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玉
摘 要:语文教学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必修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展开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一向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展开,进一步分析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部分。而写作部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数占比以及练习难度较之其他部分来说都更为突出。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来说,写作的字数以及难度又上升了一定阶层,有不少学生仍会出现审题不清、跑题、字数不够等现象,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的压力,每一次的失误都是一种风险,如何调整学生的写作思维,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阅读、多思考以及多练习三部分进行分析,通过总结笔者的教学经验来提出一些写作教学建议。
一、 多阅读,增强素材积累量
阅读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俗话说“读写不分家”,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从中吸取到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手法,也能够从中获取到大量的文化基础,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丰富的素材积累。
由于高中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喜欢的书籍类型,比如散文、诗集、古典小说、近现代小说等等,笔者就会根据学生们所喜欢的不同类型进行书籍的推送,古今中外的书籍都有,主要就是为了学生们能够坚持阅读并找到最适合自己和自己最喜欢的写作形式。除此之外,笔者也和学生们一起建立了“读书角”,便于学生们互相借阅书籍以及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笔者为学生们尽可能地提供一些阅读展示平台,不仅是为了鼓励学生们读书,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能够不断提升对于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将之运用到写作的实践中来,并在不断提升阅读积累量的同时为学生们提高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 多思考,形成多元化思维
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但无法为学生传授适合自身的写作手法,每个人的心理发展以及文化积累不同,这也就使得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学生们的写作状态也便不同,这就需要学生们能自身多加思考,在平常学习和练习时就需要学生能够多思索,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习惯以及思维模式。
笔者会有意识地在平常教学时就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建设,比如笔者会和学生们举办一些有关编写的小游戏,以此来辅助学生提高想象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编写能力。例如笔者会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故事的接龙编写,笔者会为学生们设计一个情境,学生们随后就会依次进行话语接龙,每一个人都根据上一个人的话语进行合理的补充,随后拼接成一个故事。这种游戏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们在情境带入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多元化和創新性的环境中保留对于创作的热情。
三、 多练习,实践中获得经验
写作的设置意义就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中包括语言组织与表述能力、审题与理解能力、文化积累情况等等。而这些思维引导都离不开日常的练习,毕竟实践出真知,再多的积累与技巧学习都不如真正参与写作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时,一定要多加练习,并丰富练习形式。
教学在教学时仍要将眼光放长远,学生们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要从中吸取到有用的养分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水平,为自己未来的总体人生做基础。因而笔者在进行写作的培养时会将写作教学生活化,除了针对议论文等写作的练习之外,笔者也会鼓励学生们在平常多记录生活,可以养成写日记或者游记的习惯,或是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加以摘抄和记录读书笔记,或是将自己的心情提高散文、诗歌进行描述等等。多方面的进行练习,也就是拓宽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不至于被传统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所同化,笔者一直认为,多练才能获取经验,而掌握科学的练习方式才能真正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就需要从日常教学做起,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质量,并引导学生多加思考,逐步锻炼学生的多元思维,当然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多加练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增长学生的写作经验。总而言之,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出发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君谦.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及创新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05-106.
[2]李兴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高级写作技巧培养策略探究[N].科学导报,2019-10-18(B02).
[3]赵付基.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