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张爽 唐静 问娟娟 高艳蓉
摘 要:有机化学是理工类和医药类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的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本文中,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引用到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有机化学;应用;人才培养
有机化学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合成、化学性质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在我校医药学专业所学课程里,有机化学也是一门核心课程,它也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天然药物化学以及波谱解析等课程的基础。因此,学好有机化学对于理工类以及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1]。但是,由于有机化学需要学习的化学结构、反应类型较多并且繁杂,往往在上课过程中学习容易感到枯燥,并且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很难熟练的掌握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再加上传说教学法中,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这使得学习效果欠佳,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学效果也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因此,需要寻找出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效果,启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案例教学法正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典型的案例将知识点进行贯通,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到了新的内容,同时使得教学课程过程不在枯燥,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通过案例反复思考,分析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3]。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多门课程中开展了,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有机化学教学中,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案例教学法源于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一些经典案例引入到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实用型人才[4]。此教学方法随后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到了21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知识点挑选出经典的案例,通过案例将知识点进行融合,课堂上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讨论解决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教学法主要是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特别适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5]。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2.1 研究对象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人数为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研究对象各位为50例,两组学生在学习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研究价值。
2.2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法,为了消除不同教师对教学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授课。期末考试时也采用同一套试卷进行考试。
2.3 案例准备
教师根据有机化学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案。其中实验组根据教学内容还需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需要满足以下两点:第一、典型性,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是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这样学生对这些案例比较熟悉;第二、新颖性,选择的案例能体现有机化学发展的最新内容。例如,在讲解共价键时,就可以以农药中毒这个案例:在农村,由于家庭或者邻居不能和睦相处,部分人员直接喝农药轻生,农药进入体内后部分成分就是通过共价键的形式与体内的酶相互作用,造成不可逆的结合,从而使得机体部分功能丧失,造成生命危险。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就会对共价键有了明确的了解,否则很难掌握什么是共价键;此外,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还将会思考如果将农药与体内内相结合的酶进行分离,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这样就需要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教学过程
在课前将相应的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收到案例后进行思考,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在课中,重点讲解案例,并把知识点进行连结,使学生通过该案例和知识点建立起桥梁,能互相连串;课后,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对知识起巩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成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案例引导给学生后,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此外,在课堂中还需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探讨案例的心得、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心得、方案进行点评,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5 统计方法
对本研究两种方法取得的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P < 0.05表示两组直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
学期末通过试卷考试来分析两组的学习成像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位86.5分,而传统教学法的学生平均成绩位74.2,显然实验组的成绩好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4. 体会
4.1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有机化学属于一门化学类学科,大部分同学对其学习兴趣不高,在上课时容易走神。通过案例教学法将知识点与典型案例融合,学习在学习案例时就为主动积极、听课也较认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案例感兴趣后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有机化学知识,从而在学习上收获了较理想的成绩。
4.2 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会主动的思考问题。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寻找出有效地解决问题地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独思考地习惯,而且在众多干扰知识中辩证地寻找出正确、有用地知识。
4.3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课前收集更多的资料,选择出典型而且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将受益匪浅,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需要主导整个过程,这使得教师比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最近前沿,因为学生可能随时提高不同的问题需要教师解答。因此案例教学法也对老师知识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提升。
5.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案例教学法用于有机化学的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燕,盖利刚,崔月芝,等. 有机化学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08-309.
[2] 阮环阳,林夏艳,戴冬燕,等. BOPPPS模型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215-217.
[3] 汪碧瀛,李雄军. 深度参与式案例教学法在MPA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09-210.
[4] Victoria F,Roche S,William Z. Computerized medicial chemisrty case studies[J]. Ae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tion,1997,61,447-452.
[5] 段振华.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建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 高教学刊,2020,13,96-100.
课题项目:2019年度陜西国际商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