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彦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002)
静脉注射属于常见的快速给药手段。尤其为小儿患者,急诊时更成为常用方式。静脉注射技术要求严格,保证输液顺畅,防止药物外渗,轻则局部肿胀、疼痛,严重导致组织坏死[1]。小儿血管细小,忍受力差,同时活泼好动,不接受治疗,极易发生输液渗漏的情况,降低临床效果。所以,抽取静脉注射患儿进行探讨,采取预见性护理,整理如下。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静脉注射的患儿,年龄6月~8岁,平均(4.36±1.07)。输注时间均超过1h。随机分组,实验组男40例,女36例;对照组男41例,女35例。通过对比所有患儿的年龄、性别、穿刺部位等,差异不大,(P>0.05)。
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实验组开展预见性护理,主要如下:
1.2.1 患儿方面
护士应该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通过语言,动作等转移患儿的集中力。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给予护鼓励,提高治疗的勇气。电视调至儿童动画节目,放置漫画书,尽可能的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关注,有利于输液的顺利实施[2]。
1.2.2 家属方面
输液室张贴输液常识、禁忌事项等宣传图片。护士主动和家属交流,掌握患儿的心理特征,讲解有关输液的禁忌事项,家长掌握正确抱持婴幼儿的方法,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家属观察输液速度,保证穿刺位置的固定,防止渗漏。
1.2.3 护士方面
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意识的培训,邀请儿科专家介绍穿刺方法与风险度,增强护士的技术能力以及预防风险的能力。对于输液渗漏,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给予讲解,以及常见渗漏风险与预防方法,由穿刺技术能力强的护士进行“传、帮、带”,禁忌多次试探,破坏血管[2]。护士采取合适的静脉穿刺,若药液渗漏,在远端再做穿刺。避免针头滑出输液渗漏,用小夹板固定,松紧应适宜。每10min观察1次,观察患儿的输液反应,安抚躁动、哭闹的患儿。若输液时间大于3d,采用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
1.2.4 维持药物的恒定温度
20%甘露醇属于一种高渗性利尿脱水测,依靠高浓度快速进入人体,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在低温条件下,20%甘露醇药物内存在很多结晶物质。35℃时微粒降低到最少。因此,输前,加热药物彻底溶解,没有结晶,保持室内温度。溶液结晶微粒会进入血管形成血栓,组织缺氧而出现水肿与炎症[3]。
1.2.5 调节静脉速度
速度要慢,边推边抽回血,监测皮肤的情况,如果出现发红须降低速度,若无法减轻,结束推药,如果发生苍白及时结束,进行药物封闭。
自制患者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对护士业务考核的核心是输液病人的投诉量以及满意程度。
选择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输液的渗漏现象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详见于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1)患儿因素:小儿因为哭闹,不配合,血管细小,穿刺失败或活动度较大,使输液针移位,造成外渗;在输液时,小儿好动,牵拉输液位置的针体,难于固定,导致外渗,如果无法及时监测、有效解决,诱发诸多并发症。
(2)药物因素: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毒性具有联系。
(3)物理因素: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穿刺对血管的破坏,有无正确使用输液工具等。
(4)血管因素:小儿的血管短、细小、不够显露;或出现休克及病情变化时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灌注缺乏,血管通透性增强,进而药液外渗。
(5)护理人员因素:静脉穿刺时选择较细、不易固定的血管。穿刺技术不熟练,工作量沉重,未能及时巡视病房与穿刺部位,液体外漏后没有立即发现。
(6)固定因素:穿刺后固定不妥善,轻微活动针头脱离;穿刺后,因小儿活泼好动,多次缠绕胶布,覆盖遮挡穿刺点,难以监测,使液体渗漏后无法及时发现。静脉注射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措施,风险性较大,安全有效的静脉注射,可以改善疼痛,挽救生命,促进疾病尽早恢复[5]。
在静脉注射过程中,为了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采取恰当的血管,调整输液速度,加强观察与健康教育等均属于防止输液外渗的重要方法。外渗后,立即给予治疗,可以避免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保证护理安全,有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综上所述,对于静脉注射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