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莹 吴伟杰
(厦门市气象局,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给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气象灾害对校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危害也是时有发生,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不容忽视。
气象灾害在气象学上指的是由于大气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天气现象[1]。而科普指的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让民众接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2]。校园气象科普指的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气象科学技术普及活动[3]。在校园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而且能提升他们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自救互救、规避风险的能力。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群体对于气象灾害的认知与规避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有关部门应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家庭、学校相配合,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媒介的宣传作用,提高学生的防灾抗灾减灾意识。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和高温等。以2018年为例,全年共出现4次暴雨天气过程,包括1次台风暴雨和3次非台风暴雨,强降水过程导致厦门部分地段出现积涝及地质灾害;全年共受3个台风影响,分别是第8号台风“玛莉亚”、22号台风“山竹”、26号台风“玉兔”;2018年累计气象干旱日数78天,集中于春夏季;高温日数多、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岛内高温日数11天,岛外高温日数30天。厦门市遭受的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范围广、活动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给中小学校园安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004年,厦门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提出书面申请的学校建设校园气象站。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目前已经有16个校园气象站成为厦门市校园兴趣小组以及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园地,其中岛内有15所,岛外1所,而厦门市岛内中小学共有95所,岛外中小学共有272所,可以看出厦门市校园气象站建设覆盖范围较小,且岛内岛外差别很大,岛外学校几乎没有校园气象站。由于校园环境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观测场地很难完全规范化,岛内一些校园观测场地更是需要因地制宜,没有大面积空旷场地进行建设。多数中小学校园目前都没有专门的气象工作室,不利于校园气象站的可持续发展。
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厦门市天文气象展览馆每年接待学生参观学习的场数及次数有限,每年专题展览科普仅有约20次,每次接待学生约400人。厦门市气象局每年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气象科普讲座5~8次。厦门市专业气象科普人员相对缺乏,中小学学生人数与专业气象科普人员配比不足,约为3000∶1。岛外一些较为偏远学校,更是难以组织到气象基地参观或进校园开展气象科普讲座。目前难以实现校园气象科普对全市中小学的全覆盖。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是气象科普活动的组成部分,由厦门市气象局和各大中小学校园发起,受益群体主要是在校中小学生,而与其他社会群体成员的关联性并不高,难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校园气象科普的发展。与此同时,校园更加注重学生升学率,而对校园气象科普教育重视不足,对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在气象科普活动中,不少中小学生对气象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校需对气象科普活动予以重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校园气象科普的对象为中小学生,充满专业术语的科普教育不会像游戏、电影一样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而气象工作者难免在用词上相对较为专业化,中小学生属于缺乏专业气象知识的人群,加上气象科普活动时间相对有限,在短时间内要把科普内容说清[3],让受众能理解并接受,实非易事。专业科普人员的常规科普方法难以满足青少年的求知需求,难以激发中小学生对走进校园的气象科普积极性与热情。互联网时代,网上充满各种有趣、诱惑性强的游戏,中小学生在课后时间,大多数都会拿起手机看各种有趣的短视频和资讯,或者玩各类刺激精彩的网络游戏,对言语相对单调的线下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很难产生共鸣。
有全国防灾减灾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文化艺术节、全国科普气象周、气象科普嘉年华等重要时间点开展气象科普主题活动,利用厦门市气象局本身的资源优势与厦门市教育部门进行合作,对厦门市中小学生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2]。在气象科普教育过程中,可以用较为有趣的活动和言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设趣味活动,例如开展气象纸模拼装赛、气象猜谜、科普游园会等活动,设立有奖竞猜环节,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用较为生动、有趣的言语来介绍各种气象知识、雷电防御知识、台风影响等;也可适当增添一些户外科普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看云识天气,或是组织抗灾避险演练;引导中小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该如何做好自我防范,或如何帮助他人躲避灾害危险。
线上科普通常指的是网络科普。网络科普是以互联网为传播的平台,以各大网民为对象的科普活动[4]。网络科普的方式各式各样,例如各类气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电视、短信,以及近年来逐渐火热的网络直播形式。近年来,线上直播活动发展迅猛,因其传播方式方便、快捷、迅速,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与主播气象讲解员进行互动,学生能身临其境,大大提升体验感,提升科普效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下的校园科普教育活动难以开展,大多数科普活动转为线上,例如“世界地球日”科普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反映出线上科普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为提升学生对气象科普的兴趣,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线上渠道,开展形式更为多样的线上科普教育活动,进而推动网络科普,充分发挥线上气象科普教育活动信息资源化和线上各大网络平台的优势,使气象科普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实现气象资源共享。
厦门市北面地形多为山地,南面多为平原,山地处由于春夏季降雨量充沛,有时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造成人员伤亡[1]。中小学生对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变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加强中小学生气象灾害教育进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尤为重要。向中小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可使学生在面对气象灾害来临时,学会自救、互救技能。防灾减灾意识是科学意识的一种,这种科学意识是建立在防灾减灾科学基础知识之上而产生。有关部门应加强校园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提升预防并处置气象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落实中小学校园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责任,以实现在面对自然气象灾害时的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的转变,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各中小学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情况来编写气象科普材料,不同地区自然气象灾害区别也很大,要编写更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地方气象科普教育教材,可加入一些生动拟人的卡通画图像,能使学生产生更多兴趣,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气象自然灾害,如何防御灾害;开设校园宣传栏、宣传讲座、备好应急预案以及气象自然灾害处置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可将气象科普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气象科普工作。
气象科普基地工作不仅要有气象科普馆,还要建成校园气象站。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气象局对中小学生的气象科普教育更加重视,但校园气象站的建设需不断完善。受校园场地等客观因素影响,校园气象站的观测场地难以完全规范化,在厦门市中小学校园内需选择相对空旷的场地,安装配备用于监测风速、风向、降水、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的设备,以便于中小学生观察。校园气象站是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的平台载体,定期在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让中小学生“零距离”感受气象知识的趣味与奥妙,提升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激发并提高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学习兴趣。
普及气象知识是一项长期工作,而非一蹴而就,有关部门需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及气象灾害情况,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当地气象局深入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气象知识,从而提升气象科普教育效果。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线上科普尤为重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多开展直播、微平台宣传等线上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加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将气象科普融入日常教学活动,提升防灾抗灾能力。