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14 08:44赵芷芳柴成鱼申建朝
西部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小程序移动学习

赵芷芳 柴成鱼 申建朝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地位逐渐提升。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移动学习引入,有助于促进思政课移动化和其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现阶段移动学习在我国开展得还不充分:一是因为教师特别是教材编写者观念陈旧;二是有关教师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欠缺;有部分老师有耽心,怕学生学习知识“碎片化”等。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提高老师的技能,打消其顾虑;其次,要不断优化移动学习的功能和结构,使其发挥立德树人、紧跟时政、全面发展、朋辈学习、师生互动等作用。

关键词:移动学习;微信小程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0-0086-03

2019 年 8 月 1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時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形成的主阵地,更好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离不开新媒体,必须利用相关载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鉴于目前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微信小程序正是突破口之一。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出现和影响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移动学习可简单定义为使用移动设备的数字化学习

(M-learning)。它是在独特学习环境下,依靠手持设备与网络技术,通过移动产品进行的学习活动。移动学习可认为是电子学习的独立部分,它不仅是移动设备支持的学习,还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正式或非正式,通过上下文感知,对学习者来说真实可靠。在移动学习中,将个别移动设备作为介质,学习者能迅速且容易地从一种场景或上下文切换到另一种场景或上下文。移动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由教师指导,而是向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使用移动设备的人的新视野迈进。[2]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学者期望移动学习能提供“新的策略、实践、工具、应用程序及资源以实现无处不在、普及的、个人的和互联的学习”,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的主体、媒介、设备(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各种 PAD、移动硬盘等移动学习终端)等都打破了时空限制,甚至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是自主互动式无纸化学习。

(二)移动学习的出现和现有表现形式

国外移动学习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初期进行探索和应用的力量主要为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如 1994 年美国的 Wireless Andrew 项目,2001 年北美的 PEP(Palm Education Pioneer)计划,英国、意大利和瑞典联合开展的M-learning 项目,日本的 E-Japan 和 U-Japan 计划,新加坡的 Moobiskoolz 项目,次年欧盟的 Mobile Learn 行动等。最初,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的变形甚至混为一谈,又逐渐把注意力集中于移动设备,后来转向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移动性。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专注于探讨学习的情景和交互性,且意识到移动学习可以与其他学习方式混合。其中,为了解释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移动终端和移动技术发挥的四种功能,即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有“移动学习之父”称号的克拉克·奎因(Clark Quinn)博士于2010 年在 Low 与 OConnell 的 4R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4C 模型,也就是内容(Content)计算(Compute) 获取(Capture)沟通(Communicate)。两年后,他又提出第 5 个C——结合(Combination)(图 1)。

移动学习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也有了一定成果。2000 年,“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被 Keegan 介绍给国内的学术界。21 世纪初,我国最早由北大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的项目,后由清华、北大、北师大共同参与了教育部“移动式教育”项目,以及南大 CALUMET 项目,目前已有十余所高校研究和开发。2002 年,我国第一个移动学习实验室在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建立,对移动教育展开试点研究。2012 年,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有利因素,积极探索“学习元移动云课堂”的开发与应用。2012 年底,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5 分钟课程”开发及学习评价系统建设项目等。此外,上海、北京承办了国际知名的相关会议,香港的学校在移动学习应用方面走在前列,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仍不多见。

(三)以微信小程序为例,移动学习现有的优缺点和影响

截至 2018 年 11 月,微信小程序总量超过 120 万,用户数量已突破 7 亿,占微信月活动的 70%,日活动用户已达 2 亿,次日留存率上升至 44.55%,过半数用户小程序使用频率在每日 4—6 次。微信小程序用户基数如此庞大,覆盖面又广,许多大学生已经有移动学习经历。

微信小程序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相比 APP 等其他载体,微信小程序具有随用随开,随走随关的轻量化优点及和好友分享、比赛、互助等朋辈学习的社交化优点(比如直播课程可以直接转发到朋友圈)。从技术上讲,微信小程序借用腾讯的服务器运行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微信小程序也有物联网组件,以后可以和相关教育硬件进行互动。总之,其优点可以概括为:

1. 一键获取用户信息和客户服务消息:这为后台监控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同时使以前的帮助按钮动态化,更好更快地掌握小程序的使用和辅助学习。2. 分享转发: 朋辈学习的有效手段。3. 卡券功能: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进行激励。(限于篇幅,在本文图中没有体现)。4. 微信小程序之间,微信小程序与微信公众号之间,微信小程序与 APP 之间,微信小程序与 H5 之间都可以实现相互跳转或唤醒。

当然微信小程序也有其缺点,即目前在技术上尚不可以全屏等。

二、移动学习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学习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移动学习不仅符合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诉求。既然很多学生上课成了“低头族”,我们为何不“将计就计”,让“低头工具”为我们所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呢?通过移动学习,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其探究意识和学术思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阶段,我国大学不少课程(比如:英语)和中小学的相当一部分课程甚至辅导书都配备了移动学习电子资源,课本中出现了包括小程序码在内的二维码,视听资料唾手可得,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落在了后面;目前, 移动学习尤其是微信小程序已经进入高校不少科目的教材,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非常薄弱,有鉴于学习中国、学习强国等 APP 已经广泛出现在党员和学习者的手机上,思政课也完全可用微信小程序这个免下载、不占手机内存且开发简易,功能却能和 APP 媲美的移动学习媒介来辅助教学。

(二)现阶段移动学习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1)、教师特别是教材编写者观念比较陈旧。思政教材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觉接受移动学习新事物,在教材编写中穿插移动学习辅助教育教学的资源。(2)、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教师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比较欠缺。从业者要学习掌握信息化新技术,学会应用新技术,把传统上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手机、电脑等变为学生学习的“利器”。(3)、思政老师认为移动学习会带来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接受的“碎片化” 问题,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信念和信仰体系。这需要加强思政课整体教育教学的引导,明确移动学习不仅是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4) 、不少学者担心,移动学习会打破从前稳定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无法掌握、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这一困惑可以通过投屏等技术 APP,通过在课堂上使用移动设备,及时深入和互动交流掌握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以微信小程序为路径改善移动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一)微信小程序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1. 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经过精简,从上至下,微信小程序主界面主要分为六大部分:依次是主题轮播图、五大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音视频、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链接、第四部分包括左边的名师课和右边的考研课(含习题)、第五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最下面的功能栏包括主页、帮助、搜索、个人等四个按钮。力图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的课堂,增加互动性以使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起来。同时,通过部分学校师生试用,以上结构功能将进一步升级。

(二)微信小程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原则

就思政课而言,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这一移动学习载体及时获取时政热点,党务时事等;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下如果教师引导运用不当,移动学习内容的控制权被学生掌握,学生使用久了也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但综合利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辩证地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使理论上的可行变为现实中的可行。对应地,在开发相关微信小程序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 立德树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移动学习平台设计总原则。微信小程序技术的应用要有目标引领,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2. 紧跟时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向,解决“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没有守正,创新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小程序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而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

3. 全面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发挥学生人格和思维的能动性。微信小程序要坚持总书记要求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精神。所展示的内容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

4. 朋辈学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度,组建持续交互向上的学习群体。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将以前金字塔式的传播方式改变为网状的传播方式, 微信小程序正好利用这一特点,朋辈之间共享资源和经验,建构共同情景,将单方面的灌输转变为人才共育。

5. 师生互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被关注感与获得感。师生互动是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微信小程序无疑会给师生互动带来新的平台与契机,打破时空限制有利于提高互动的及时有效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与针对性。

6. 后台监控,保卫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安全,消除负面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面对互联网时代复杂的舆情, 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历史和现实,进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解决现实困惑结合起来,进行正面引导,抵制负面舆情。

要想让微信小程序在大学生中肩负起移动学习的重任,教师要积极引导,也要增强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发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我国当下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微信小程序和 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相比,有其独特优势,那就是“用完即走,走了还会回来”,不占手机内存。这无疑扩充了微信的“容量”,提高了学习的“产量”,增加了手机的“质量”。

总之,移动学习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探讨,也存在一些困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信息化技术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相信在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以微信小程序为路径的移动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式,一定会早日走进高校课堂,满足广大师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N]. 人民日报 ,2019-08-15.

[2]Khan A I,Al-Shihi  H,Al-Khanjari  Z A,et  al.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adoption in  the  Middle East: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educationally advanced countries[J].Telematics & Informatics,2015(4).

[3]Quinn C N.The mobile academy:m-Lear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M].John Wiley & Sons,2011.

作者简介:赵芷芳(1987—),女,山西原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忻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柴成鱼(1980—),女,山西原平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申建朝(1976—),男,河南鄭州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新乡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小程序移动学习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