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延林,王俊倩,殷鹏翔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榆次 030600)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能使学院职能部门更加准确地掌握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学工作状况,有计划地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有效的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性、诊断性和激励性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和体系是院、系两级的评价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评价:
1.听课评价
听课主要由校领导、教务处领导、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组成听课组,进行听课评课,采取随机方式,进入课堂听课。现阶段主要对青年教师开展较多,目的是提高其教学业务水平,更多关注其教学基本功。我院目前有采用第三方听课评价制度,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有经验教师或企业人员对专职专任教师进行听课评课。
2.教学督导巡查
部分学校有专门的教学督导员,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对全校的教学工作及教学环节进行督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定期收集教学信息,进行整理总结,上报学院领导,并对系部教学工作进行通报。
3.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主要由教务处牵头提出检查意见,各系负责具体执行,一般在教学初期、中期和期末,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及教学各环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教材、作业反馈、教学日志等。
4.学评教
学评教由督导处统筹,教务处和学生配合组织实施,多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给授课教师进行打分。目前很多院校采用麦可思教学质量平台让学生对问卷调查进行填写,问卷中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等相关问题。这一评价方式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成为评价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学习需求和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我院使用这一评价方式,在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
5.教评教
教评教主要是指教师自评和同事之间的互评方式。通过听课评课、说课、调查问卷、评价量表等互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个人通过教学反思、工作总结、自评量表等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认真客观地评价别人和分析别人的意见,对教师的成长作用较大。
6.其他评价方式
教学质量评价还包括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工作,这主要是上级教育机构及学校层面开展的质量评价工作。通过上级的评估指标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进行质量评估。
一些学校在上述基础上,还通过开展家长评价和企业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
1.评价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
教务处和各系教学科作为教学质量管理机构,通常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价与监控集于一身。存在监控机构不健全、监控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等现象,评价反馈信息通常正向反馈多,并缺少激励措施,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1]。对于负面反馈,仅仅做到收集传达,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跟踪,没有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导致很多问题重复出现。
2.评价标准和体系不全面、不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更多的是侧重于课堂教学监控,缺乏对学生能力技能和素养的考核,没有涵盖全部的教学环节。评价的结果更多的是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情况。虽然有同行、第三方、学生参与评价,但他们之间的权重不甚清楚,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3.评价指标不能体现高职课程特点
课堂评价表、学生评价调查问卷、量化评价表等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基本要求进行评价,各类课程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评价。这些指标更多的反应教师的授课技巧、课程教学水平、课堂知识传播程度及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等,基本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技能和情感培养结果的评价,无法完全有效的反映出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不能体现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要求。对于采用行为导向、情景教学、理实一体等教学方式的课程,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不能完全体现高职教学课程类型的特点。
高职院校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学校实际、专业目标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求实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系统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其教学质量的评价也要与之配套。
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的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所以,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体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在评价主体、评价维度、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以及评价过程方面体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特色[2](表1)。
表1 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结合较为紧密,其育人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企业最具发言权。企业以用人需求能否对接教学内容、企业要素能否落实到教学过程来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企业评价关注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工作需求,学生是否在工作岗位尽快胜任,并且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学校必须积极引进社会评价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重视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校内的领导、同行、督导、学生等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有效促使教师进行教学观念的改进、增强其责任心、改进其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高职课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确立不同的评价指标,这就要求评价指标多元化,不能只满足于易于操作的标准,要注重指标的内在价值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评价的指标需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应包括教学资源条件、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具体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课程特色,将各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形成多元主体,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体验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管理、作业布置与反馈等教学环节有更为真实的反应。但通常对于严格要求的老师,学生评教却得不到高的评价结果,当学评教占比较高时,就会导致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进而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保证学生评价的客观性,要抽选积极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比如按一定比例抽取成绩好的学生,剔除到课率低的学生,或是在调查对象较多时,将有恶意评价行为的评价表作废。总之,只有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才能避免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评价过程要规范化,制定相关的评价方案,严格执行评价标准,要公开公正的实施评价的每一个环节,进而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性、严肃性、公正性。
评价的目的是对评价信息和结果的处理,所以在教学质量评价结束后,要科学统计和反馈信息,使被评者认清问题,与被评者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并制定计划,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工作,应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统筹安排制订教学评价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活动,负责组织开展、协调指导、结果反馈等各环节工作。各评价主体应作为独立的评价个体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中。
对高职教育而言,教育的职业化是与企业密不可分的,学校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质量评价等,社会行业企业的参与应贯穿全程。社会评价组织应由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这样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实践和理论一体环节进行技术性评价,并且对学生的质量有很好的界定。
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建立,能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作用,使教学对象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引进社会与行业企业的相关职业标准、职业规范,社会与行业企业人员构成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主体;构建多层面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客体体系,形成对教学质量全方位、多视角的评价[3];制定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统计、处理及信息反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过程规范化,评价结果合理化,为高职院校全面开展科学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