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朋友圈 法律权威 尊重
作者简介:刘菲,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337
法律权威指的是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的威信所在。法律要实现对于全体国民的约束和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权威,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法律的权威来看,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地位突出,而法律本身是对于可观规律和人性的反映,所以才具有权威性。
此外,法律在社会实践中,能否有效实施也需要权威保证,法律更需要是被公民认可和尊重的部分,能够真实的反映大部分群众的愿望和信仰,这样的法律才能够具备权威性。
可以说,法律的权威性是否具备实际上是和人民内心的思想和认可相关的,正如我国的宪法一样,它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和信仰的内容,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法律有权威、必须维护法律权威,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真正理解和做到并不容易。有些人并不把法律看在眼里,还把个人意愿凌驾于法律之上,藐视法律权威;有些人为何走上犯罪道路,也与心中不信仰法律、行为不尊重法律有极大关系。因此,尊重法律权威,不仅要求尊重法律,更要求崇尚法治。只有思想上尊法崇法,才能在实践中守法护法。
全体公民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这是确保法律作用发挥的关键,也是保证全体民众幸福和谐生活的关键。
2018年除夕夜,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三门村,35岁的张扣扣持刀杀害邻居王家父子三人,并点燃王家的一辆小轿车。两天后他投案自首。2019年1月8日,张扣扣一案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判决,对其判处死刑。可案件曝光后,来自朋友圈里自媒体的消息几乎都是一边倒,都在同情张扣扣,甚至有人推崇他为“英雄”,认为他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一)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侵权的问题,导致我们的财产和其他损失。但极端自私的个人“恩仇”,绝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借口和理由,张扣扣案件中,同情的归同情,法律的归法律。在应对各种风险时,在法治社会,借助法律来对于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才能够达到威慑的作用,有效抑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从本质上讲,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就是尊重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实践。我国的宪法及法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多维度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各种权利。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第一选择应该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切不可以私力报复方式解决问题,而成为“张扣扣”式的“英雄”。所以坚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让人民利益和权利得到最有力保障和充分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毛主席曾经表示,法律是万民幸福的根本,有法律的威慑,能够使民众向善,所以立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习近平在一些重要会议中,也一再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消除特权的重要手段,能够保证全体民众的权益。这就说明, 法律必须有足够的威信才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 才能将“字面上的法”变成司法实践中具有生命力的“活法”。
(一)信仰法律
法律信仰指的是法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信,是人民从心底里认可和接受的普遍规定。
2019年7月14日,朋友圈一则新闻上热搜,广州高铁南站一女子在列车停止检票后才赶到车站,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强行冲闸闯入站台,阻止列车开动,阻挠不成,坐在地上哭闹,最终导致列车晚点7分钟。我们看到这种现象和行为背后,折射出我们身边就有一群人对法律缺乏起码的敬畏。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都要信仰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常思敬重之情。这个试图“绊高铁”的女子,如果平时是一个信仰法律、严格遵守规则的人,也就不会在公共场所里做出有悖法律规则的事情。
大学生是当前法治社会的重要主体部分。遵纪守法是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首先要具备的一种素养,也是硬性要求。大学生群体遵纪守法,对于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遵守法律
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才能确保法律权威的发挥,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在社会活动和言行举止中,都应该以法律为基础和准绳,在法律背景下开展相关活动,避免触及红线。例如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代购行业案例中,离职空姐李晓航从2008年夏天开始,在淘宝网上销售化妆品,由褚某提供韓国免税店优惠账号,结算货款,再由李晓航和男友石某以客带货方式从无申报通道携带进境,在未向海关申报的情况下,多次大量携带从韩国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入境。
其实海外代购之前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根据中国对国外箱包、化妆品等品类商品的进口税率,偷逃关税可以拥有比正规渠道低原价60%左右的价格优势,正因为有这样的独特优势,才出现李晓航式的代购现象,最终李晓航从韩国到达首都机场后被抓获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被提起公诉,共计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113万余元人民币,法院二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李晓航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4万元。
我国《海关法》早有规定,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 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属走私行为。另外每位入境旅客可携带的自用物品价值上限为 5000元,超出部分需主动向海关申报、完税,很明显李晓航的代购行为违反法律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偷逃海关关税,构成了违法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九条提到,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都称之为“电子商务经营者“简而言之,代购、微商将多一个专业名词称呼,叫做电子商务经营者。那么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代购本身并不违法,只是在面临选择的关键环节,必须要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心存侥幸,避免酿成大祸。尤其是在创新创业中,也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明确红线所在,依法办事,在开展相关活动时,要思考是不是越过红线,确保行为合法是行动的前提。
(三)服从法律
每人都需要维护法律的权威,才能够发挥法律的作用,身在其中的个人必须要明确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享受权利的前提也是以履行义务为基础的。在朋友圈里我们会看到一些这样的新闻,男子朋友圈发表侮辱凉山火灾牺牲英雄言论,或者微信公众号推文中内容造谣,该公众号被封。而后会发现有网友对“言论自由”提出质疑。
其实网络提供给我们享有言论自由权利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的义务。什么是自由。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绝对不是任何人的任性,服从法律才是实现自由的前提。
我国有法律规定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危害国家安全、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或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任何渠道实施的该种行为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这正是通过法律手段让不服从法律的人在社会中失去自由,也在强调每个人必须接受法律约束,承担法律责任,培养尊重法律权威的习惯。
(四)维护法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实现权益需要法律,因此都需要保障法律权威,才能够享受法律赋予的权益。
我们看到朋友圈里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这些新闻,要敢于揭露、消除袖手旁观、畏缩不前的恐惧心理,抵制遇事回避的惧法现象。2018年4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规范,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质的社会行为,这对践行法律、弘扬正气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就拿我国的民族英雄、革命烈士来说,他们是为祖国革命和发展事业而牺牲的,他们的爱国精神是伟大的,他们为了捍卫国民权利和尊严而牺牲,所以,不应该允许有言论或者是行为来对于他们进行污蔑和嘲讽,这些行为也是法律规范的内容,所以大学生更应以实际行动在捍卫英雄尊严,在早已不是法外之地的朋友圈里践行法律、弘扬正气,要遵法守规、抑恶扬善,做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不管是什么圈子最终都跳不出法律的圈子,透过朋友圈,我们更进一步明白大学生如何形成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季夏.“徙木立信”对树立法律权威的启示[J].法制博览,2018.
[3]蒋峰.维护英烈尊严让法律挺身而出[J].吉林人大,2018.
[4]程铭,刘宁.高职院校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教学实践——以影视教学法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