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平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并购重组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应对市场风险的主要途径。并购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实力,但也承担着极大的财务风险。以海信电器并购东芝映像为例,分析并购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家电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提供借鉴。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海信电器;东芝映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军全球市场。并购作为进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手段,被企业广泛使用。企业间的并购既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又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数据,多数企业的并购效果不显著。我国企业并购经验不足、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导致部分跨国并购失败。
1 并购主体
1.1 并购方——海信电器
1997年4月17日,海信电器成立,该公司在我国家电行业中的实力较强,主要从事电视机、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设备及信息网络终端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电视机生产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海信电器逐渐做大做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了海信电器并购的历程。相关数据显示,在并购前期,海信电器总资产高达226亿元。从货币资金持有量来看,该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近几年维持在26亿元左右,为并购活动奠定了基础。
1.2 被并购方——东芝映像
东芝集团是日本著名的综合电机制造商,以经营家电和重型电机为主。海信电器并购的目标是东芝集团控股子公司东芝映像。东芝映像的技术较先进,特别是其所拥有的OLED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彩电市场萧条,但东芝映像异军突起,在彩电市场衰退的背景下逆势发展。东芝映像所拥有的OLED技术能为海信电器提供技术支持,弥补海信电器技术不足的短板,有利于提升海信电器产品竞争力。
2 并购过程
2.1 并购前
海信电器并购的动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海信电器试图通过并购实施国际化战略。目前,海信电器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试图扩大海外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因此通过并购有利于实现其全球化战略。二是通过并购能使并购双方优势互补。海信电器专注于智能化技术和内容运营服务两个领域。长期以来,东芝映像专注于图像处理、画质芯片等配件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并购双方能在电视技术及产品研发两个层面实现互惠互利,缩短产品推广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海信电器的采购及产品制造具有成本及规模效应。因此,并购后双方可以共享供应链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东芝映像选择海信电器作为并购方,是因为海信电器的综合实力较强,技术、规模和品牌在市场上独具特色。海信电视在日本市场实现了自主发展,市场占有额大,并购后能够发挥规模效应。同时,通过此次并购,东芝映像摆脱了财务丑闻带来的负面影响,扭亏为盈,海信电器也实现了多元化战略目标。
2.2 并购中
2.2.1 企业定价
近年来,受财务造假事件的影响,东芝映像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是东芝映像的电视技术颇具影响力。海信电器制定了全球化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电器收购了东芝映像。2017年11月14日,并购双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海信电器出资7.98亿元购买东芝映像95%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同时,为了预防并购中的评估风险,海信电器委托了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经评估,东芝映像的总资产约合7.37亿元,其总负债高达16.27亿元,净负债达到了8.90亿元。海信电器与东芝映像最终确定以约人民币3.55亿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2.2.2 对价支付
2018年8月18日,海信电器向东芝映像一次性支付了3.55亿元对价,主要使用企业自有资金支付。支付后,此次收购基本完成,海信电器获得了东芝品牌在世界范围内40年的品牌授权,东芝映像也获得了相应的商标许可权,真正实现了技术优势互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和价格优势。
2.3 并购后
2018年3月,周厚健和東芝映像相关人员编制了整合方案。一是东芝映像保留原有企业名称,并购双方共同完善原有组织机构,双方共商财务战略。二是在企业职工的管理方面,继续聘用东芝映像原有的780名职工,保留东芝映像原有的管理团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日常的运营和管理。三是海信电器与东芝映像共享成本和规模资源,充分挖掘供应链资源的潜力。四是海信电器利用东芝映像在本国的销售市场,发挥东芝映像管理方面的优势,提升系统效率。五是海信电视聘请会计师重新编算东芝映像的财务报表。在2018年第3季度的季报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确保并购后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
3 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3.1 财务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即估值风险,在并购中主要表现在并购者对并购对象资产和未来前景估值过高,并购后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所带来的风险。海信并购东芝映像在财务定价方面也存在风险。
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海信电器和东芝映像分属不同的国家,经济、政治经营环境差别较大。是否并购的标准主要是东芝电视自主披露的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真实度难以保障,这种跨国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容易致使海信电器对东芝映像的估值过高,增加并购后的财务风险[1]。②并购对象市场价值下降。近年来,东芝映像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在许多国家由原来的自行建厂生产转变为授权生产,甚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关闭了许多厂房,此时进行并购无疑会加大海信电器的经营风险。③并购对象负债及连年亏损的财务状况。截至2017年6月30日,东芝映像的负债总额高达16.27亿元,已连续几年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