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 目的 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者联合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83.18±100.52)μmol/L、(0.58±0.12)、(74.17±10.40)U/L、(15.28±0.33)s;对照组分别为(250.49±105.23)μmol/L、(0.46±0.14)、(83.28±11.53)U/L、(18.76±1.51)s。治疗后, 两组TBIL、ALT、PT均低于治疗前, PTA指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TBIL、ALT、PT均低于对照组, PTA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33%、3.33%、6.67%, 均低于对照组的53.33%、23.33%、3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 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明显, 安全性高, 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 前列地尔;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58
病毒性肝炎为临床高发病率肝病, 导致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其具体发病机制因人而异。其中乙肝肝炎和其他肝病毒是导致病毒性肝炎发生的最主要因素。病毒性肝炎患病后会出现肝细胞坏死, 且病情发展较快, 预后效果不佳, 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
及时有效的治疗使肝细胞再生加快、微循环得以改善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 避免病情加重 [2]。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治疗临床上也十分重视, 并在近年来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3], 并重点研究了前列地尔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 为生活活性物质, 可使血管显著扩张, 并对血小板聚集予以抑制, 还可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性, 进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形成、改善神经损伤及微循环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 前列地尔能稳定细胞膜、溶酶体, 使肝脏血流量增加, 对有害细胞因子释放予以抑制, 进而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其还可抑制活性氧产生, 并抑制调节过强的免疫受损机制。在予以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可有效防治患者病情进展。基于此, 本文选取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研究, 主要是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 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49.56±8.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49.36±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①符合WHO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研究;③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排除标准[5]:①不符合WHO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②拒绝参与本次研究;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④精神状态异常。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 包括护肝、退黄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 将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混合前列地尔10 g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15 d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6]。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全部消失, 肝功能、胆固醇、PTA(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方法)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好转, 肝功能凝血时间异常指标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超过50%;无效:未達到以上标准或患者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血清学指标包括TBIL、PTA、ALT、P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TBIL、PTA、ALT、P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TBIL、ALT、PT均低于治疗前, PTA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TBIL、ALT、PT均低于对照组, PTA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是一种比较严重、危害比较大的肝脏系统病变。肝细胞大量受损和死亡是病毒性肝炎的组织学表现特征, 从而导致患者的肝功能下降, 器官衰竭,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无效, 则会引发患者死亡, 是目前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主因。临床研究认为 [7], 细胞因子在参与病毒性肝炎的整个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致病因素。细胞因子可以减少和阻碍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进而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的细胞大量坏死, 导致患者肝脏的排毒能力骤降, 使大量的胆汁淤积, 肝脏无法发挥正常的解毒作用, 导致大量的毒素在体内淤积, 并对人体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甚至引起内毒素血症, 体内释放出大量的炎性物质之后导致炎性反应被激活[8]。目前, 临床多经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胺等药物予以护肝及退黄治疗, 但效果有限, 预后较不理想。有数据显示 [9], 经治疗后, 患者病死率依旧可达50%以上, 甚至可高达70%。因此, 如何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一直是临床研究及关注的重点。
前列地尔注射液是通过将前列腺素E1注入到微脂球中, 从而制作成为一种微球体制剂, 能够发挥出稳定细胞膜的效果, 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和促进脑血液流量增加, 并阻碍有害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对活性氧的释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降低对肝脏的损坏, 还能调节受损的人体免疫机制。国内研究发现, 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 能够促进肝脏排出有毒物质, 保护肝脏不受损害, 促进肝脏的微循环, 使肝细胞能够再生和修复。国内研究发现, 前列地尔可加速肝内毒性物质排除, 进而起到保肝的效果。此外, 其还可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研究还发现, 在病毒性肝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可降低胆红素, 从而使凝血因子活动度提升而降低肝肾综合征发生几率, 进而起到肝脏保护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TBIL、ALT、PT均低于治疗前, PTA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TBIL、ALT、PT均低于对照组, PTA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病毒性肝炎能够起到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综上所述,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 疗效明显, 安全性高, 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利兵.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膽红素血症100例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6, 22(14):137-138.
[2] 宋宇震, 庄婷婷. 前列地尔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顽固性黄疸 28 例疗效观察. 福建医药杂志, 2014, 36(1):93-94.
[3] 刘艳. 前列腺素 E1 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31 例的效果探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8):215-216.
[4] 任晓蕾, 詹轶秋, 贺真, 等.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和安全性 Meta 分析. 医药导报, 2017, 36(6):687-691.
[5] 张克祥, 刘星, 王守兵, 等. 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淮海医药, 2013, 31(2):159-160.
[6] 庞玉娜. 思美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9):1324-1326.
[7] 隋玉萍. 探索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1(16):165-166.
[8] 邓巧娟, 陈恺. 腺苷蛋氨酸在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15(19):196-198.
[9] 董贵, 黄芳. 腺苷蛋氨酸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1(20):204-205.
[收稿日期: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