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梅
【摘 要】情智点化作文教学,主张将生活、育人与写作融为一体,秉持以生活为源、体验为重、兴趣为先的教学理念,采用全脑开发、点化思维、多维循环、关照主体的策略,促使学生情智从简单僵化趋向复杂灵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智点化;基本理念;教学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的世纪,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走个性化之路,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变习作为创作,才能使学生自主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着眼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聚焦核心素养,重新审视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发现缺乏训练计划,随意布置;缺乏系统指导,习作质量良莠不齐;缺乏体验的积累,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恐惧或茫然的心理的“三无”现象仍然存在。情智点化作文教学研究,通过作文完善体系的探索与建构,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让他们体验作文快乐,习得作文方法,形成乐于习作的志趣。
一、情智点化作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有情和智的参与,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写作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的智慧更丰厚、更灵动。
(一)生活为源,开启心智
主张将生活、育人与写作融为一体,将作文指导的起点前置,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亲历的事激活,组织学生挖掘当下生活中的人和事,结合时令和节日引导学生主动做些有意义的事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解决学生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也使作文真正成为由内到外的、灵动的表达,也提升了文章的“质地”。
(二)体验为重,抒写心声
强调优化情境,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体察活动,强化体验,表达真情。巧用角色体验,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深刻的感受,引发其倾吐表达的欲望;丰富其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情境的时候,我们注意凸显情境中美的元素,并尽可能让学生多侧面地感知,使他们获得的体验更加丰富,体悟更加深刻。
(三)興趣为先,拨动心弦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习作情趣,使其在一种愉悦、兴奋的心境中开始写作。以玩激趣,从玩开始,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边玩边思考,一步步探寻游戏背后的东西,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动静结合、身心相融。创设情境时,要善于在情境中添加新的元素,使情境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思维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
二、情智点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点”既指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表达情感和彰显智慧的知识点,也指习作教学中教师蕴含情智因素的启发和导引的指点。“点”的结果是“化”,这里的“化”既指教师基于学情使学生作文发生转化的努力化归,也指学生在习作学习中个人学习延续力和潜力的变化。
(一)全脑开发策略
情智点化作文教学强调观察,就是让我们去多拍摄生活中的精彩图片,让大脑储存积累更多的素材,以便我们随时用文字来还原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全脑开发策略在情智点化作文中,起到理论指导和奠基的作用,属于核心基础策略。
(二)点化思维策略
点化激活思维策略的方法很多:一是谈话法,围绕话题,师生互动交流,以此激发启动思维。二是头脑风暴法,拎起一个思维焦点,引发儿童展开头脑风暴,围绕话题焦点进行发散思维。三是活动预热法,在课前开展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思维一起参与学习。四是陌生化法,有意避开主题,采用迂回的、陌生的素材引入,渐入佳境地引起学生关注,激活学生思维。五是情境创设法,创设与写作相关、相符的情境,让情境成为活跃思维的催化剂。
(三)多维循环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里的多维是指“体验激发思维”“思维引发表达”“表达生发评价”等多个维度的教学活动,灵动穿插、有机互衬、循环转接、共同推进习作课堂教学的进行,实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多维循环策略是情智点化作文的关键核心策略,前后衔接使教学全程连贯,递进式循环推进,有助于习作教学循序渐进地进行,也决定着学生写作的质量。
(四)关照主体策略
写作就是作者自我生活经验的言说。情智点化作文不囿于教写作,而是以儿童为主体,以写作为圆心,培育绚烂的“生命之花”。这朵花的花心是以儿童为主体的写作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生活经验、阅读积累、表达技法、曼妙想象、现场灵感五个花瓣的关照下展开的。作文要尽可能勾连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其言说自己熟悉的人、亲历的事、生活的感触、阅读的领悟等,在阅读中模仿、迁移、浸润。教师要结合具体写作情境,传授核心的、主要的写作技法,注重引导学生体察内心感受,捕捉灵感闪现瞬间,让儿童因写作而茁壮成长。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教学。情智点化作文既是一种理念和思路,更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所以,情智点化作文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借助多种艺术手段,揭示写作诀窍,使学生捂得写作方法,使作文成为其生活需要,成为有趣的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赵玉波.情智点化作文教学的意义及指导方法探索[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