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则不足20%,可见教师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关爱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高明的教师总是千方百计的使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所以教师应主动采取措施与学生搞好关系,平时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一味的批评他们,更不能“一见差生就来气”。如果那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情绪会直接导致他们对该老师所教课程的反感,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爱护他们,对他们要格外耐心,即使他们有缺点,也不能对他们发脾气,应该亲切的启发引导他们,即使是批评,也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这样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容易培养了。
二、巧用导语
一首乐章要有优美动听的序曲,一出戏剧要有勾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须有引人入胜的开头。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千方百计的做到先声夺人,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的导语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事迹追念、诗歌朗诵、故事引入、设疑引思、温故知新、背景介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如教《陋室铭》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首先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现在这里有两座房子,一座是高楼大厦,要住上它你要说一辈子违背良心的话,做一辈子违背良心的事,还有一座房子,它虽然很小,但一辈子却会有知音相伴,你会选择哪一座房子呢?学生在做选择中学习这堂课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该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段话揭示了巧用导语的特点。这样做,我们就是要尽可能靠我们自己的博学多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努力使导语成为“引火线”、“ 冲击波”和“兴奋剂”,受到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一学期我主要通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五柳先生传》,我就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引入,学《马说》从“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入,学《东阳马生序》,从宋濂年轻时求学的故事引入。
三、巧妙提问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而提出问题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一个好的提问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分析《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第一段时,我们提出了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宋濂刻苦求学的问题,你觉得宋濂和大家有什么不同吗?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从自己出发,马上就有了发现:宋濂无书要抄书借书,而我们有免费的课本;宋濂无老师要“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德隆望尊,”而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和专门的老师;宋濂去请教的老师严厉而我们的老师反过来却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更进一步,提问:“看了这个大家有什么感想吗?”学生们马上对自己进行了反省,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既研究了课本,又对学生做了拓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平淡中找出新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安排比较
安排比较,是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比较,容易揭示学习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于分清歧义,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比如在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后,我们对《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进行了比较,让学生寻找两篇短文的联系,因为在课堂上经过了探讨,学生们都知道《恐龙无处不在》是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结合,而《被压扁的沙子》是地质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大家马上都说了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又存在区别的这个结论,而且还进行了分析,这对学生的思维确实是一个锻炼。
五、引导想象
魏书生老师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想问题思路更开阔,办法更多,能激发学文化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战胜自我与改造世界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可供想象和需要想象的内容很多,它们既有趣又重要。如在学习《石壕吏》这首叙事诗时,我们在导学案上有一个题需要学生想象吏与老妪之间对话的情景,老师进行指导:“老妇的话是一口气说完的吗?”带着这个问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有的找到文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来分析,来得出妇人的话是在差役的一次次逼迫吓唬中说出的,这样会比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更有效果。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把课教活教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