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 高剑
【摘 要】在中专院校音乐课堂中,音乐鉴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音乐素养。同时对于实现全面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专音乐鉴赏课堂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中专院校应当提高对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效率的重视程度,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改革教学手段,制定高效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音乐鉴赏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专院校;音乐鉴赏;教学质量
1.中专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
由于中专院校缺乏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音乐教师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源来制定教学计划,所以导致教学体系并不完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再加上学生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对音乐的接受理解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音乐鉴赏课中缺乏因材施教的落实,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远,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还比较落后,在音乐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也是传统的单向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在短时间内,音乐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难以得到改进创新,影响了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
1.3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对音乐鉴赏的重视程度,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难以积极的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欣赏鉴赏活动,对音乐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在接触到音乐作品时,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不高,因此难以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提高中专音乐鉴赏教学质效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体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文化,思想等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喜好、情感思维等都会受到音乐作品的影响,一个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感知美,追求美,能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融入情感鉴赏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2提高思维能力
音乐作品可以使人们的情绪保持稳定,冷静思考发展思维。学习音乐鉴赏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并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放松神经,被音乐感染与之产生共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对人类思维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可以引导人们逐步放缓情绪,激活大脑思维。一些节奏急促的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大脑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善于发现不易察觉的细节,逐步提高思维效率,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2.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鉴赏课堂不仅需要培养受音乐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思维,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本质。还需要要求学生利用专业的知识分析音乐作品中的一些基本音乐知识,例如旋律,速度,音色,节拍等等。也可以分析音乐作品中所采用的乐器以及该乐器的表现力。通过鉴赏音乐作品,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对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提高中专音乐鉴赏教学质效的对策
3.1更新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手段
中专院校也想提高音樂鉴赏教学绩效,首先就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引导教师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高效的音乐鉴赏课堂。音乐是一门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才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构建对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自行欣赏音乐,并谈一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逐步提高音乐鉴赏的教学质效。
3.2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音乐教师需要明确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主要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重视程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类型难度等特点进行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等级的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古典音乐作品鉴赏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古典音乐作品,并学会欣赏古典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思维,并与之产生共鸣。根据这一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教学模式,设置难易程度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做好课堂的评价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恰当的调整,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质量。
3.3注重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等各不相同,在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呈现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实际能力布置学习任务,并开展阶段性评价,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学习效果,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调整,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音乐鉴赏中,教师渗透相关的鉴赏技巧,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技巧来分析音乐作品。对于不同发展情况的学生所制定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多多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中的起承转合和情感的流露,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熟练的运用各项鉴赏技能来分析音乐作品,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对于优等生,在鉴赏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利用这一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建立对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
3.4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提高音乐鉴赏教学志向的关键因素。教师除了参照教材书选择教材内容,也需要利用网络搜集课外资料注重选了一些趣味性较高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分享给学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鉴赏音乐,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我国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讲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并插入几段古代名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中国古典音乐和外国古典音乐对比分析,掌握中外古典音乐的特点,对于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在古典音乐方面所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鉴赏作品,在已有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3.5借助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在音乐鉴赏课堂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拓展音乐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情境中,发散音乐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开展音乐鉴赏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多元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拓宽学习范围,便于理解音乐知识。也可以登录学习网站,分享交流音乐鉴赏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逐步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实现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注重因材施教的落实,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鉴赏课堂。同时还能注重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学习专业鉴赏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步完善中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军.提高中专院校音乐鉴赏教学质效的对策[J].文教资料,2016,(2):79-80.
[2]赵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5):691-694,700.
[3]高建华.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9):140-140,142.
[4]孟峰.中职音乐鉴赏中学科综合初探[J].大众文艺,2010,(22):258.
[5]杨义荣.大中专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的必要性[J].北方音乐,2019,(7):110-111,145.
作者简介:杨劲松(1990.01--),男,汉族,安徽天长人,硕士研究生,中學一级,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音乐鉴赏、钢琴教学与调律维修。
高剑(1990.09--),女,汉族,安徽天长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