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落子教学创新研究

2020-07-14 08:27张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教学现状

张峥

摘要:沧州落子作为河北省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沧州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其生活性、群众性强,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沧州落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经不断的衍变与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作者通过对沧州落子教学现状以及艺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就沧州落子教学创新研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沧州落子,了解河北丰厚的民间舞蹈文化,为充实中国民间舞蹈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沧州落子;舞蹈生态学;教学现状;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202-02

一、引言

沧州落子、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作为“河北省三大民间舞”地方风格浓郁,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落子作为河北省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的建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众多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通过不断实践与完善逐渐形成的。经过逐渐的发展,沧州落子舞蹈课堂已经拥有了一套科学、完整、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它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燕赵舞蹈文化的脊梁。沧州落子填补了河北民间舞的空白,在帮助人们了解河北舞蹈文化的同时丰富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为中国明见舞蹈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充实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二、沧州落子舞的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沧州落子舞在河北省内的教学现状,更好的推动我国民间舞蹈事业的发展,笔者就河北省内艺术院校落子舞的开设情况以及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走访与调研。通过实际的走访调研笔者发现除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以外,其他设有落子舞教学专业的院校都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教材资料,很多院校都是以剧目或者艺术实践课的形式进行自由安排。区别于其他院校,自20世纪50年代建校起,河北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就将河北民间舞作为学院的必要课程之一,截止今天其民间舞蹈课程的开设与发展已经有53年的历史。沧州落子舞作为河北省民间文化的体现与传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加强对沧州落子舞的教学建设,完善课程配置,提高师生素养、通过不断的挖掘整理以及刻苦的训练,大批优秀的文艺骨干以及民间舞艺术人才逐渐涌现,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为河北民间舞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沧州落子的艺术特征

(一)规范的程式化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创新,规范的程式化是沧州落子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沧州独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构建的深刻体现。因此,规范的程式化不仅能够促进民间舞蹈的全而发展,同时也是不同艺术形式保持个性、传承文化的重要前提。程式化并非单一枯燥,而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程式风格迥异,地方特色浓郁。沧州落子舞作为当地特色文化的代表,要想更好的进行程式化的规范,需要从音乐伴奏、舞蹈动作、表演形式三方而进行规范与改革,以便更好的促进沧州落子舞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音乐伴奏的程式化规范

古往今来,音乐与舞蹈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出色的音乐伴奏对舞蹈的表演往往能够起到促进和加成的重要作用。沧州落子舞作为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其中不仅有舞蹈部分,同时还包含了演唱部分,因此落子舞对舞蹈动作以及唱词演绎都有严格的要求。严格意义上来讲,舞蹈音乐伴奏不仅能够左右表演进程甚至能够制约整场舞蹈的表演效果。所以,无论是武派落子或者文派落子,对于音乐都有较高的要求,都需要注重舞蹈与唱曲的交替演化。加强音乐伴奏的程式化规范,确保伴奏音乐的严谨性,是确保落子舞蹈表演效果、推动沧州落子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2.舞蹈动作的程式化规范

舞蹈动作的程式化规范,一方而能够进一步确保一些具有经典民族特色以及传承意义的舞蹈动作得以延续与发展,另一方而舞蹈道具的传承与创新使舞蹈更具张力,舞蹈演绎更加通俗。伴随着沧州落子舞的不断发展,舞蹈道具也日益丰富,直至今日板、鞭、扇等舞蹈道具在落子舞蹈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沧州落子舞的发展与壮大。表演道具作为舞蹈表演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性工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表演内涵,让许多舞蹈动作造型更具经典性。欣赏沧州落子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作品中都会运用到扇子进行舞蹈工作的演绎,而扇子作为沧州落子舞表演的核心工具需要演员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表演者切身的身体感官、技巧、舞法以及道具的综合投入,将复杂的舞蹈动作进行程序化的规范与梳理,进而化繁为简、降低动作难度。

3.表演形式的程式化规范

除去程式化的音乐伴奏以及舞蹈动作,表演形式的程式化规范对于沧州落子舞的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合理、规范的表演形式同样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环节。在表演形式的编排上,要充分利用程式化的编排方式,让大场、小场、唱、舞等环节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安排发挥出应有的舞台效应。在此基础上,注重单独表演与集体展示的合理穿插,丰富表演形式,增强表演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音乐伴奏的程式化规范或者是舞蹈动作、表演形式的程式化规范,都使沧州落子舞这类民间舞蹈在鲜明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更具规范性,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使更多像沧州落子舞这类的舞蹈艺术得以发展与壮大。

(二)刚柔的巧结合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常常将美的事物进行对照与比较,例如上下和左右的对比、白昼与黑夜的对比、女性与男性的对比,这种将完全对立的两个事件的对比我们通常称之为阴阳对比。而由于人们对事物的主管比较,使得人们视觉的享受与欣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伴随着不断的发展,这种阴阳对立的思想与概念被很多环节广泛应用。通过对沧州落子舞的深入了解与分析,我们发现在落子舞舞蹈作品中既有女性角色,同时也有男性角色,这种刚柔交织的阴阳对比在某种程度上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不仅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同时营造了浓郁的舞蹈氛围,这种阴阳对立的概念很好的促进了落子舞的发展。沧州落子舞,男性主要通过模仿黄霸天以及杨香武两位历史人物体现男子的英雄气概以及阳刚之美,其表演極富张力,同时由于历史戏剧的引入令后人所称道。区别于男性的阳刚之气,女性在落子舞表演中更加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受儒家经典思想的影响,女性的动作更为柔美,体态优美、动作舒缓、轻柔、行云流水。落子舞中男性与女性的表演风格行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在塑造了良好舞台效果的同时增强了艺术的冲击感。除此之外,沧州落子舞所使用的舞蹈道具有一种道具名为“板”,其分为活动板和手持板,亦称之为阴阳板。同时作为武术之乡,沧州落子舞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武术的影响,女性舞蹈动作中的的“拧腰、屈膝、腆腮”与男性舞蹈动作做的干脆利落与刚劲有力差别明显,这种刚劲的舞蹈动作不仅与女性的柔美轻盈形成强力的对比,同时也是对当地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共性的齐扭动

沧州隶属河北省境内,处于平原地区,丘陵、沟壑较少,也正是基于其平原的地理环境,人们主要从事有关农业生产的活动,沧州落子也正是从人们劳作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其舞蹈中扭动多于跳的风格也成为了沧州落子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又将这种扭动分为性格化的扭动以及共性的扭动。所谓性格化的扭动主要指舞者根据鼓点随心所欲的自由扭动肢体,根据鼓点对旋律就行自主适应与掌控,其扭动具有高度的自发性与随意性,自由特征及其显著。“昌黎地秧歌”作为河北地区比较出名的秧歌其舞蹈动作就具有很强的性格化扭动的特点,区别于普通的秧歌,“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者可以根据自身内心的情感在动作与韵律上就行自由的创新以及情感的深刻抒发,这种自由、奔放、随性的表演形式通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意想不到的审美革新与感官享受。同样作为河北民间舞,沧州落子则与“昌黎地秧歌”在动作扭动方而形成了鲜明的對比,如果说“昌黎地秧歌”是性格化的扭动,那么沧州落子无遗就是共性化的扭动,在一定格式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节奏引导,进而达到表演者动作整齐划一的效果。沧州落子虽然不能像“昌黎地秧歌”一样给人意想不到的感官体验,但是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力求做到精确与标准,通过严格的排练与规范所有的表演者都有板有眼,力求动作的整齐划一,力求给予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相较于性格化扭动的随心所欲,沧州落子的每位舞者都需要经过严格且大量的练习,例如沧州落子要求女角的演绎必须体态柔美,将三道弯的动作自然流畅的融入到其他的舞蹈动作中,这就需要表演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表演中不能随意晃动、更改动作。因此,当所有舞者的动作都整齐划一时,会为身临其境的观众带来极具的视觉震撼,同时舞者的自信与风采也将是民间舞不断传承发展重要保障。

四、沧州落子舞的教学创新

就目前落子舞的教学来看,教师更多的是将动作的要领、律动、动作、风格特点以及组合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同时学生根据伴奏音乐进行机械反复的联系。这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教学形式虽然很好的强化了学生的舞蹈动作以及动律美、形态美,但是却严重的忽视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对落子舞的重要意义。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种舞蹈形式,绝大部分的舞蹈都是处于综合形态的,都是与各种艺术的杂陈。而追溯其根源,沧州落子舞其本身就是一种踏歌载舞,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其中的伴奏音乐都是河北省著名的民歌,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动听。沧州落子舞作为极具特色民间特色的舞蹈形式其中所涵盖的民间文化不可估量,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逐渐完成对沧州落子舞的教学创新,在注重舞蹈动作、形态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落子舞的发展历史,注重音乐伴奏的学习与了解,将这种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完整、整体的传承下来,进而更好的推动沧州落子舞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沧州落子舞作为河北省内极具民间文化特色的舞蹈深受地方武术文化、音乐文化以及阴阳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落子舞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应该在坚定地方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形式,优化课程结构,从而更好的完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更好的促进河北舞蹈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民间舞蹈教育体系的完善贡献宝贵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舞蹈生态学与沧州落子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90313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荣荣,沧州落子的现状研究[J].北方音乐,2018(02).

[2]罗丽娜,刘华,沧州落子的调查与研究[J].前沿,2012(02).

[3]罗丽娜,河北民间舞蹈“沧州落子”艺术风格探究[J].四川戏剧,2013(06).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教学现状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