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2020-07-14 15:24毛艳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原生家庭互动模式

毛艳莉

〔关键词〕原生家庭;互动模式;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7-0079-02

原生家庭这个词语最近已经成为众人口中常常提及的一个高频词,特别是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播出,这个词的热度更是一路攀升。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归结为原生家庭时,似乎就找到了最终的答案,这种分析还会让我们有些许自得。并且,大家也常常开始分析,自己的某一性格缺陷是由原生家庭的什么因素导致的。于是乎,原生家庭更是成为某些人为自己性格缺陷开脱的替罪羊。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在结婚前,与父母一起生活形成的家庭。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相对的。新生家庭就是结婚后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他们还会有自己的儿女。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环境,原生家庭的家庭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家人的互动关系等,都会对子女日后的个性发展、亲密关系的维系和新生家庭的组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其实原生家庭并不是決定我们长成什么样的唯一因素。很多研究认为,我们人格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我们过多强调早期成长环境对人的塑造时,先天因素的先决意义很多时候被忽视了。举个生活中大家都有体会的例子,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两个孩子,当父母要打他们的时候,一个孩子笑嘻嘻地逃开,另一个却倔强地站在原地等着挨打。相似的情况,两个孩子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两个孩子先天的气质性格决定的。

我们知道,气质是一个人先天就具备的秉性,它决定着我们的某些性格特征。面对惩罚,逃开的孩子一般都是多血质,处理事情比较灵活;倔强的孩子一般都是胆汁质或粘液质,处理事情不太灵活,就是俗话说的“认死理”的孩子。并且在这个事件中,两个孩子的内心感受不一样,逃开的孩子很快就忘了,该干啥干啥;倔强的孩子感受很深刻,可能一两天内都还在为这件事生气,甚至记忆几十年。所以,我们先天的气质、性格等会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和体验。

更何况,人是有选择权的。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所说:“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由原始冲动欲望堆砌的一成不变的个体,也并非绝对由文化环境所操纵的木偶。”随着我们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我们可以去选择自己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当然,要想做出一个智慧的选择,要基于对自己的真实了解,要探讨我们生命初期的经历如何影响了我们。这往往是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分析原生家庭的意义之所在。接下来我们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过去和现在

来访者,女,高一学生,儿时父母常常外出打工,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需要在家门口的田里干农活,又担心女孩从家里跑出去不安全,就时常将其锁在家里。小女孩经常隔着门缝看着外面洒满阳光的世界,觉得自己处在一片黑暗中。此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冷冷的,却又带着渴求的眼神望着外面的小女孩在我们眼前晃动。此外,小时候还有一个让她记忆犹新的场景:妈妈让她和爷爷出去买她爱吃的零食,并告诉她自己会在家里等着她,不会离开。可是当她回到家,却发现妈妈已经坐在了面包车上,车子越走越远,而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离去。

长大后的她在人际关系上一次次经历挫败,每当和一位朋友的关系发展更深入一步的时候,她就会莫名地害怕,然后中止和对方的接触,友谊就戛然而止。这给她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她内心是很期待友情的,但是因为这种害怕总是阻碍她的深度交往,导致她一直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和周围人的关系都是淡淡的。显然,童年时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复制到了现在的人际交往中。

当我们回到感觉本身,试着去发现害怕背后的呐喊是什么,我们找到了它:“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无论我怎么追,我也追不上!我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这种源自原生家庭中妈妈一次次离开自己时内心的呼喊,已逐渐发展成这个女孩的自动思维。因此,当她长大后在发展友谊的过程中,这种来自潜意识的感受让她莫名害怕关系的深入,然后主动中止更亲密的交往。其实,主动中止是源于她要避免自己再次面对分离的伤害,这已经成了她的一种自我防御方式。觉察到害怕背后的原因,是疗愈的开始。

二、表达和释怀

我们把女孩的妈妈也请到了咨询室,我们首先设置了谈话的规则:当一方讲述时,另一方不能打断;并且在听完对方讲述过后,先谈自己的感受而不要急于解释。

女孩开始讲述她小时候记得的一件件事情,在讲述的过程中,她眼中的泪水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那个小女孩的伤心、无助以及被欺骗的愤怒和绝望……

妈妈听完,感到很震惊也很难过,她说不知道这些事会让孩子这么伤心,对她的影响这么大。妈妈说如果当初知道会是这样的后果,肯定不会这样做,对不起孩子……

当妈妈能够去包容,当女儿感觉到安全,才敢释放出她压抑已久的情绪。一次次哭诉,一次次接纳,女儿悄然释怀。当母女二人终于可以看到对方真实的感受时,情感 的裂痕在逐渐消融。

三、行动与改变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孩子和成人都需要被看到,被听到。当对方可以看见真实的自己时,连接才能建立起来。经过面对面的质疑、倾诉和表达之后,爱才能被看见。

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委屈和恨流出去了,爱才能流进来。在反复宣泄情绪后,女孩也开始理解妈妈是迫不得已才离开自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才背井离乡。看到了妈妈“无情”背后的无奈、付出与爱,女孩和妈妈的关系开始缓和。

妈妈也开始改变,她在生活上对女儿照顾得更加周到,对女儿更加关心,更注意体谅女儿的感受。爱能治愈一切,随着母女之间情感的稳固,孩子对外界的防御也开始松动,看人的眼光少了些锐利,多了些温和。和人交往,开始敢于主动迈出第一步,尝试向对方敞开心扉。终于有一天,她有了一个要好的朋友,笑容挂在她的脸上,是那样的耀眼与动人!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到成年后和其他人的互动模式,但是,它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原生家庭去觉察自己内心的冲突,觉察是改变的重要一步。据此我们可以打破以往的循环,做出新的选择,选择一种新的模式,从而实现心灵的突破和成长。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秋丽安·斯莫尔所说:“让那些伤害我们的都成为过去,祝福自己。在生活留给我们一片灰烬的时候,我们试图将它们变得美丽。”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芜湖,241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互动模式
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
例谈父母心理亚健康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试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观的影响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证券投资课程教学中多维度互动模式的研究
互动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的运用探究
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帮助孩子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