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锡飞
〔摘要〕系统式家庭治疗要求咨询师跳出个体,从系统思维的视角,站在整个家庭系统的高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重点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本案例的辅导通过母子玩家庭沙盘游戏,探索孩子问题的根源;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妈妈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聚焦正向的鼓励与欣赏,建构积极的家庭互动模式,自然达成消除孩子行为问题的目标。
〔关键词〕系统式家庭治疗;沙盘游戏;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7-0036-04
一、个案介绍
小边(化名),男,11岁,五年级学生。一家四口,父亲在村里开小文印店,母亲生二胎后在家做教育培训,双休日辅导几名学生,妹妹不足一周岁。小边在校成绩中等,好朋友不多,情绪极不稳定,睡眠质量差,易夜醒,还怕黑。妹妹出生后,多次向父母提出要求,希望自己能与父母同睡一张床,但父母不同意,认为他已长大,而妹妹需要照顾,希望他独立。为此,常发生亲子冲突。孩子成绩下降明显,常碰到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在家中大喊大叫,有时在地上打滚,严重时还用头撞墙。父母十分担忧,深感无力,于是通过班主任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希望能及时帮孩子一把。
二、评估分析
个性认知特点:小边性格偏内向,敏感多疑,内心压抑。因为已步入青春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一方面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自己独立;另一方面又因妈妈生二胎,心理上产生落差,担心父母忽视他而产生不安全感。
家庭支持系统:家中妈妈当家,妈妈个性焦虑,情绪不稳定。平时教养中批评责备多,控制欲强,对孩子要求高,一旦孩子达不到她的要求,就会严加指责。总觉得儿子不够好,不听话,做错事需要严格批评才有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常常采用棍棒教育,现在虽然打得少了,但骂得却更多了。孩子爸爸在家中不太有发言权,很少参与孩子教育,遇事习惯依顺孩子妈妈。
心理测量:孩子情绪易激惹,因此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量,分数65分,属于中度焦虑。
三、辅导方案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个系统,把个体作为病理的“载体”来聚焦是错误的,因为忽略了疾病的首要因素就是家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往往是用来调控整个家庭系统的。孩子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实质是家庭成员互动不良的结果。的确,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主要生活的场所就是家庭和学校,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就能有效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扰。诚然,面对小边这样一个缺乏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的孩子,辅导如果单从孩子入手,收效甚微。
因此,心理老师尝试家校联合,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方法进行辅导。
四、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
咨询先从小边开始,心理老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及解释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运用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方式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努力创设一个安全、信任、开放的咨询环境。
先询问小边的睡眠饮食、日常行为、人际关系及情绪反应等四个方面的情况,小边主要反映有情绪问题,容易激动,且伴随过激行为。针对孩子的困扰,心理老师把沙盘游戏作为开启家庭治疗的第一步。
“我们来摆个沙盘,好吗?”我问。“好。”小边看到这么多的沙具,表现出很强的兴趣。
“请你到沙具架去寻找几种沙具,用来代表你的爸爸、妈妈、妹妹,还有你自己。”
小边很快摆放好,代表妈妈的是个女王,代表的爸爸是一名农夫,代表妹妹的是一个可爱的天使,而代表自己的却是一只长满刺的小刺猬。天使很大,刺猬很小。我观察家庭沙盘,发现妹妹与父母距离很近,可他自己离父母却有些远。看到这些,我心里有了些眉目,开始对话。部分对话如下。
师:你怎么认为妈妈是女王呢?
生:家中什么事都要听她的,她说了算。
师:那爸爸为何是农夫呢?
生:爸爸依顺妈妈,平时做得多说得少。
师:你怎么认为妹妹是天使呢?
生:妹妹很可爱,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她,我也喜欢她。所以她是我们家的小天使。
师:那你自己为何选择一只小刺猬呢?
生:因为我惹人讨厌,不可爱,妈妈经常批评我做得不够好,为此我常常发脾气。
师: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摆好家庭沙盘,反应真的很敏捷。看得出来,你很爱你的家人,也很在意他們对你的看法,很希望他们能理解关心你。(共情并赞赏,提升来访者内在力量)那你能不能跟老师具体说说,妈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批评你?(具体化澄清)
生:比如说,有几个晚上,我特别想与爸爸妈妈同睡一张床,但是妈妈就是不肯让我睡,还对着我怒吼,让我一个人睡到自己房间,我胆小怕睡不好。妈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错误多了,又会大声批评我,说我怎么怎么不好。所以我一点也不可爱,一点也不好。
师:妈妈批评你的时候,你感受怎样?
生:我很生气,很难受。
师:那妈妈批评你的时候,爸爸态度怎么样?(关系问句)
生:爸爸通常是不说话的。
师:那你怎么看待妈妈的批评?(开放性提问)
生:妈妈太凶了,我受不了。
师:当妈妈批评你时,你会做些什么,让自己感觉舒服点?(询问来访者的应对策略)
生:我会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在书桌上或者墙壁上乱涂乱画;或者去外面骑自行车溜达溜达;实在受不了,我就用头撞墙。
师:你出现问题后,爸妈对你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差异提问)
生:妈妈会对我好一些,不太责备我了。
师:那假设一下,如果你没有出现问题,你觉得你们家会是什么样子呢?(假设提问)
生:我觉得妈妈对我还是像以前一样那么凶。
第一次咨询,通过玩简单的家庭沙盘游戏,呈现出核心家庭的结构模型;通过差异提问、假设提问等技术,了解到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原来小边出现头撞墙的行为是有功能的,是为了减缓妈妈对他过度责备的行为,渴求妈妈对他的关注。
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1)写出自己的20条优点;(2)记录困扰自己的事情并进行分类,觉察感受。
第二次咨询:探究孩子问题的家庭根源
通过班主任联系上孩子的妈妈,告知家庭治疗的重要性并约定好咨询的时间。妈妈十分配合,提前十分钟来到了咨询室。
告知咨询设置后,同样用摆家庭沙盘的方式进行探索。首先,让妈妈进行了一次摸沙体验:调整好自己的坐姿与呼吸,做几次深呼吸,吸气的时候想象着大地、宇宙的精华和正能量随着气流进入身体各处,腹部尽可能鼓起,呼气的时候腹部收回去,想象着把身体的代谢废物、负能量排出体外,这样做三次,让情绪慢慢地平静下来。
妈妈也取了四个沙具,令我惊讶的是,妈妈取的与孩子上次取的惊人相似!她与丈夫站在后排,代表女儿的同样是那个天使,儿子是一只小老鼠。虽然儿子比女儿年龄大了十岁,但在沙具的体积上,女儿却比儿子的要大几倍!母子连心,在潜意识层面居然相互认同!我让妈妈觉察一下她的感受,再分别说说代表女儿与儿子的沙具各象征什么。
妈妈说,她有点难受,也有点自责,心里把儿子当成了一只黑色的小老鼠,因为儿子总是不听话。但妈妈希望儿子出色,有担当,为了他能好好读书,还在家办了周末辅导班。但儿子总是做得不够好,周末参加辅导的学生作业全对,可儿子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使她感到很沮丧。因此她批评他,希望儿子能够做得好一些,进步快一点,可儿子就是不争气,越批他越差,还时常闹情绪,有冲突发生。女儿还小,很可爱,什么都依顺妈妈,因此妈妈对她特别喜欢。
“如果现在对每个家庭成员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我问。妈妈看着她老公说:“你要都依我。”对女儿说:“我爱你。” 对儿子说:“你要听话!”
“那么,你最希望家庭成员对你说一句什么话呢?”我反向提问。妈妈思考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他们都能对我说,你都是对的。”
妈妈说着说着,很快眼眶红了,泪水在打转。我知道这一刻我的提问对她有扰动。
接着让妈妈去体验抓沙,怎么样抓沙子才能抓到更多。妈妈用不同的手势抓着,她说当努力用手去抓紧沙子的时候,手里的沙子却流失更多,而一旦用双手捧着的时候,手里的沙子是最多的。妈妈的悟性很强,看她的表情几乎快哭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抓沙体验,她悟出控制教育的不良后果,同时得到暗示:父母怀有接纳与欣赏之心,可以很好地滋养孩子,这才是父母无条件的真爱。
家庭作业:(1)写出20条孩子的优点。(2)记录秘密红账,每天给孩子正向赋能。要求用“具体事例+优秀品质”的格式记录孩子优点,每天可以在睡前表扬;或者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在会议上公布,大家热烈鼓掌。(3)每日读爱的祈祷文。因为爱的祈祷文表达的都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句子,要求家长在睡前读给孩子听,大量的信息重复输入可以进入潜意识。
第三次咨询:焦点赋能,重建家庭互动模式
通过上次咨询及家庭作业的练习,家长的视角已开始转向,从负面转向正面,从批评转向欣赏。
这一次,再运用家庭治疗中的前馈提问、假设提问、循环提问等技术进一步深入。选取部分与小边妈妈的对话如下:
师:你希望未来你跟儿子的关系是怎样的?(前馈提问)
小边妈妈:我希望儿子能跟我多讲讲真心话,我们关系亲密些。
师:那你觉得怎么做可以使亲子关系好些?
小边妈妈:我少批评,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些表扬与宽容。
师:那孩子提出晚上与父母同睡一张床的事,你现在怎么看?
小边妈妈:我想,偶尔睡几次也没什么,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一次都不允许他睡,是我太过分了。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满足过他的要求,他很高兴。
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平时不那么严苛,而是多包容鼓励,孩子是不是不会出现头撞墙等激烈行为?(假设性提问)
小边妈妈:可能吧!我以前的确对他批评过多了。
师:孩子目前有许多看法与你不一样。但基于过去你对孩子的了解,当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比较能够接受?(挖掘母亲过去经验中的资源,相信她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边妈妈:当我不着急,不大声发火,等到双方都心平气和时,我再去与他交流,孩子能聽得进去,我们都轻松快乐些。
师:看起来,心平气和的沟通对你们很重要。你能否回忆一下,最近哪一次沟通你做到了心平气和,自己比较满意呢?(寻找例外,发现资源)
小边妈妈:上星期有一次,孩子做得不好,但是当时我先忍住了,没有立即批评他,过段时间我平静下来后再与他交流,发现这一回他可以接受。
师:那你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小边妈妈:我先深呼吸几次,再找我老公聊一聊,然后面对孩子时就能平静些。
师:这个做深呼吸再与老公先聊的方法对你来说特别受用,这是很重要的发现啊。那通过我们今天的谈话,你能否总结一下,你怎么做能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好?(改善总结性提问)
小边妈妈:要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赞赏,少批评。还有,当孩子做得不好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再与孩子交流。
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本自具足,心理老师通过提问挖掘出了小边妈妈的内在资源。然后跟她约定好,在生活中践行这个宝贵的方法,坚持写一段时间的秘密红账,记录下每天轻松愉快的家庭时光,过段时间上交记录。妈妈答应会尽力去做。
五、辅导效果
三周后,小边来咨询室找我,手里拿着一个本子,说是妈妈要上交的作业。我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最近感到开心不少,妈妈好像变了个样,对他批评少了,表扬多了,爸爸在家中说话也多起来了,自己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我听到这些消息好高兴,鼓励他继续加油。孩子走后,我打开秘密红账本,发现妈妈认真地记载了好多条,现摘录几条:
12月13日:儿子,今天你主动提出要睡到自己的小房间去,这给了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对你来说,这是个大大的成长啊!儿子你越来越独立自主了,妈真为你高兴!
12月15日:今天你把你最喜欢喝的饮料送给了奶奶,奶奶脸上笑开了花,你是一个多么体贴、孝敬的好孩子呀!做完家庭作业后,你捧起书静静地看起来,像一条认真的书虫,妈妈好喜欢看到你专注的样子!
12月16日:我们去超市购物,你做我们的好帮手,拿袋子、称蔬菜、拎物品,妈感到省心多了!你越来越能干了!
最后,妈妈还给我留言:现在孩子各方面都有进步,我们家庭变温馨了。谢谢你!
同时,我询问班主任,班主任反映小边近段时间进步较快,情绪稳定不少,整个人状态好了许多。再次对小边进行SAS量表测量,分数45分,属于正常。
六、辅导反思
家庭中孩子出現问题,往往是因为整个家庭系统“病”了,孩子实际上成了家庭系统的“替罪羊”。所以说孩子的行为症状是有意义的,他用“病症”来呼唤父母调整教养方式与爱的方式。
反思本案例,通过母子玩家庭沙盘游戏,快速了解到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互动模式,探索出孩子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让妈妈从日常小事做起,告别语言暴力,聚焦正向的鼓励与欣赏,从而建构出积极的家庭互动模式,这些是笔者认为做得较为成功的部分。本案例之所以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离不开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来访者有强烈求助动机并在生活中认真践行。不足之处是自己对家庭系统治疗的提问问句运用得还不很熟练,部分问话没有提问到要点上。
同时,本案例也带给我更深的思考。学校心理辅导员,需要拥有系统思维的视角,跳出个体,把孩子的问题放到整个家庭系统中,往往可以使咨询效果更加显著。助人之乐,学无止境,我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方能持续精进!
参考文献
[1]路易吉·博斯科洛. 米兰系统式家庭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俞彬彬. 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7):37-40.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新世纪小学,绍兴,3118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