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霞
摘 要:对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仍旧是采用单一性且枯燥的教学方法教授知识,会使得学生逐渐地厌烦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观念,以构建趣味课堂为目的,实施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因此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进行转变,需要理解教育的实质,明确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往往愿意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地学习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实施多样性的趣味教学策略,以让学生具备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谈一谈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方法。
一、设计趣味游戏
小学生往往比较喜欢游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这一特性,设计趣味游戏,并将其引入课堂中,以使得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时,讲完基础性的知识后,笔者便会设计趣味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游戏。游戏开始前,笔者会带领学生对讲台进行一定的布置,使得讲台能够被设计成商店,讲台上陈列多种多样的标有价格的“商品”。布置完成后,筆者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售货员、顾客的角色,利用手中的钱币在“商店”内完成物品买卖的任务。对学生来说,这种游戏类似于他们经常玩的过家家,因此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学生为了在游戏中有效的完成任务,能够充分地记忆本节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游戏结束后,学生不仅具有了十足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地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特别关注那些趣味性的游戏,并结合数学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引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能够因此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引入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元素息息相关,且学生具备因接触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产生亲切感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因此能够具有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如,在教授“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会引入称重器,根据称重器向学生讲述有关克和千克的知识。此外,笔者还会引入橡皮、西瓜、铅笔盒、凳子等多种多样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利用称重器对其称重,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生活事物的具体的重量,并让学生因这些事物而对本节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行积极的知识学习。再比如,在教授“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会引入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日历,会向学生分发日历,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仔细地探究日历,说一说自己所认为的日历的特点。笔者则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逐步地引入年、月、日等数学知识,学生则能够因生活元素对笔者所讲述的内容具有十足的学习兴趣,认真地听讲,从而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特别关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这些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三、运用信息技术
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地融入到了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所具备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对学生教学,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如,“认识图形(一)”这部分知识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根据这一教学目的,笔者在备课阶段,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与之相关的视频,并将这些视频进行了一定的整合,放在了课件中。在课堂上,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自己所搜集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所展现的形象的画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知。在视频展现的过程中,笔者会根据视频所展现的内容,向学生分别介绍这些图形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被视频所展现的事物所吸引,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认真地观看视频,认真地听讲,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笔者所讲述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较好,使得笔者顺利的完成了课堂教学。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并借此对学生教学,让学生因此能够具备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特别关注学生,尤其是需要特别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明确学生认知和兴趣特点后,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构建趣味课堂,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晓婷.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新校园(中旬),2017(06).
[2] 姜合新.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