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梅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确保高等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通过经济扶贫达到精神扶志的效果,高校必须在资助过程中融入精神扶志、技能扶智元素,将经济扶贫与智志双扶相结合,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经济扶贫;精神扶志;技能扶智;智志双扶
我国在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已逐步形成了“奖、助、贷、勤、免、补、减”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是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与之相适应党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也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目标。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不断加大,资助的幅度将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
但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下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部分贫困生出现了依赖思想,一味地“等、靠、要”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经济状况;对于国家给予的无偿资助,常常据“理”力争,因此这批学生除了经济上贫困外,在精神上也出现了贫困,成为了“双贫困生”。这部分受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要求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成长成才平台和路径。
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现状及受资助状况,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师生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选取重庆市高职院校,民办和公办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及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理论与实践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通过面谈、电话访谈、网络通信等方式,对学生管理人员、部分贫困生和其他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不同群体对学生资助、“志智双扶”的看法。选取部分受助贫困生,对“志智双扶”实施效果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抽取的225名学生的访谈结果来看,122名学生贫困类型属于“其他”,20名学生贫困类型属于“低保户”,41名学生贫困类型为“建档立卡”,8名学生贫困类型属于“父母离异”,剩余学生的贫困类型都有两种以上。而从学生对国家贫困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非常清楚”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有26名和17名,剩余学生都是“一般清楚”。
再来看学生的生活费来源,88名学生完全是父母给予,15名学生的生活费是完全没有父母给予的,剩余学生的生活费渠道有父母给予和自己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关于他们是否在意他人眼光,51名学生表示完全不会,25名学生经常会在意他人眼光,剩余149名学生只是偶尔会在意。
那么被资助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呢?有150名学生表示“会用更多时间去在学术上是自己丰裕”,5名学生“会在外貌、穿着上有更高的追求”,7名学生会用更多时间去在学术上使自己丰裕的同时,追求更好的外貌、穿着,剩余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因为贫困而感到自卑。这些被资助的学生在接受资助后是否会更加自信呢?通过访谈结果了解到,68名学生“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帮助自己的人”,26名学生表示“有多一点钱可以改善生活”,有3名学生觉得与其他人相比会有接受资助后的优越感。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访谈结果和当前贫困生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他们自卑、焦虑,乐群性差,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病变。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无法精准认定贫困学生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格申请流程,一般首先是学生自主提交申请文书和证明个人家庭贫困的材料等,再由学校贫困生认定小组对该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对贫困生提供相应资助。但是,由于部分贫困生因为自卑感会主动放弃申请助学资格、贫困学生贫困程度无法准确判断或者部分学生故意隐瞒家庭情况,因此贫困生的身份认定不够真实客观,由此造成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而一些“富裕生”却顶着“贫困生”的头街享受着不应属于他的“待遇”。
(二)高校奖学金受奖覆盖面较窄
高校奖学金主要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贫困生因为身心的双重压力,很难达到学习优秀的程度,故获奖人数较少。
(三)帮扶范围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贫困学生精准帮扶的范围,是在“奖、助、勤、补、减”等途径来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扶贫,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只要家庭经济困难都能获得国家无偿经济资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和“等、靠、要”的心态,但是没有重视起这些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及其心理健康问题。虽然贫困学生可以利用国家资助政策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完成学业,但是重物质轻精神的资助方式,会造成贫困生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这些情况,是因为贫困生无视国家扶贫政策的内涵,学校管理者忽视了贫困生在生活中的状态,没有起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扶贫不应该只局限于金钱的补助,更多的是精神层次的关心与管理。
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体系
完善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体系是为了避免在贫困大学生自主申请奖学金或贫困补助金时出现纰漏,辅导员、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到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困难程度,还要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的收入是否能够支持大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此外还要通过校园大数据,了解学生平时在学校里消费水平,要深入同学,了解同班同学对该学生的综合评价,结合贫困生家访,来综合判断该学生是否能够成为被认定為贫困生。同时,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进行大数据联网,如果发现该学生并非困难家庭,属于伪造贫困证明骗取贫困生资助金,应该对该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保障国家用于贫困资助的奖学金可以颁发给真正需要的贫困大学生。
(二)搭建有利于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育人平台
经济困难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经济的匮乏、相对落后的文化和教育使他们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来到大学校园后,由于地理、文化环境的改变,大部分的经济困难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挑战,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文素养和自身的技能暴露出短板,因此,除了经济资助外,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领导力”“人际沟通能力”“技能”等能力的培训;其中技能培训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前提,而辅导员则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视自身优势与短板,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与此同时,学校可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基地,为需要帮扶的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受助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帮扶,为受助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并进行重点推荐。
(三)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经济水平、文化和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人格缺乏充分发展和完善。进入大学校园后,要承受学习、经济、人际、特长等各方面的同辈群体心理压力。同时,学校和社会上一些善意的资助因实施不当也会给经济困难生造成心理压力。
学校要在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经济支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建立特困生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调节情绪,改变不良认知,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加强宣泄心理教育,树立逆境成才的榜样激励他们。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应该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助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透过物质资助和精神帮扶的方式,育人往往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扶智”与“扶志”。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自我意识淡薄的受助学生,必须加以规训与鼓励,重在引导;而对于综合素质稍高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促其成长成才。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诗羽,李霞,陈红英.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志扶智”发展型资助体系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5-7.
[2]赵敏.政策扶贫教育扶志——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资助案例分析[J].新校园旬刊,2016(8):160-161.
[3]郭立新.高校發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8,004(014):92.
[4]王均涛,徐长亮,付璇.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思路探究[J].新西部,2019,469(6):148-149.
[5]麦嘉婷.由“扶贫”到“扶智”“扶志”的实践探索——基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过程的案例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58-59,76.
基金项目:重庆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与志智双扶综合育人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XJSK2018020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