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工具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2020-07-14 02:34林新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

林新辉

【摘要】数学实验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的讲解工作中,教师可以基于数学用具、探究问题、媒体技术以及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促进数学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感受数学知识中蕴含的魅力元素,从而更加主动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认知工具  问题

【课题项目】本文为三明市2018年市级立项课题《基于认知工具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JYKT18059)。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64-02

认知工具,是帮助人们达到认知目的所需要的事物,从宏观上来说,认知工具可以称为是有形的,比如数学用具、现代媒体技术等,也可以是无形的,譬如问题等,无论是有形、亦或是无形,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媒介,引导学生通过这一媒介,提高对知识的认知。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认知工具,辅助实验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在顺利进行实验时,逐步提高对数学理论的认知效果。

一、应用数学用具,开展数学实验

数学工具是数学实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认知工具,数学工具既具备数学学科的特点,也具有引导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特点,在实际开展数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用具,让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基于数学工具的使用,分析背后的数学本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同时,与传统教师进行单向讲解的教学活动相比,教师引导学生以数学用具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用尺规作三角形》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教育用具,促进数学实验的开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尺规”的数学用具,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什么是尺规作画。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利用直尺和圆规,从一点出发,画一条线段,随后教师让学生以线段的两端为圆心,设定半径,利用圆规画弧,两条弧相交于一点,链接原始线段的两端点与交点,构建三角形。

显而易见,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用具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自身对数学用具的应用效果,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二、应用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传统数学课程的讲解中,问题是促进教师和初中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换的工具,教师可以使用问题作为媒介,检验学生对基础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认知效果,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讲解效果的提升。而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探究问题的应用,引导学生针对数学实验中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解决数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数学实验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探究性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进行思考。《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知古典概型的求解方法,促进学生了解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方式,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开展“抓球”的数学实验活动,在一个密闭的箱子中放置四个小球,其中有两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蓝色。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如果一次拿出两个球,不是黄色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分两次拿球,拿出不放回,则两次拿出球都是黄色的概率是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完成对概率大小的计算。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指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作为媒介,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实验当中,促进数学实验的完成。

三、应用媒体技术,深化學生认知

自二十世纪末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发明创造出以来,社会的发展形式也呈现信息化,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变革,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也开始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变换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数学知识的讲解效果。而在开展数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媒体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借助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直观、动态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在现代教育资源当中,也具备形式多样、操作简便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中复制、粘贴、旋转等工具,简化数学知识的讲解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数学实验的开展。在开展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先使用媒体播放器向学生投放一段“学剪纸”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初步掌握剪纸的艺术。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使用课前准备好的彩纸、小刀等动手制作“E”字型花边图案。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利用折叠、剪裁等方式,完成剪纸,体会轴对称的特点。之后,教师再使用Word软件当中的粘贴、复制、旋转等功能,将一个图形进行重复粘贴和旋转,构建轴对称图形,简化学生进行轴对称图形设计的流程,促进学生在参与实验的同时,能够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等知识的认知。

不难看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发展,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认知工具,简化实验的流程,引导学生在参与实验时,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四、应用思维导图,构建完整体系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Tony·Busan(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使用框、线的形式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效果,促进整体知识观的建立。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认知工具,构建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框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投影与视图”的知识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认知工具,开展整理数学知识的实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从“投影与视图”的中心词出发,延伸出“投影”“视图”等支路;随后,在“投影”后延伸出“定义”“分类”“视点、视线和盲区”等支路,在“分类”后再细化分“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支路;在“视图”后延伸出“定义”“三视图”“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等支路,在“三视图”后细分“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支路。在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后,学生能够建立起有关“投影与视图”的整体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显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为认知工具,促进数学实验的开展,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数学知识的讲解效果。

总而言之,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借助有效的认知工具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并不是在一节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当前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数学实验的特点,结合认识工具的优势,创新认知工具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在实际的数学实验中进行应用,促进数学实验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步构建完整地应用认知工具,促进数学实验教学的体系,从而提高数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鹤,马玉慧.基于数学知识分类的认知工具设计原则[J].中小学电教,2016(04):33-35.

[2]毕海滨.浅议中学数学实验活动任务的设计方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30):39-4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问题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