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的实施与思考

2020-07-14 16:40江丽亚
文教资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艺术教育实施

江丽亚

摘    要: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等院校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然而,以往的应试型终结性考核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无法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目标。本文从“美术基础”课程着手,在多年考核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适合我校教育目标和课程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过程化考核,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过程性考核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过程性考核    实施    评价

我国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成果评价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多年来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成果评价具有单一性。因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教学成果评价方式都是教师通过学生作业给出的主观评价,源于艺术类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诸如素描、水彩、油画和国画等基础课程,学生平时以临摹和写生为主,教师最终只能以主观评价为主,往往考核成绩不够严谨、不客观,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师要积极探究艺术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实施策略,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方案,结合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艺术专业课程未来发展趋势,深入思考和合理构思艺术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案设计,增强高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

一、高校艺术类课程以往考核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做出有效的评估,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学习态度与情感、学习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是“一考定成绩”的应试型终结性考核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助长了大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才突击”的投机心理,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艺术类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创作中需要查找资料、构思、推敲、激发灵感等,以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真实水平的考察,不利于优秀作品的产生。终结性考核的成绩评定结果后滞,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艺术类课程绝大多数要进行练习实践,需要在练习实践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及时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专业技能和技巧,为今后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指导美术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成果考核由以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向过程性考核模式转变。这种过程性考核模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大力提高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容易“为考而考”,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助长“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投机心理,形成六十分万岁、蒙混过关的不良学风,挫伤平时刻苦用功同学的积极性。与之相比,过程性考核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手段,如笔试、手工、作品展示、画展参观、课程论文写作和理论基础知识笔试等,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绘画技能、理论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尤其在当前淘汰传统“水课”、建设“金课”的背景下,过程性考核模式改革是金课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金课建设以“两性一度”为基本目标,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建设的“高阶性”,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金课建设的“创新性”,不仅要求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全面革新,还要求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全面革新。金课建设的“挑战度”,要求增加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的难度,让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度。这要求我们对艺术类课程的课程內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

二、高校艺术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美术基础”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和儿童绘画的特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鉴于以往终结性考核模式的诸多弊端,并针对当前作为教学改革主流方向的金课建设的基本目标,我们对“美术基础”课程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教学内容模块化。我校“美术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无专业绘画基础的学生。该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将“美术基础”课程分为“美术基础一”和“美术基础二”两部分,通过基础造型和基础色彩两个阶段九个模块设计教学内容。“美术基础一”由平面形画、立体几何体写生、创意素描三个教学模块组成;“美术基础二”由简笔画、彩色铅笔画、油画棒绘画、儿童水粉画、儿童纸版画、中国画六个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划分,有助于制订过程性考核的具体方案。

2.考核方案制度化。艺术类课程的考核模式,一向是比较“主观的”,往往同课不同考,教师的自主性比较强。根据“美术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特点,我们制订了过程性考核的具体方案,方案中包括具体每一阶段性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要求,让考核客观公正,评价有据可依,避免不同教学班级相同课程的考核标准不统一而造成评价不公现象。同时,将学生的过程性绘画作品拍成照片,并按教学计划要求编排成电子文档,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检查提供备案。

3.教学成绩多元化。根据上面制订的过程性考核的具体方案,我们调整了成绩构成比例,考核评价由教学改革之前的期末终结性考核占70%,平时成绩占30%,改为模块实训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模块实训成绩由每个教学模块的分阶段成绩取平均而得,从作品创意、绘画技能展示、整体色彩搭配等方面,全面考核学生对绘画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幼儿园美术要求、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度和考勤两部分组成,对迟到和旷课的扣分做出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则给予适当的奖励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4.高校艺术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的效果评价。通过过程性考核模式改革,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式的全面考察,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学生用功在平时,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实现教与学的及时互动和教学相长。与教学改革之前的应试型期末考核相比,过程性考核的效果是令人鼓舞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应试型终结性考核模式重理论、轻实际,重形式、轻应用,重分数、轻技能,考前突击、考过就忘的投机之风得到根本改变。

三、对过程性考核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一些思考

1.艺术类课程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视野的拓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美术基础”课程主要限于模块化教学改革,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课堂,不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视野的拓宽和绘画灵感的激发。在今后教学改革中,我们拟充分利用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艺术展厅,观摩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带领学生到户外学习写生,激发他们的绘画创作灵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了解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拟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教学,让他们了解将来工作实际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针对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2.淘汰传统水课,建设以“两性一度”为目标的金课,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流。金课建设的“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我们要与时俱进地革新课程内容,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我们拟在模块化教学和过程性考核方案中增加灵活性和自由度,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充分开发潜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迫切要求我们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入金课建设中,在专业教学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持积极正确的价值引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能够从数不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挖掘和凝练出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敦煌壁画、秦始皇兵马俑、各种摩崖石刻等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以及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国画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塑造健全人格,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带领学生到户外,以画笔描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生动的事实坚定他们的制度自信,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而发奋努力的热情。

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内容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今后进一步改革的努力方向。它们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反映在过程性考核方案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结语

本文在对以往应试型终结性考核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艺术类课程的特点,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摸索出一套比较系统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过程性考核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过程性考核,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表明这套过程性考核方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實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良好的成效。基于当前全国高校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建设和“金课”建设为主线的大趋势,对“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性考核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提出了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戴晶晶.基于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以色彩写生课程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1):153-155.

[2]陈昊,胡果,李璇.学分制视域艺术类课程考核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151-153.

[3]曹国洪.艺术设计类课程展评制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62-164.

[4]董文澎,潘志群,曹权.本科教学过程化考核特征研究及系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54-155.

[5]朱兰珍.《美术基础(色彩)》课程基于作品开卷考试改革的探索[J].商情,2016(18):229.

[6]许凯.高校课程过程化考核的改革与实践——以苏州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7):144-145.

[7]王春子.如何打造幼师美术教育金课[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60-161.

[8]王波,孙旭春.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探究[J].戏剧之家,2019,34:149-150.

本文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基于过程性考核的教学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美术基础”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17XJJG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艺术教育实施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