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瑞吉
摘要:上古神话的发生很多就奠定了审美意识形态发生的基础,从中国古代到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凭借种种故事发生来寄托表达自己的情感。审美意识发生的开始,与中华民族的其他优秀的文化相互交融,一步步发展形成了逐渐成熟的审美体系。美好事物,或者是某一些激励人心的事情,直达人们内心让人们意识的最深处发生对于朦胧审美的崇高感,学会去关注人与自然的的关系,尽管上古神话仅存于现世的星星点点,但仍然可以看作是网罗了中国古代的整个系统,带领着后人引领着去一个又一个关于美的体系的追求和发展。
关键词:上古神话;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09-01
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起源,虽然神话故事看上去充满玄幻和想象,但是用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另一种生活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发生。也是审美意识萌芽的最早产生。
所谓的中国上古神话多数是以故事的形式去展现,表达了从前人们对自我不了解的社会、天气甚至是大自然的自我认知以及自我的美好愿望,通过一些幻想的艺术方式进行加工,最后所创造出的一些神话的主人公,都是拥有超能力或者是有超越自然的力量去征服一些人类所无法了解、理解的社会现象以及美好的寄托。神话故事的大多数发展在早期生产力的低下所产生,在自然界发生一些人类无法掌控从未出现的现象时,那种敬畏之情也油然而生,所以幻想出各种超脱自然的神秘力量,表达了出了自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神化,而神化话也由此慢慢产生。尽管这些认知还停留在一些直观并且并不能认为是高级的水平上,但它们的出现却是慢慢生成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最早的萌芽。
有的学者似乎认为所谓的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罗马的一些神话故事相比较更加的苍白无力,没有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影响深刻,但其实我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上古神话的故事也是源远流长,从它们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只有当人类才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能因此而产生。从它发生的时间线来看,它的出现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形态的最早形式,这种出现一直持续的影响到了中国古代很多形式的产生,包含了哲学,审美,文学等等。马克思曾经说过“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得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在诸多的上古神话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盘古开天》、《伏羲画卦》、《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等,都记载了人类美好的期望,或者是某一些激励人心的事情,直达人们内心让人们意识的最深处发生对于朦胧审美的崇高感,学会去关注人与自然的的关系,尽管上古神话仅存于现世的星星点点,但仍然可以看作是网罗了中国古代的整个系统,带领着后人引领着去一个又一个关于美的体系的追求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创世纪神话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属盘古开天。盘古是中国神话史上最为古老的神话人物,是中华闻名的人类智慧。他的勇敢,艰苦的精神更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盘古的形象也是蕴含着人类美好的向往,在审美的发展过程中,女性的形象较为典型,但盘古是所有优秀神话女性形象出现的开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从盘古的神话开始是审美意识发生的开始,更是因为盘古的出现,与中华民族的其他优秀的文化相互交融,一步步发展形成了逐渐成熟的审美体系。在这些作品中,除了所有故事的开端《盘古开天》外,笔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和女娲相关的记载有很多,其中最早出现的时在山海经和楚辞列子中记载的故事,女娲从最开始化成神仙的模样再到后来女娲化成世间万物造人补天等等。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懂天气,不懂日夜,不懂什么所谓的山河湖海,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无法分辨,幻想出来一些“神”来征服了所谓的自然敌人。逐渐慢慢感知到了每一个物体,外部的种种形状也好空间关系也罢,描寫了他们之间密不可分的种种联系。其中在《淮南子》中有记载过:“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通过女娲的努力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她的形象优美,“人首蛇身”在一开始我们看来似乎代表着丑陋恐怖的象征意味,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图腾,对那种最原始的美感的一种向往的崇拜感,是表达了原始人类对美的基本追求,把美寄托在一些“有意味的形式”之中,慢慢的开始发展对审美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美的开端。原始人类的审美的意识萌芽产生于一种更加朦胧的线条性美感,古人云:吉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而女娲等等神话的发生渐渐地就产生在这个阶段。
所以说,上古神话故事与审美意识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都是自然美,形式美,审美的发生从生命源泉出发,生生不息,更是为中华民族关于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段历史的存在,每一段故事的开端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更是因此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高一农.神话思维的基本特征[J].晋阳学刊,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