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娴
【摘 要】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及教育模式不断创新的当下,儿童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教育能够为儿童成长营造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推动儿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养成良好习惯与品性的重要时期。家长如何协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学校如何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都是有效实现家校共育的基础。健全有效的教育者与家长互动机制能够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继而共同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小学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间的联系纽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互动是教育共育研究关注的核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班主任;家长;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89-02
家长与班主任的有效互动既包括学生学习情况,也包括了解学校、参与教育、评价教师等方面。随着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有效的家校互动能够消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误解,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理念的一致,最终推动家校共育的顺利实施。
一、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互动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与班主任对家校互动缺乏重视
当前,很多家长的工作非常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孩子更多地依靠老人照顾和接送,父母很难抽出时间与班主任进行沟通。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对孩子实施教育,他们甚至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没有必要与班主任互动。另外,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生教育要由学校负责,自己没有必要参与。这些因素导致家长对家校互动缺乏重视,未能有效参与到互动活动之中。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同样非常繁忙,除了个别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以外,班主任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互动,这也影响到家校互动的顺利进行[1]。
(二)家校互动的形式与内容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而班主任与家长能够利用的教育工具在不断增多,但家校互动的形式与内容发展却处于滞后状态。双方的主要互动途径包括微信群、电话沟通、家长会、双方面谈等几种主要方式,双方的沟通往往模式化,这致使家校沟通较为低效。而在互动内容方面,家长与班主任的关注点集中于学习情况方面,在身体发育、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方面的沟通非常少,双方信息传递也以单向传输为主,还未能形成有效的双向互动交流。
(三)家长与班主任的有效互动能力存在短板
当前,学生家长往往对学生成长保持高度关注,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也愿意在教育环节投入金钱和精力。但是很多学生家长自身缺少教育能力,未能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校具有较高的依赖度和期待值,很容易将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班主任,进而导致双方无法平等交流与合作。部分班主任同样在有效互动能力方面存在短板,他们已经习惯和适应了领导式的工作风格,在与学生家长建立信任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方面还需要继续成长。家长与班主任在能力方面的短板同样是家校共育顺利实现面临的主要挑战[2]。
二、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互动环节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与班主任对家校共育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
很多学生家长未清醒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对孩子的关心往往集中于身体、生活和成绩方面,将孩子交给学校后就将全部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这导致家长在家校共育中表现得并不积极。传统的“尊师重教”理念格外浓厚,班主任往往会认为教育学生是自己的使命,家校共育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及核心,从而班主任与家长进行主动互动的积极性不高。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学生成绩依然是衡量优劣的主要标准,班主任与家长间的互动集中于成绩方面,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之中,班主任进行沟通主要围绕“督促学习”“配合教育”等方面,“家长学校”与“家长管理”等现代家校共育措施未能落实。
(二)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
目前,绝大部分小学班主任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对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及教学管理等都有较深理解,同时在岗位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家长在学生教育能力方面却呈现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状态,无法履行家庭教育使命。班主任与家长开展交流主要通过手机或面谈实现,但双方看法的差异及信息沟通不畅也会导致信任缺失。有效沟通是家校共育实现的基础,而调查显示,班主任与家长能够在双方有效互动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沟通障碍。
(三)家长精力与学校条件制约了有效互动实现
学生家长往往忙于工作,能够用于家校互动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周末或下班时间,这与班主任的作息时间冲突,班主任不能一味牺牲个人时间实现互动,双方的沟通也就往往处于浅层状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繁忙,他们在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之余还要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而很多小学并未在家校共育环节给予家长和班主任足够的支持,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并不到位,最终制约了有效互动的顺利实现[3]。
三、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互动策略探索
(一)对班主任开展岗位培训,推动班主任观念更新
以家校共育为目标的班主任与家长互动能够统一双方观念,共同为学生教育工作做出努力,学校和家庭在小学生教育方面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班主任则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优化家校互动,学校方面应该组织班主任开展统一岗位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利用讲座对班主任进行系统化培训,改变一些班主任陈旧的观念。同时,学校与班主任也要共同探索家校互动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班主任不仅要就学习问题与家长有效互动,更要从学生成长及家校共育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家长提高自身教育能力,进而共同完成教育工作。
(二)推进家校共育进程,优化家校互动思路
学生家长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必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和有效合作。家长需要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家校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育工作,也能够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进而与教师共同形成立体化教育层次,为孩子制订长期成长计划。家长学校的构建能够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与班主任积极互动,一起学习和交流教育方法,进而实现家长教育能力提升的目的,推动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長[4]。
(三)创新班主任与家长互动方式,多途径助力有效互动
科技的发展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使得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获得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如微信和家校通就成为班主任与家长互动的好方式。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同样能够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良性沟通渠道,传统家访方式也应该得到班主任的重视。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互动,一方面能够让班主任和家长更好地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则能够使班主任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感情,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孩子的信心,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心理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强梅.上海市小学家校合作的影响要素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5学校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李明丽.日本“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7).
[3]杨天平.欧洲七国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
[4]任海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思路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