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浼
摘 要:学生走进校园的时候便走上了自己的科学文化教育之路,小学校园正是学生开眼看世界的地方,因此科学这门课程逐渐成为小学学生最喜爱的科目之一。在科学课上,处在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并不需要明白各种物理原理、化学反应,而是只需要去观察生活现象、复原科学场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在科学课上比较缺少的还是实践环节。学生有着很多精力去观察世界,但是却没有太多机会去亲身走进生活。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生活场景;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在课上课下培养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敏感度,从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中感受到“科学”这个概念的存在。在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则更有助于其体会到科学原来就在身边,也有助于培养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列举和分析了若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列出了这些策略的多种教学场景,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参考。
一、结合生活场景
科学科目最好的素材就是生活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当学生想要培养实践能力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也是回归生活,观察、还原、模仿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能够快速地让学生学会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
例如,在“玩泥巴”这节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认识泥巴,还要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泥巴做出精美的工艺品。但是如果把思维局限在课本上的话,学生就没有更多空间来探索泥巴里的世界。水分含量不同会导致泥巴有各种干湿状态,成分不同会导致泥巴有各种颜色、形态。在生活中学生一定见过各式各样的泥巴,而这些泥巴恰恰就是科学课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秀教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的角落里、花坛中、池塘边采集不同种类的泥巴。学生在采集泥巴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泥土里面有花草、昆虫、蚯蚓,也会发现在采集泥巴的时候要用不同的袋子来分开不同种类的泥巴。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触摸到广阔的“泥土世界”,甚至也能够亲自动手用收集到的泥巴搭建一个“泥土生态盆”。学生在生活场景中高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五官来感受科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感知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的过程,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开展实验教学
现代科学体系里最基础的工具就是数学和实验。小学一年级课堂上,教师尽早地让学生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能够促使学生建立一套科学的世界观。在科学课堂上加入实验教学环节,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亲自探索世界、培养实践能力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沙子与黏土”这节课的时候,学生需要学会分辨沙子和黏土,也要初步学习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两样东西的知识的时候,经常无法找到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它们各自的特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正是学生没有太多的实验基础,脑海中没有那么多词汇。教师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要带领学生多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沙子和黏土的特点。比如可以要求学生蒙上眼睛分别去摸沙子和黏土,让学生明白黏土的“细腻”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让学生向同等重量的沙子和黏土中滴入等量的水滴,或者向在等量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沙子和黏土,让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遇水的状态。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就会慢慢学会“对照实验”这一科学实验概念。实验是对实践的模拟,在科学课上开展实验教学一定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鼓励小组合作
小学学生喜欢和同伴玩耍,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升教学效果。科学课上经常需要学生动手制作科学道具,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无法单独完成任务。这种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共同攻克实践中的难题。
例如,在“玩轉小水轮”这一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水往低处流”的这个原理来制作一个能够翻滚的小水轮。学生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会发现,看似简单的小水轮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出来。当一个学生独自进行制作的时候,固定轮轴、粘合各个构件等工作都会成为大难题,学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想中途放弃,这不利于学生培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让一个学生负责供给课上所需的水,一个学生负责剪裁小水轮的各个部件,另外两个学生负责对小水轮的各部分进行组装、拼接。当学生遇到一人无法完成的工作的时候,就自然会寻求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帮助。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能又快又好地制作出本课所用的小水轮,学生也会更有成就感,对动手实践也就不会产生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手眼脑的协调能力,锻炼了与人合作的能力,最终能够提升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教师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要以生活为教材,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要以实验为基础,带领学生多做科学实验;还要以小组合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敢于动手、乐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12).
[2]丁邦平.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