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2020-07-14 09:51许齐和
教育界·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生物教学

许齐和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主要责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文章从生物教学方面入手,探讨了能够有效实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希望对生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学;唯物辩证主义

一、前言

德育教育是我国进行全面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应当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更多将来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良好思想道德之一。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凝聚力,理应从小进行培养,教师主要对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和祖国文化相关的资料。例如,《诗经》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一共记载了200多种植物,可以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并利用植物最早的国家。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被世人认为是一部集植物、动物、矿物以及药学于一体的伟大著作,经考古研究断定,这本书里面对植物的分类比西方植物分类创始人林耐要早一个半世纪。当代,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杂交水稻,2019年又将杂交水稻升级,水稻产量有了大幅提升。诸如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文化的灿烂。因此,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这些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引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将来成为有助于社会建设之人[1]。

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辩证唯物观点阐述,分析讲解生物基础知识,并借助一些自然现象来阐述哲学原理,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初步形成唯物辩证的思想。

例如,通过肉眼,人们无法观察到植物表面的运动情况,但实际上构成植物的每一个细胞、组织以及器官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如同人生一样,一直循环完成出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利用显微镜对植物表面进行放大能观察到这种现象。教师讲解生物的进化历程,由低等到高等,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等,就能让学生懂得世界万物的发展方式,从而对人类的起源进行思考。教师通过对动植物器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讲解内外条件对植物种子的影响能让学生明白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关键。通过对器官的功能和结构的统一,生物之间寄生与共存的复杂关系,环境和生物之间的互相依赖特征等进行讲解,为学生阐明事物客观存在方式之一便是普遍联系。结合无机盐利用和吸收、有机物分解和制造、水分散失和吸收等植物体内的矛盾关系,为学生讲解生物领域主要是在各种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矛盾普遍性,并认识到生物变化的根本依据便是内因,外因则是生物变化的基础条件,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在这样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状况差别很大,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等特点进行授课,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避免教条式说教。

希望中学八年级2班班主任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李老师主要教授生物。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在一个周六带领学生去了户外采集和制作标本。学生在活动中激情澎湃,对活动表现了很大的兴趣。活动结束后,李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写一份心得体会,将活动感想写出来并在下周一上交。回到家,大家都争相将自己制作的生物标本给父母看,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很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适当组织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的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五、生活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所有的生物理论均来自前人的实践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育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亲身体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生物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分发各种种子,让学生课后分组进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芽过程,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辛苦。

理论和实践能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世界万物均存在于生活当中,只要学习足够努力,实践足够大胆,就能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优良品质,理论和实践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生物这门学科还和自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全世界的核心话题,是未来发展中的重点关注话题。对此,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实践,渗透环保教育思想,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思想层面入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从和植物相关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生态系统,为学生讲解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世界万物各司其职,但随着环境恶化,当下生态系统逐渐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从而产生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问题。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深化生态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解析,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决心。

六、生物教学中发挥教师德育示范作用

在所有学生的眼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因此,作为社会栋梁教育者的教师,就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重视语言教学和行动教学,做好学生的榜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语言、方法和卫生等方面的习惯,发挥德育示范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地发展。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也是知情意行全面统一的过程。其中知便是对于道德和思想的认识,是学生充分掌握基础道德原理和概念的过程。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榜样作用,并进行随机引导,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升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

七、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这也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为此,可以借助生物领域中各个科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科学、为事业献身等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形成远大理想,并努力奋斗,刻苦学习,从而为我国的建设发展不断奋斗,为人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比如生物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李时珍的故事,分析其不做举人,不顾世俗偏见,二十七年间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搜集百草,访问四方,最终成功编撰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典型案例,比如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创始者,其从小就对大自然拥有一种特殊的热爱,在从神学院毕业后,其毅然放弃了当时比较受到人们喜爱的牧师职业,转而跟随航船歷经千难万险进行了五年的考察,最终创作出《物种起源》,对生物起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生物进化论”也被马克思称为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之一。当下,青霉素在医学领域中已经较为普遍应用,其拯救了无数肺炎患者的性命,青霉素的发现使全世界的医疗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革命之一,有效延长了人类寿命,使人类从原本的平均40岁寿命延长到后来的65岁。我国的老一辈生物学家蔡希陶、钟观光、钱崇澎等,为了我国生物科学的全面发展和振兴,放弃国外丰厚的待遇,在国内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返回,为我国生物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通过对相关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了解,明确生物知识对于我国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从科学家身上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激发学生树立伟大的志向,主动向科学家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深入探索,揭露生命本质,从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4]。

八、结语

总之,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光要教授课本知识,还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寻找可以渗透德育的点,将德育工作有效展开,使学生在接受生物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被德育文化熏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吕晓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5-6.

张玉香.德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71-72.

左敏.高中生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8.

姚欣,闫纪业.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10):19-20.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生物教学
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