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成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职业教育承担服务区域经济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结构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由于高职专业设置滞后性,它无法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快速调整,导致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发生矛盾。文章旨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探讨,借此得到改善院校专业设置,又能提升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咸宁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业家底逐渐厚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特别是近五年来,咸宁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见表1。但距离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持续加快产业优化步伐。
表1 咸宁市近五年经济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为了做强做优区域产业,该市系统提出统筹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在产业布局上立足现有产业,同时着眼长远,推陈出新,以特色产业引领,推动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学校专业设置已经形成了集群式发展格局,以会计、园林技术、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省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同时,学校积极主动对接湖北战略咸宁实施,结合咸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实际,新增了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在原有44个专业中,主动停招了6个招生、就业、办学质量一般的专业,新增1个专业,招生专业规模进一步缩减。学校通过凝练专业方向,聚焦专业发展,办学规模及特色已然成形。见表2。
表2 2017-2018学年各专业大类规模及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
1)学校专业与产业的集聚度。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院校设置专业大类数的多少[1]。截至2018年,学校专业所属第一、二、三产业数量分别为1、4、5,对应的专业数依次为3、17、28。平均专业集聚度为4.8,专业布局集聚度适中。
2)专业对接区域重点产业的集聚度。咸宁的重点产业按照产业分类划分,农产品加工属于第一产业、清洁能源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属于第二产业、其余为第三产业。从专业所属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依次为 1、1 和 5,专业数量依次为 3、6、11。学校对接区域重点产业的专业除清洁能源没有涉及到,其他均有开设,但是专业还没有集聚成形。特别是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产业,开设专业数量偏少,专业跨度大,专业分散,没有形成性质相近的专业群,无法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
1)专业与产业偏离度计算。偏离度反映专业与产业不匹配的程度,它定义为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2]。即
其中第i产业GDP相对比重为Xi;第i产业对应专业就业相对比重为Gi;第i产业的偏离度为Ei。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之和。
若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则结构偏离度大于0(正偏离),对劳动力具有“吸纳”作用,若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则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负偏离),对内部劳动力具有“排挤”作用,且绝对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越多[3]。依据咸宁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得到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7:48.7:37.6,就业比重之比为1.89:20.2:77.91。按照公式 (1),依次得到各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0.86:-0.59:1.07,总偏差为 2.52。
2)专业与产业内部的偏离度分析。第一产业的偏离度为-0.86,严重不匹配。这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低,对内部劳动力具有排挤作用,劳动力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事实上,该产业所对应的专业在专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小,毕业生在专业毕业生结构仅占1.89% ,与其产值13.7%相差很大。本区域内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产业化人员严重缺乏。
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59,中度不匹配。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该产业对应毕业生占比较小,与所处的产业主导地位不匹配。本地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对内部的劳动力具有挤出效应,劳动力存在一定过剩。第二产业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和生产改造,提升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专业发展要随产业调整,开设新技术和新业态专业,确保培养的专业人才“适销对路”。
第三产业偏离度为1.07。由于第三产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具有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该产业所对的专业结构、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所占的比例均居第一,这与其相应产业所占产值以及贡献率不适应,容易造成劳动力过剩。专业设置应该适度控制,避免脱离产业发展需求,大幅超前。
它是专业在行业中的覆盖率,即为区域内高职院校所设专业服务的行业总数与该区域内产业涉及的行业总数之比[4]。据统计,本区域内专业服务的行业总数为25个,产业涉及的行业总数约为85个,覆盖率约为0.29。从总体来看,专业覆盖率低,服务行业总数偏小,学校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专业设置与产业处于动态调整优化过程中,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主体的参与,具体协调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协调流程
政府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计划确立及运作制定基本的制度和治理机制[5]。省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高职专业发展规划,并建立专业预警机制。针对区域第一产业涉农专业规模偏小,人才培养功能不足,要积极出台专业扶持政策。政府应通过降低入学标准、购买相关服务、制定激励机制,吸纳有志于农业农村工作人员学习。同时,政府要突出引领作用,要立足产业实际,深挖潜力,加大对农村产业人才的培养。
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立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并能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场动态,超前做好人才需求评估,为专业设置提供一手有用信息;另一方面,作为“政校行企协同”的主导者,要最大程度对接社会各方资源,共同育人,并搭建平台,解决政行企需求,形成高水平的共赢。针对本地产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要加大经费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
学校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实施者,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密切关注市场对技能人才结构性需求,合理制定学校专业发展的规划。
一是依照专业大类对产业,专业类对行业,专业对职业岗位群的原则[6],根据产业发展的缺失和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结果,合理布局专业,面对第二产业偏离度小于零的产业缩小专业规模。对部分传统专业跟不上社会形势,要转型处理或关停;对招生较差,就业市场不景气,但对产业发展有支持的专业做合并或转型处理。同时面向偏离度大于零的生产服务性的专业扩大专业规模。依据区域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产业,凝炼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精准对接。
二是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去产能补短板,控制部分人才需求过剩专业的规模,同时,改造升级传统专业。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咸宁优势产业的传统制造业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移。专业设置也要与时俱进,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提升专业服务本地产业发展能力,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三是增设复合型专业,如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等。同时根据专业的特点,通过核心学科与专业发展,带动关联学科,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为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行业最接近市场,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敏锐察觉发展趋势、行业动态、岗位分布、岗位群变化以及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它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一手数据资料。同时,它作为需求方,具有遴选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资格,架起了政府、学校与行业企业三者间的桥梁。
一是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家、学者和技术专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标准的制定等工作,为区域高职院校发展承担了参谋的角色。同时,行业与学校无缝对接,可确保专业开设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是以现代学徒制协作为契机,行业企业与学校协同合作,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共建“双元”育人机制。学生在培养规格、技术、技能锻炼、综合素质提升,对接产业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