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琴,吴志娟,孔佳佳,杨 瑶
(扬州友好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品管圈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进行管理并改善自身工作场所最大程度提升护理质量的方法。通过建立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质量意识及工作效能,提升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因此,本文对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我院自2018年2月开始对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对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纳入本院40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0岁,平均(42.36±3.57)岁;研究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2岁,平均(43.74±3.62)岁;4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36.24±2.29)岁。对比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给予品管圈护理措施。(1)科室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护士长担任圈长,护理人员担任组员。(2)开展品管圈活动:小组成员通过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定活动主题,选定主题涉及到患者教育、医院感染、患者安全、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等多方面,随后,品管圈成员按照品管圈活动实际步骤开展相应活动。(3)指导与监督:全院指导老师针对品管圈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给予问题解决方法。品管圈活动进行过程中,指导老师会不定时地进行工作监督和促进。(4)成果展示:各个科室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邀请院内品管圈专家进行点评,严格按照审评标准对所参加比赛的品管圈活动进行评分,按照最终评分进行排名并且对其给予奖励。
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护理操作、护理管理、患者教育、专科护理四项按0-10分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工作质量越好;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明显好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P<0.05。见(表1)
表1 对比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s,分)
表1 对比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s,分)
时间 例数 护理操作 护理管理 患者教育 专科护理管理后 40 90.36±2.45 91.19±2.66 91.18±3.24 93.54±3.66管理前 40 81.71±2.38 83.72±3.01 82.54±3.69 85.29±3.87 t 16.0165 11.7613 11.1278 9.795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好于实施品管圈后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83.33%,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n(%)]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临床护理工作涉及护理管理、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临床操作和基础护理、医院感染等,因此工作量极大。开展品管圈活动过程中以及在完成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显著提升自身护理管理质量意识,工作中会更加有意识的关注整体的护理活动效果,善于总结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主动改进,进而开展更多的品管圈活动。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室内开展品管圈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然而问题是通过护理人员在经过头脑风暴之后所形成的,采用评分的科学方法最终设计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充分遵循详细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问题解决对策、实施落实方案、检查最终效果以及巩固措施的科学流程。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实际效果显著,护理管理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极大提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