,可以汇总计算各个小区的垃圾收集的重量。通过视频监控及识别技术可以发现未及时收集、垃圾桶满溢、收集点不洁等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发现。同时,在恶劣天气、重大活动等应急情况下,管理人员可借助平台快速完成车辆和人员的应急调度。
通过垃圾中转站的进站地磅设备和视频监控,识别进入垃圾中转站的车牌号、垃圾类型、垃圾重量,形成中转站进站记录报表和计量统计报表,做到垃圾分类存放、车辆进出可查。通过中转站内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对中转站内的臭气值、温湿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避免中转站异味导致周边居民的投诉。通过中转站作业场地的视频监控设备,对中转站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对于各种垃圾终端处置厂(场),如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餐厨垃圾处置厂等,根据垃圾处理工艺和管理要求,通过进厂地磅设备、运行工况数据对接、视频监控、环境指标监测等实现对终端处置场的进厂垃圾计量、运行工况和污染排放、产出物等进行实时监管和全面掌握。
垃圾分类一张图从宏观上展示各分类小区、分类人员、分类车辆、分类设施、垃圾占比、垃圾量等所有垃圾分类的总体概况。对垃圾分类物联网监测报警的各种异常信息,结合业务模型进行预警预判和派遣处置。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报表,总体掌握各运营公司、小区的垃圾收集情况,通过垃圾量的对比发现异常变化。通过对街道的垃圾分类考核排名通报,有效督促垃圾分类开展效果。
建设基础数据与各环节业务运行数据相结合、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相结合、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预警预判和源头治理。同时系统提供围绕垃圾分类监管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如通过投放称重、收运称重、进入处置场称重,分析可能存在的垃圾转运中的跑冒滴漏和违规倾倒现象;通过车载GPS和车辆进出场识别,可推算生活垃圾的流向,强化垃圾分类运输处置,从而全面掌握各类垃圾的产生、流向和处置,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数字政通借助在全国城市管理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为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平台的落地实践奠定了基础。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平台依托公司新一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中台,实现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各环节的精细化、智慧化监管。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全国近七千人的信息采集队伍,提供针对垃圾分类的第三方督导检查服务。“全覆盖检查”“全过程监管”的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助推垃圾分类监管务实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