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婷
具有课程领导力的园长就是一名优秀的园长,她,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出清晰的办园定位与有效的办园策略,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渗透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中,赢得教工的追随,赢得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全球教育关注的热点和国家教育改革深化的重点区域,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各项教育工作的重要追求。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关于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都在试图回答同一个问题: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面对未来挑战?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对指导课程改革、研制課程标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指向
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性与引领性。如何围绕核心素养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成为撬动教育质量改革的原点。幼儿园以此为指向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形成“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在2019上海教育大会学前教育分会场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兢教授认为:高质量、有个性的儿童发展首先来自于好的课程设计。幼儿园应该通过设计丰富的课程,为儿童发展提供均衡的学习体验。
三、以小棋圣幼儿园课程建设为例
小棋圣幼儿园的前身是愚园路第三幼儿园,1999年创立“棋类活动(围棋和国际象棋)”为特色,并更名为小棋圣幼儿园。曾经获得上海市围棋先进学校,上海市国际象棋先进学校等称号,于2001年被评定为为一级一类幼儿园。
小棋圣幼儿园这些年来,秉承 “为健康奠基,为智慧启蒙”的办园理念,立足幼儿园办园实际,将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共同性课程)与棋特色活动(选择性课程)不断融合,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中努力探索与实践,在传承中不断寻求发展。
1.计划组织,架构园本课程框架——明确课程结构
我园在吸取传统管理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完善管理体制,解读并尝试运行了新模式。我们明确了课程的整体结构,包括课程类型未划分依据的横向结构和幼儿特征为划分依据的纵向结构。课程中的共同性课程主要包括学习、生活、运动、游戏四个方面,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参照国家的统一要求;而选择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则根据幼儿园优势、传统自主研发,两类课程各有侧重,满足幼儿全面且具有个性的发展。
2.实践研究,形成园本课程资源库——提供课程保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内容需要“全面性”“启蒙性”以及“相互渗透性”,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同一主题活动之中。因此我们以小班中班大班教研组为单位,梳理基础课程实施内容,参照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参,按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集体教学活动计划、个别化学习计划、主题环境、主题反馈等栏目建立电子文档,形成园本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以主题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支持。因为课程建设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于是我们于每一学年进行修订整理,使园本课程资源库日趋走向规范和完整,为课程建设提供保障。
3.满足需求,构建幼儿园活动室——丰富课程内容
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保障课程质量、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对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开展研究。对幼儿园原有特色棋艺活动室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开发与再探索,通过桌椅调换、器具增添、内容丰富等手段,增加幼儿参与棋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又挖掘资源,增设“建构乐园”和“我型我秀”活动室,活动室相辅相成、动静交替、各尽所长、满足需求,使其更符合幼儿的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为丰富课程建设、智慧启蒙多途径的落实创造条件。
4.科研教研,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研究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设计——实践——反思——修整——再实践是我们构建园本课程的方法。于是幼儿园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定期对课程进行管理;以科研、教研为载体,加强课程研究,持续推进幼儿园园本化实施课程方案的发展,不断修订与完善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方案。
在课程方案的修订完善过程中,我们还梳理和细化幼儿园课程组织实施策略,其中包括:小棋圣幼儿园课程实施细则、活动室安排细则、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分组活动时间安排……一系列的规范与落实,让教师明确课程实施的目标与任务,推进课程方案从政策性文本向实践性文本转换的进程。
5.基特融合,开展游戏棋设计研究——促进课程发展
对于一所创办将近60年的幼儿园,矗立于静安区这个精品教育区的幼儿园,在经历了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后,在共同性课程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思考的是如何把80%的基础课课与20%的特色课程有机融合,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出一番成效?
(1)营造活动环境——棋文化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具体形象的,活动环境对激发幼儿棋活动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创设上,通过绘本故事“尧造围棋,教子丹朱”告诉幼儿围棋的起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渗透下棋三思、落子无悔、观棋不语等一些行棋的基本礼仪。户外操场上铺设围棋、国际象棋的大型棋格,作为棋子的幼儿可以在大棋谱上行走,学习下棋的同时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使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我们的每个班级还开设棋艺角,摆放各种各样的主题游戏棋、经典游戏棋,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棋类环境中,幼儿感受到棋类文化独特的魅力,体验棋活动的有趣。
(2)丰富课程内容——教科研
我们开展“游戏棋的开发与设计的实践研究”,通过棋类游戏中的幼儿行为观察,开展现场实践研讨,研究各年龄段的幼儿游戏棋内容设计、活动材料、目标制定;观察棋类游戏中的幼儿行为表现,捕捉有效点,寻找梳理不同年龄段教师在棋类中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每个年龄段教师根据不同研究专题,聚焦各自的研究重点,如小班着重从激发幼儿棋类游戏的兴趣入手,中班着重从棋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入手;大班着重从棋类游戏中指导幼儿创造玩法入手。利用大教研的形式,分年龄段定期开展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同伴实践、集体研讨、共同反思,汇编游戏棋方案,梳理有效的指导策略。
(3)深化课程建设——互合作
在游戏棋活动建设中,我们注重抓好家园合作,主动争取幼儿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我们利用家长讲座、家长会、家长棋苑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游戏棋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相互融合的意义、幼儿园棋文化建设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站、掌通APP、微信公众号每月向家长介绍班级开展的游戏棋内容,鼓励孩子与家长相互对弈,增加参与棋类活动的兴趣。我们与一些同样具有棋活动特色的幼儿园开展合作教研,邀请上海学前教育的翘楚者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保障实验数据统计的精确性。同时通过棋文化节活动、亲子棋类活动、混龄棋类活动、与大师车轮战、游戏棋擂台赛等活动拓展游戏棋的实施形式。
结语:对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个性化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又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加强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如何对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诊断评价?期望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课程形态和结构的顶层设计上体现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和多样性,以不断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